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军旅生活的时代报告——改革开放以来军旅报告文学回望

发布时间:2018-12-13 14:17 | 来源:中国军网 2018-12-12 12版 | 查看:902次

  刘 浏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报告文学经历了转型、成熟、繁荣的发展历程;军旅报告文学始终坚守着军人品格与时代精神,在题材、形式、思想等方面不断追求突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带有强烈问题意识的思辨写作,到九十年代写作格局的全方位拓展,再到新世纪以后有影响力的作品系列化、代表性的作家风格化、创作主客体的多元化——四十年间,中国军旅报告文学紧扣时代脉搏、聚焦军旅现实,在一次次盘整后接续前行,又踏上更高的阶梯。

  一

  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反思型”报告文学的异军突起,中国军旅报告文学进入第一次转型期——深耕战争题材的同时,回归“人”的真实。

  在这一时期的军旅报告文学作品中,对军人价值的探究、关于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思考等等成为主潮,军人形象也得以更加立体化的呈现。《“蓝军司令”》的发表,带给读者的冲击力和震撼力是前所未有的。一方面是因为在内容上,作品触及了我军战术演习中“红军一打就胜、蓝军一触即溃”的固有模式,对旧的军队训练体制、观念进行了深刻反思;另一方面在人物表现上,它还原了真实的军队、真实的英雄——“蓝军司令”王聚生颠覆了被配合、被消灭、被战败的“蓝军”刻板印象。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得作品具有极强的时代穿透力。

  袁厚春的《百万大裁军》以恢宏的气势,真实再现人民解放军精简整编这一重大历史性事件。作品既有整体性的宏观扫描,亦有微观性的个人命运的观照;既写出了中国军人的牺牲奉献,也反思了当时部队中存在的问题积弊。钱钢的《唐山大地震》则突破了单纯灾难题材的写作模式,从多重视角写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作为新时期全景式报告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为军旅中长篇报告文学走向成熟奠定了基础。

  二

  进入1990年代,军旅报告文学写作格局由现实向历史、由军队向社会全面扩展。《中国革命斗争报告文学丛书》《中国抗日战争纪实丛书》《红军长征纪实丛书》等大型丛书的陆续推出,不仅全面梳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历次重大战役、战略行动、历史事件,也收获了如王宗仁的《历史,在北平拐弯》、江深和陈道阔的《淮海之战》、徐志耕的《南京大屠杀》、黄济人的《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马泰泉的《拥抱与决裂》、郭晓晔的《东方大审判》等一批精品力作。

  随着和平生活的不断持续,许多军旅报告文学作家将视线投向更加开阔的生活领域,在日常生活经验中表现崇高情感和英雄精神。王宗仁的笔触聚焦青藏线上的解放军官兵,他们长年生活在平均海拔高度四千米、终年积雪、严重缺氧的青藏高原,在这个“离死亡也近了”的世界,他们要经历正常人难以想象的不正常人生——与自然抗争,与死亡搏斗,甚至是与自己的灵魂的厮杀——神圣的献身精神背后是英雄平凡真实的面孔。此外,胡世宗的《最后十九小时》、陈歆耕的《下士徐诚》、吕永岩的《人马座》等作品视点下沉,在看似平凡的“小人物”身上,建构出打动人心的当代军人的人格魅力。

  三

  进入新世纪,报告文学的生态环境更加复杂,军旅报告文学始终表达主流价值观、弘扬时代主旋律,坚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军营”,对时代主潮和现实生活的书写更加生动有力。一些军旅报告文学作家在长期积累和沉淀之后,作品渐具个人化的风格气象。其中,几位有影响力作家的系列作品颇具代表性。李鸣生在航天报告文学方面长期坚守,精耕细作。《飞向太空港》《澳星风险发射》《走出地球村》《远征三万六》《中国长征号》《千古一梦》《发射将军》等“航天七部曲”,以富于哲思的浪漫笔调记叙了中国航天事业近半个世纪悲壮亦辉煌的历史。强调真相揭示、强调思想意蕴、强调个性风格,是李鸣生报告文学创作的价值取向和审美特质。

