住过名人最多的“东总布胡同” 城墙根下 卧虎藏龙六百年(组图)

发布时间:2018-12-17 21:56 |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8-12-17 B01版 | 查看:6826次

摄影/邱左左

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旧址

人民日报社宿舍旧址

马寅初故居

马寅初之孙马思泽在自家院中为寻访团成员讲述往事 摄影/邱左左

“豪华”的神秘大院

  青睐·建国门街道 

  胡同系列寻访活动之六 

  寻访目标:东总布胡同 

  寻访时间:12月1日 寻访人数:30人

  12月,北京进入了极冷的日子,不过“青睐”成员逛胡同、听历史的热情却没有因此而退却。1日上午9点,东总布胡同5号的一间会议室被塞得满满当当,主讲人依旧是胡同专家王兰顺老师,当天他要讲的就是这条绵延于城墙根下、“藏龙卧虎”的东总布胡同。

  东总布胡同是京城最早铺设马路的一条胡同,因为胡同马路的建制足够宽,现在依旧是车来车往。

  这也许是王兰顺老师在胡同寻访系列活动里讲的时间最长的一次,足足两个半小时,几乎每一个门牌后面都有故事和人物值得叙述。

  结束了室内讲解,王兰顺老师带领我们从胡同东头走起。因为历经了几次改造,大家明显感到王老师口中的那一个个老门牌都淹没在了时间里,不过幸好还有一些遗存可以驻足,虚实之间我们仿佛还能看到旧时人们来来去去的身影,在诉说着属于这条胡同的历史故事。

  名人旧居多、行业种类繁杂

  王老师告诉大家,东总布胡同是名副其实的“城墙根下的胡同”,沿胡同走到东头就基本上到了城墙根下了。同时,这里也是住过名人最多的一条胡同,细数起来能叫出上百号人。

  比如老门牌1号住过我国著名实业家费起鹤,老门牌15号住过著名画家穆家麒,老门牌24号住过我国第一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国民主同盟中央主席沈钧儒,先后在老门牌46号小院居住过的有萧乾、文洁若夫妇及赵树理、张光年、刘白羽等,还有这次寻访团得以进入参观的原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租住地、马寅初故居,都位于东总布胡同。

  除了名人多,这条胡同里曾出现的行业种类也十分繁杂,比如老门牌46号“作家院”,之前叫永盛长油盐店,曾雇佣25人;老59号曾经是惠意职业学校创办的惠意酱园,如今这里经过改造后,成为了东城区第一图书馆东总布分馆;1911年,卢绮园在老门牌17号创办起玉泉山酿酒公司,这可是北京最早的酿酒公司;老当铺“宝成当”今天依然屹立在胡同西口……

  居民楼里残留的一排平房,

  原为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旧址

  寻访团众人从胡同东头路北开始走,遇到的第一个历史遗存建筑便是——现门牌19号、老门牌10号。王兰顺老师介绍,这里曾经是俄文专修馆,再之前叫东省铁路学堂,1912年改为外交部立俄文专修馆。

  1917年5月,瞿秋白考入俄文专修馆,在“五四”运动中成为俄文专修馆公推的学生代表,担任学联评议部议员,积极营救被捕学生。俄文专修馆后来改为北平大学俄文法政学院,1948年又成为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担任校长的是徐悲鸿。

  现在,这里只有一排平房保留了下来。王兰顺曾在中国文物研究所找到了一张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带有垂花门的老照片,他拿着老照片进行比对后发现,照片里的地方就是这里。曾经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供职过的老先生告诉王兰顺,垂花门后面的那排房子过去是他们的教务处。而现在,这排平房淹没在多层居民楼里,若不是有王老师带领,没有人能看得出这里曾经是艺术教育的殿堂。

  人民日报社宿舍旧址,

  诗人郭小川任职之地

  从旧时的俄文专修馆出来再往西走,寻访团看到一扇紧闭着的红色大门,建制是典型的老北京金柱大门。王老师在这里驻足,告诉我们,1948年的时候这里是中华日报宿舍,解放后,中华书局从上海迁到这里,后来又成为人民日报社宿舍。

  与老照片相比,这里的变化不是特别大,依然是红色大门。这里曾经住过一个名人,就是著名诗人郭小川,1962年他调入《人民日报》任特约记者。1970年,郭小川随中国作家协会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劳动锻炼。1976年10月18日,他在一场意外的火灾中不幸逝世。

  由于大门紧闭,我们没有能够踏进这个曾经作为人民日报社宿舍的大院。

  东总布胡同曾与两位美军著名将领有过渊源

  第一个与东总布胡同产生联系的便是史迪威将军,他曾住在胡同东头的老门牌3号,比俄文专修馆还往东,不过现在已经没有了踪迹。

  史迪威入住时,是在1935年7月第四次来华任美国驻华使馆武官期间。蒋介石曾经三次要求美国总统召回史迪威,1944年10月21日史迪威被召回国。31日,史迪威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批评美国政府是“消极地支持了一个在中国日益不得人心和不为人民所信任的政权”。

