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1-24 13:21 | 来源:澎湃新闻 2018-09-08 07:12 | 查看:610次
编者按:追求独立心态和健全人格;不要做“空心人”,越是在众声喧哗中,越需要一颗真正安静下来的心;如何通过驯服互联网之轻,坚守大学之重。大学能不能接得住这批出生在互联网时代的18岁出门远行的年轻人?对于中国当下的大学教育,对于00后一代,我们的大学开学第一课,究竟应该和他们聊点啥?澎湃刊发了系列评论。
复旦新闻学院校友陈先发发言。 复旦大学供图
不再“失重”
澎湃特约评论员 张涛甫
每年开学季或毕业季,都会有不同款式的煽情致辞在网上飘红,但真正能击中大家痛点的甚少。近日,复旦新闻学院校友陈先发先生在复旦大学本科生新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在网上刷屏。作为一位卓越的新闻人和杰出的诗人,他对眼下这个世界的观察与思考极具穿透力。他提醒00后们这些互联网时代出生并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人,不要做“空心人”,越是在众声喧哗中,越需要一颗真正安静下来的心;越是快速变化的时代,越需要一颗真正慢下来的心;越是有人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就越需要另一群人懂得,应该往这种空荡荡中填补些什么。这一席话直击痛点,醍醐灌顶。
有人把21世纪定义为“当下主义”时代:人们会将重心转到当下这个时刻、现场体验以及当下最值得关注的东西上来……我们的文化就变成了人人都在试图抓住流逝瞬间的嘈杂状态。当下,放眼望去,“空心人”熙熙攘攘,线上线下,人头攒动,交叉感染,形成一张巨大的同化之网,几乎让所有人难以逃脱。
“空心人”现象有呈年轻化趋势,越年轻,其心就被掏空得越厉害。这些互联网的“原住民”,对互联网有一种本能的偏好和依赖,正如海尔斯所言,信息技术哺育的“媒体一代”具有全新的认知方式,这代人特有的“超级注意力”。“超级注意力”主要表现为的在不同作业中迅速转换焦点,偏爱多样化信息流,寻找高度刺激性的东西,对单调状态的容忍度较低。具有煽动性的真人秀场景、24小时滚动播报的极端新闻场景、实时体验的电子游戏,解构了传统的线性叙述,导致“叙事结构的崩塌”,造就了“一个不再熟悉的世界”。
对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美国文学教授鲍尔莱恩曾做出严厉的批评,在他看来,数码时代正在使美国的年轻一代成为知识最贫乏的一代人。美国的青少年和年轻人正在被数码时代各种娱乐消遣性的工具所淹没。这些工具包括手机、社交网络和信息传送等等。他们通过这些工具传达的却是幼稚浮浅的东西,而且这些东西正在妨碍他们同历史、公民义务、国际事务和美术等成年人的现实世界进行重要的接触。我们想当然地以为,这些善于吸收新技术的美国年轻一代会利用他们对技术的掌握和理解进而成为新的数码时代的弄潮儿。但是事实完全不是这样。
鲍尔莱恩批评并非是传媒“旧石器”时代“遗民”的悲叹,他与陈先发一样,敏感地捕捉互联网时代无处不在的“失重”问题。世界越喧嚣,内心越空洞,信息越是超载,精神越是“失重”,这种悖论,表面上看,是技术带来的,人作为技术的“人质”,被整体掏空,成为失重的空心人。
00后这批世纪“宝宝”,他们当中大多数是幸运的:他们没有成为互联网的人质。由于高考制度的刚性制约,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远离网络,不得不节制对网络的迷恋和贪欲。但是,当他们从高考的闸口中顺利通关,进入大学的门槛。大学能不能接得住这批“18岁出门远行”的年轻人?我看未必。
在互联网之轻与大学之重之间,这一代年轻人如何选择?这是互联网给当下大学提出的新挑战。大学不是网络禁欲主义修道院。大学不是不需要互联网,关键是需要怎样的互联网。如何通过驯服互联网之轻,坚守大学之重,实现大学精神与互联网逻辑的互联互通?这是大学“第一课”所面临的现实命题。说白了,不解决好互联网的入侵边界,大学可能一步步退守,甚至会失守。大学课堂上触目惊心的“低头族”景观,无时不在刺痛大学之心。切记不能让大学失守,从第一课开始。
学以成人
澎湃特约评论员 张涛甫
新学年开启,又一茬学生告别漫长的高考马拉松,如释重负进入大学门槛。十多年的超负荷学业压力,等到这个时节得以完全释放。在数以百万计的“新科”大学生眼里,进入大学,不仅意味着求学时间和空间的切换,更重要的是,意味着人生道路的质变和转折。近些日子,关于开学第一课的话题被舆论爆炒,击中了数以千万个家庭的交感神经。其中,大学第一课,更是这个话题中的话题。这个话题之所以成为焦点,不仅因为00后一代大学生进入大学历史,还在于这个话题背后沉淀了多年的公众期待和关切。比如,大学为何?这个根本性的命题的有力回应,对于中国当下的大学教育而言,尤为急切。
本来,中国大学自身的问题解决起来都很吃紧,还得多承担一份义务和责任,那就是基础教育的欠账。基础教育有诸般成就,但有一个致命的短板,就是“人”的教育。基础教育铆足了劲,把“教学”效用发挥到极致,致使将本应丰盈的“教育”简化成功利主义的“教学”。长期以来,我们在“素质教育”方面没少费脑筋,但很多素质教育的努力都沦为精致的应试教育,多少应试教育借素质教育之船出海,以至于基础教育的欠账利滚利,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人”的教育包袱,经由高考闸口之后,连本带利传到大学手中。