  黄传会、舟欲行的“中国海军三部曲”生动形象地记述了从中国近代兴办北洋海军开始,到人民海军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全景。作品融入了我国近、现代史和海军史的最新研究成果,具有文学和历史的双重价值。王树增的《朝鲜战争》《长征》《解放战争》《抗日战争》都是从真实的历史文献中抽丝剥茧,将个人视角的解读隐于详实的资料细节里。王树增的语言富有灵性和弹性,在叙事中吸纳了小说、散文等其他文体的优势,极大丰富了报告文学写作的技巧和形式,“整体呈现出一种跨文体写作的风貌、独特的个人风格与审美特性”(朱向前语)。此外,党益民的“西藏系列”、徐剑的“火箭军系列”、王宗仁的“青藏线系列”等等报告文学作品,都是源自作家对特定题材的长期关注。作品历经多年追踪、持续采访,才能不断写深、写透、写出真情。

  与全景式的宏大叙事相对应的,军旅报告文学写作在具象透视中也屡有斩获。余戈的《1944:松山战役笔记》从1944年6月4日至7月1日的“一战松山”写起,一直到“十战松山”,均采用了立体扫描和切片解剖的方式,对松山战役进行细致解构。用一场场战斗、一个个战术、一处处细节组成的具象,拼组出了松山战役的真实历史图景,给人耳目一新的阅读感受。彭荆风的《解放大西南》则采用小说技法对人物进行细微刻画,将人物的音容笑貌、性格脾气临摹得淋漓尽致;将人物之间的情感勾连得紧密微妙,把“人心向背”这一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贯穿于人物心理和实践中,使得作品人物形象丰满、情节跌宕起伏、阅读快感强烈。长篇纪实文学《极度威胁》鲜活、真实、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医疗救护队在抗击埃博拉病毒一线的动人事迹,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军人的崇高精神和大爱担当。张子影的《试飞英雄》聚焦试飞员的非凡人生,沙志亮的《刀尖上的舞者》描摹舰载机飞行员的新鲜形象;角度虽然不同,却都有大量生动绵密的细节支撑,通过军人个体的生命经验,折射强军征程的伟岸壮丽。

  四

  改革开放四十年间,军旅报告文学不断地向更深、更高、更远处探寻。狭义上的军旅报告文学,即军旅作家创作的军旅题材的报告文学已形成可观态势。从对战争的报告到和平年代的军人生活,从高级将领的典型书写到普通军人的生活展现,书写对象不仅涵盖军队重大题材和新军事革命,也包括鲜为人知的军旅生活和军人成长的心路历程。广义上的军旅报告文学,作家已经将创作视域向社会各个领域延伸,而不仅仅限于军事题材。比如李延国的《在这片国土上》、黄传会的《希望工程纪实》《中国山村教师》《中国新生代农民工》、邢军纪和曹岩的《锦州之恋》、李鸣生的《中国863》《震中在人心》等等。

  新世纪以来军旅报告文学的创作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别致的、接地气而又温暖人心的作品走进大众、贴近读者。尤其令人欣喜的是,一批“新生代”军旅报告文学作家的迅速成长和崛起,为军旅报告文学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丁晓平、王龙的报告文学写作,关注的往往都是较为重大的历史题材——大历史、大时代、大人物、大事件,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思辨性;在史料的搜集和选择方面用力很深,显露出强大的材料驾驭力和判断力。卢一萍、兰宁远、马娜等人的创作,对军旅生活的丰富性和军人命运的复杂性都有较为生动准确的展现;既探寻了富有深度的人性空间,更歌颂了军人的理想价值和英雄的崇高精神。

  报告文学是时代文体,真实是报告文学的生命。军旅报告文学的品格是对这个时代真诚的坚守。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各个时期和重要时刻,军旅报告文学和军旅作家都不曾缺席。天灾无情,“惊天动地战汶川”;奥运盛世,“五环旗下写中国”;科技腾飞,“中国制造机器人”……军旅报告文学深扎时代的沃土,真情书写时代的真实篇章。近年来,面对全媒体时代带来的诸多挑战,军旅报告文学作家积极适应新的传播媒介和读者审美需求的变化,展现出更加开放的观念、更加灵动的笔触、更加高蹈的思想;军旅报告文学创作凭借着对强军新时代的密切跟踪、对新型高素质军人形象的崭新塑造,释放出更有温度、更加有力的文学能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