  1945年9月,史迪威出席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并主持琉球岛的受降仪式。回国前他要求去北平看望老朋友,但被蒋介石拒绝。次年10月,史迪威在旧金山逝世,享年63岁,他没能完成看望北平老朋友的夙愿。

  还有一位美军高级将领曾与这条胡同产生过间接联系,那就是“飞虎队”队长陈纳德。曾经担任过里根总统特使的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小时候在东总布胡同外祖父廖凤舒(廖仲恺的哥哥)家生活过,她曾写文章回忆这段生活经历。

  廖凤舒早年随李鸿章出使欧美,北洋时期担任过驻外公使。陈香梅说:“外祖父在外交界露头角时,许多现在外交界的佼佼者常常到外祖父东总布胡同的住宅串门子。”后来,陈香梅嫁给了曾在抗战期间担任“飞虎队”队长的陈纳德将军。

  老门牌19号,小白玉霜的曾住地

  东总布胡同老门牌19号曾是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小白玉霜的租住地。

  小白玉霜的妹妹小玉霜曾说起过这段往事:“这里当时还住了一些舞女,经常是晚上活动。当年在北平唱评戏的人是很受排挤的,因为那个时候是京剧的天下,当时有人揭露小白玉霜‘穿得过于暴露’,而所谓的‘暴露’也就是袖子比别人短一点。”当年为了维持生计,小白玉霜也总是白天拜访一些达官显贵,晚上去戏院唱戏。这样,戏园子里才能既有人捧场,又能够有安全保证。

  “豪华”的神秘大院:从官员宅邸到北大校长故居再到全国作协办公地

  再往西走,寻访团来到了老门牌号22号,这里同样大门紧闭,墙上的说明显示,这是一处文保单位,平日不对外开放。

  王老师告诉我们,陈觉生曾经住在这里。他是广东人,早年在日本留学,回国后在山西当过老师,1936年1月20日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外交委员,后任北宁铁路(北平至沈阳)管理局局长兼冀察交通委员会主任委员。

  “院子本来是很一般的院子,陈觉生买下来之后,按照营造法式建造,建得很豪华,一半假山一半房。”

  关于陈觉生有一个悬案未决:陈觉生去世得很早,1937年12月10日就在这里离奇死亡,据说是被日本人毒死的。他的丧事表面上由其家族承办,实际上是北宁铁路局为他举行的公葬,声势非常浩大。送葬队伍绕城一周,最终下葬西山。

  巧合的是,当年住在北平的著名摄影家海达·莫里逊跟拍了葬礼的全程,也因此记录下了当时北平的大街面貌,留下了非常珍贵的影像资料。

  后来,北大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蒋梦麟入住22号。解放前夕,他去了台湾,1964年6月19日因病逝世。1948年,北平新闻记者公会分到了东总布22号房产,这里成为北平记者公会本部。

  1949年7月23日,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成立,22号又成为全国文协办公地,沙汀、艾青、丁玲、邵荃麟、张天翼等都曾在此居住。

  “安静的老头”程思远,曾助李宗仁回归大陆

  王老师介绍,老门牌23号曾经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史良的居住地,后来,程思远也住过这里。程思远曾参与筹划了反蒋、助李宗仁竞选“副总统”、逼蒋下野、与共产党和谈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1956年4月到1965年6月间,程思远先后五次被李宗仁派到北京晋谒周恩来,并两赴欧洲牵线搭桥,为李宗仁回归大陆作了充分的准备,最后他与李宗仁一起从海外归来。

  王老师同时讲起了他自己与程思远先生的一段往事交集:“我曾经到这个院子里看望过程思远先生,他是个很安静的人,当时我们去了四五个人吧,他正好坐在沙发上看报纸,看见我们就像没看见一样,不寒暄,继续看报,直到他的秘书凑过去跟他说明了情况,他才站起来说‘我是你们这儿的居民,东城区搞得很不错,天很蓝,街道很干净,空气很清新’,这个老头很有意思。”

  马寅初孙子亲述东总布32号旧事

  1950年,国家财经委员会副主任马寅初全家搬到东总布胡同32号。1951年马寅初调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因倡导计划生育、发表《新人口论》遭到错误批判,1960年辞去校长职务,回到东总布胡同32号居住直到去世。