在大学阶段,“立人”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如何把带着强大基础教育惯性的新科大学生,带进正常的大学教育轨道?大学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不可能满足大学生及家长所有的期待,但大学应有使命和责任就是:“立人”,让“学以成人”落地开花。
“学以成人”,首先得要对“学”有正确的定位和理解。“学”本有极其丰富的内涵,诸如:基于对未知的探求,困惑的解结,去蔽,追求真理,去魅,等等。而不是将“学”简化为学分、绩点以及学业上的三六九指标。求学有功利的成分,但不能过于功利主义。在大学,应让“学”归位,不能把大学教育片面地理解为基础教育的升级版,大学之“学”之所以“大”,不止于知识版图的拓展,不止于知识的细分和深化,而在于知识逻辑的切换,在于知识之道的殊异。在大学,要告别对知识的狭隘和功利理解,把知识片面理解为与人生意义和家国情怀无涉的零度知识,“学”的意义必须与“人”关联,人生的意义和社会关怀深度关联。
在大学求学,不是换个地方“刷题”和挣分。大学教育有一个艰难的工作就是:清空此前基础教育功利主义的欠账,从大学之道出发,把“立人”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大学与社会,有区隔,有关联。处理好大学与社会关系,是为学成人的必修课。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既要与社会保持一定距离,保持一点批判性的清高,也须与社会之间保持亲和性,以出世之心入世,练就一身济世本领,而非远离尘嚣,坐而论道,不及物,不接地气,回避社会关切,无视社情民生。大学不能成为社会责任的洼地。大学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这就要求其所培养的人不是单薄、偏狭、功利之才,而是有时代担当、有价值皈依、有健全人格、有社会责任感的“大道”之才,培养有智慧、有知识的“大学”之才。
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言用来照明当下大学之路,纠正功利主义教育之偏,仍有疗效。
拒绝“巨婴”
澎湃特约评论员 杨鑫宇
今年开学季,“00后”集体迈入了大学时代。连日来,在各大高校的开学典礼上,大学校长们的“开学第一课”,向这些“00后”阐释大学精神,传授修身治学的道理。这其中,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主题为拒绝“巨婴”的开学演讲,让人印象深刻。
“巨婴”,顾名思义,是指那些生理年龄已成人、但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还依然似婴儿般,一味索取、没有奉献,永远以自我为中心的“伪成年人”。在演讲中,席酉民对学生与家长提出了务实的建议。对刚刚或即将成年的“00后”来说,这堂开学第一课上得很及时。
西交利物浦是一所中外合作大学,或许正是这种独特的身份优势,让席酉民这番关于“巨婴”的演说更接地气,而且还带着一股罕见的辛辣味道。有趣的是,高等教育领域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言行,都常发端于这种颇具“个性”的学校。
我们很难定论,席酉民的观点是否比其他校长的开学演说更加高明。但是,能在“巨婴”这个充满争议的话题上,听到一位为人师、为世范的校长发表自己的观点,已经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这样的演讲,有助于我们走出概念的泥淖和纷扰的吵嚷,从更加现实的角度认识“巨婴”现象,帮助年轻学子更好地走入“精神成年”,担负起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当然,对“巨婴”这一概念,并非没有争议。有人认为,它切中了一些现实社会心态,也有人认为,它根本是一顶精心打造出的帽子,可以被扣在任何人头上。可贵的是,席酉民的演讲并未执迷于概念争端之中,而是超然而出,用实在而接地气的表述和建议,把这个充满争议的人造概念拉回了现实生活,从而为其赋予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现实意义。
作为一名校长,席酉民的言论有着十分具体的关怀对象,那就是就读于大学的青年学生群体,特别是刚入学的“00后”。在他看来,许多大学生之所以不能在心态上成熟,最本质、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每一个“巨婴”背后,都有“无所不能”的父母。
过于强势、过于关照、过于依赖的家庭教育,造就了一批虽然年满18岁,但心理却依然幼小的“巨婴”,而这直接导致了这些孩子难以适应大学的环境,并且可能在未来造成更多问题。对此,席酉民提出了简单但有效的建议,那就是让家长们学会放心、放手、放下,让下一代更加独立、自由而茁壮地生长。
事实上,席酉民所谈及的话题,又何止适用于大学教育这一个领域呢? 很少有人意识到,对于当下,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从本质上讲,不论是在家庭教育里,社会组织里,还是人际网络里,我们或许都太习惯于对个人进行控制和包办,并且过于强调建立依赖共生性的社会关系。而这种做法,恰恰不利于独立心态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当从席酉民的演讲中有所领悟。
大学,是一个社会之中探索知识与智慧的前沿,从大学校长的演说之中,我们也能看到比单纯的教育问题更多的东西。这堂开学第一课,不仅上给“00后”,也是上给我们每一个人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