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贴标签,找准兴趣, 每个学生都能“最优成长”(图)

发布时间:2018-11-19 13:42 | 来源:扬子晚报 2018-11-17 A04版 | 查看:861次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葛军:

  校长档案

  葛军,博士,硕士生导师,曾任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校长,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江苏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副主任。现任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兼任江苏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江苏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江苏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高中数学教材(苏教版)编写组核心成员,《数学教育学报》《数学通报》编委。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70余篇,编著20多部。获首届江苏省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

  无论是到学校办公还是外出开会,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葛军背着黑色背包进出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每每问及,他先是一句玩笑话,“牛津、哈佛的校长都背书包。”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他翻开包包给记者看,“背包适合我,它能装很多东西,笔记本电脑、书籍甚至智慧录音笔。”

  自2012年11月19日葛军开始担任南师附中“掌门人”,做“适合的教育”就在这所“锐意实验 善育英才”的著名中学里落地生根。葛军认为,“适合的教育”就是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恰当地生长。只要是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在各种恰当评价方式之下,其教育结果必定呈现优良效应。

  通讯员 王春玉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李晨 王璟 摄影 罗皞

  他的教育观点

  “适合的教育”从不给学生贴标签开始

  “葛校长,为什么我家孩子学数学怎么也学不好?”“葛校长,孩子数学不好,难道因为逻辑思维能力有问题吗?”面对始终活跃在数学教研一线的葛军校长,家长能倒出一箩筐的问题。然而,葛军的回答很淡定,“因为孩子数学学不好,就认为他其他方面都不好,或者因为孩子初中数学不好,就判定他高中数学也学不好,这些理由不充分!”

  在葛军看来,“适合的教育”首先要客观认识孩子的差异性,不随意给孩子“贴标签”。“首先要消解的是以分数或者某状态下的‘不行’来定位这个孩子的学习成绩甚至未来的发展。”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钱伟长院士考大学时“弃文从理”转而成为“中国力学之父”的例子。葛军表示,“任何一个人,只要定了一个方向,兴趣可以慢慢培养;只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一定能够迎头赶上。”

  葛军告诉记者,“适合的教育”有个起点: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学不进去的地方和学不进去的时候,同时也要认识到他们有学得进去的地方和学得进去的时候。“我们的教育起点需要围绕‘适合’调整,把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清楚,用最优化的教育教学方式促进孩子学习。”

  选修课、先修课引导学生“找准兴趣”

  南师附中的选修课程开得多,开得全。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建立起了旨在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充分挖掘学生内在潜能的多样性、可选择的、融通科学与人文的三个维度的课程类别,即以现代公民为培养目标的德育课程、以思维品质为培养目标的学科课程、以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的综合课程。自1980年开设选修课,南师附中的校本选修课程已走过了38年的历史。目前,学校先后开发和实施的校本选修课程已经达到240门以上。

  比如面向理科方面学有所长的学生,学校通过组建竞赛辅导班,成立竞赛教练团队,为学生在学科突破上提供全程保障,开齐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五大学科竞赛培训课程。葛军校长亲自教授《解题研究》《高等数学》《数学竞赛》三门数学竞赛课程,每周为学生上2-4节课。

  大学先修课是南师附中课程体系中的一大特色。先修课包括《中国古代文化史》《微积分》《地球科学概论》《程序设计》《电磁学》《普通化学原理》……早在2003年,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就曾为附中学生开设鲁迅选修课,开创了高校学者到中学开设选修课并推出校本选修教材的先例。葛军表示,南师附中的大学先修课开得最全面。“把大学教学内容适当‘前移’,既为学生寻找专业方向打开了渠道,同时学生的学习表现也能作为高校自主招生时评价学生的一项依据。”

  南师附中还积极和高校、科研院所对接,为学生创设高层次的实践平台。比如学校与中科院南京分院联合创立的“中学生‘紫金’科学探究计划”,已累计为46名学生提供了参与高端研发项目的机会。