  这次寻访我们有幸见到了马寅初的孙子马思泽先生,他全程跟随了这次的胡同寻访。现在,65岁的他依旧居住在这里,关于爷爷马寅初,他分享了许多往事。

  东总布胡同32号位于胡同中段南侧,已经有120多年的历史。走进大门,洋范儿十足的门楼雕饰简洁流畅,院内二层洋楼是黄墙红瓦,属于十分西派的建筑风格。洋楼正对着的就是宽敞的院子,院内生长了5棵大树,围着院子四面长起来,大概都有200年的历史了,如若是夏天来此必是郁郁葱葱。

  马思泽先生回忆道:“上一次我家这个院子接待这么多客人还是在1979年,我的祖父平反的时候,来了很多客人,那时候本来想把平反大会搬到北京大学去开的,但是那时候祖父已经将近一百岁了,行动不太方便,所以就到家里来开了。那是一次非常隆重和热闹的活动,过了40年,我们再次接待这么多尊贵的客人。”

  马先生告诉我们,房子的主体结构没有太大的变化,原来设计的格局是一层会客,楼上居住。这栋洋楼里人口最多的时候达到了四世同堂,所以二层西侧的阳台后来也加盖成一间卧室,满足居住需求。半个世纪间,家里的其他人都陆陆续续搬进来,又陆陆续续搬走了。现在,马先生还带着自己的老父亲,也就是马寅初的儿子在这里居住。

  “我作为第三代,是出生在这个院子里的第一人,我后面还有几个弟弟妹妹出生,他们后来都搬走了,我在这里生活了65年。”

  通过交谈我们得知,这幢百年老楼修缮过几次。与历史照片不同的是,这座二层建筑的南侧又盖起了一排平房,与现有的这座楼构成了一个直角。

  “1976年地震的时候,这屋顶全部都破坏了,房子漏水很严重。地震以后这里变成危房,那时候国家整个物资供给很紧张,大规模修缮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我们就建了这么一个防震的建筑,如果再有严重地震的话,全家就会在这里。所以,说起来这新盖的房子也有40多年历史了。”

  马先生说,除了这个地面上增加的建筑,其实地下也有。众人随着马先生的指引,看到从院大门直走进来100米的地方有个不明显的凸起,这就是上个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修的防空洞。

  “1969年珍宝岛事件以后,我国跟苏联关系急剧恶化,全国人民进入准备打仗状态,所以就挖了这么一个防空洞。”马先生介绍,这个防空洞是L形的,向西拐了一下,也做了一个出口。出口是一个坡道,方便人进出。马先生打趣道,“真庆幸我们从来没用过。”不过,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这里还行使着另外一个对日常生活很有用处的功能——冬储大白菜。

  现在,防空洞的出口上方装了一个葡萄架,到了夏天会变得枝繁叶茂。葡萄架西边是一个圆形的大花坛,大花坛周围有四个月牙形的小花坛,不过为了建那排地震后的平房,挖掉了两个月牙花坛,变得不太对称了。

  “爷爷在这个院子里住的时候,每天就绕着这个院子转圈,大概要转一百圈,他自己有定额的。不过一百圈很容易数不清楚,他就在那个窗台上放两个碗,碗里边放一百粒黄豆,转一圈就把一粒黄豆从一个碗里拿出来放进另一个碗里,什么时候这黄豆都移动完了,那一天的转圈儿定额就完成了。他用这样的方法坚持锻炼,活了一百岁。

  马先生继续说起对于祖父的记忆:“我爷爷原来在北大任教的时候,在北大院子里还有一处住宅,从礼拜一到礼拜六的下午或者晚上,他就住在北大,周末的晚上再回到这里来跟大家团聚。1960年他离开北大以后,基本上就住在这个院子里了,‘文革’的时候也没动地方。”

  寻访当天,马思泽先生的父亲也在房子里,不过老先生今年已经93岁了。马先生说:“我父亲是最后一批抗战老兵,1944年投笔从戎参军,他的英语比较好,所以直接分配跟着美军当翻译。他当兵的时候日本人已经没有制空权了,天上飞的飞机全是美国和中国的,所以他们那次参战就是中日之间的最后一次战争,叫做湘西战役。他参加完这次战役以后,基本上抗日战争就结束了。”

  1995年阅兵时,国家颁发给马思泽的父亲一枚老兵纪念章,承认了他的身份和历史地位。老人生活目前基本可以自理,不过马先生一到冬天还是会把父亲“关禁闭”,怕他着凉受风。

  时间已过正午,冬日阳光竟变得有些晃眼,马思泽先生站在家门口向众人挥别,这一段东总布胡同的历史旅程也就告一段落。

  无论从建筑遗存的角度还是从文化角度来看,有600余年历史的东总布胡同都是北京最好的胡同之一,只可惜,它的历史形态未能得到完整的保存。不过,就像王兰顺老师所说,即使胡同里留存的建筑和遗迹不多了,但至少它们曾经存在过。

  文/本报记者  雷若彤

  本版摄影/青青(除署名外)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