  “我们全方位打造精品课程,并且能够尽量与前沿对接。”葛军告诉记者,学校开设这么多的选修课、先修课,还有各科各层免修制、中学生英才计划、全科阅读课程、E学习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主招生课程等等,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多层需求,让学生把精力集中在学习和研究方面,开阔他们的眼界,让兴趣在课程中生发,而不是一味靠“背书”“刷题”提分。

  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发展”

  自1902年清朝两江总督张之洞奏设三江师范学堂并设附属中学堂以来,116年间,南师附中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伴随中国近现代教育一起成长。正如学校校训“嚼得菜根,做得大事”倡导的那样,从这里走出了57位院士、30余位将军,校友中有巴金、胡风、严济慈、袁隆平、顾作霖、杨超、彭珮云等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自恢复高考以来,附中学子成绩优异,在学科竞赛、自招考试、高考录取中硕果累累。

  记者随葛军校长在附中校园里转了转,当年用来打上课铃的一段老铁轨还静静挂在枫杨树上,未名湖畔总坐着几位手持书卷的年轻学生,走过长长的院士走廊,仿佛在与一位位大家对话……葛军说,“‘适合的教育’落实到具体的目标追求就是‘人人卓越’。”他进一步解释,“这个‘卓越’不能仅仅用分数高低来衡量,而是你选择了,努力了,有收获,跟你的潜能相匹配,你就是优秀的。”比如附中的学生,数学考了90分,他可以要求修读更高级、更深的课程;也有学生即便只获得理科竞赛省级二等奖,也不失为一次很好的尝试;还有学生一直钻研理科,中途对人文学科生发了兴趣,再进一步探索,这同样值得赞许。葛军说,“拔尖创新人才所具有的共同特质是人文素养厚、思维能力强、创新意识浓,培塑重点在于‘为学’时的思维品质和‘为人’时的综合素养。”附中致力于贯通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融通一体的教育环境中,让每个孩子能够感受到在这里可以获得更好的成长,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理解多样性,学会交流与合作。附中努力给予学子在未来可能选择的发展方向上有更好的文化环境的滋养。

  他讲教育故事

  学生办社团, 学校支持请老师

  “适合的教育”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很多人说,附中的学生骨子里透着一股自由,充满个性,而这都是学校“纵容”的。对此,葛校长表示,自主大概是打在每个附中人身上的烙印,一代一代沿袭下来的。因此学校充分创造平台,让学生主导自己的兴趣。

  葛校长记得,几位学生魔方“玩家”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提案,努力说服老师,自主创办了“魔方社”。这个年轻的社团发展很快,在国内外赛事中崭露头角,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绩。“魔方社”还活跃在学校科技文化节等各类舞台上,甚至还争取到了学校的经费,聘请这一领域高水平的老师来指导。

  葛军告诉记者,“适合的教育”最需要破解的难题是:让孩子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葛军举了一个例子,学生在课堂上学数学缺乏兴趣,但是换个场景,让他去运动场踢一场足球,他在运动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踢球的角度不对,说不定就想回课堂钻研三角函数呢。“其他场景中的匹配作用促进他定下心来,顺应老师激发的方式,找到了兴趣,有了收获。”

  葛军认为,这两件事给了他很多启发,“我们要思考不同孩子的长处,感兴趣的点,从他学的进去的地方突破他学不进去的地方。”站在学校的角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做“适合的教育”,摈弃“一刀切”。分数可以衡量出差异性,但未必能够预见这个孩子未来能不能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军人物。学校要创造“适合的课程”“适合的活动”“适合的氛围”,使得学生更好、更快地成长。

  他眼中适合的教育

  引导学生“人人卓越”

  我所理解的做“适合的教育”就是让每个孩子“人人卓越”,在我们这样的校园环境中,让他们健康成长,每天进步一点点。因此,无论从教育的要求上,教育的手段、方式方法上和我们对他们未来的路径的积极引导上,我们希望让孩子得到最优化的发展和最健康的成长。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师者,学识立教;生者,为学卓越;校者,和合生机。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