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发布时间:2018-11-18 13:26 |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8年11月16日 第7版 | 查看:1679次

《论语·学而》开篇第一章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时习之,是孔子所非常注重的学习方法。孔子认为,学习的内容及时温习、时时践行,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释义

学,朱熹《论语集注》曰:“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

时、习、说,何晏《论语集解》曰:“时者,学者以时诵习之。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说怿。”

时,《集注》训为“时时”。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说,喜意也。既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说,其进自不能已矣。程子曰:“习,重习也。时复思绎,浃洽于中,则说也。”又曰:“学者,将以行之也。时习之,则所学者在我,故说。”

《集注》朱子对“学”之注解,体现了宋代理学之特色。“学之为言效也。”效也即效法之意,效法者谁?效先觉者也。缘何效先觉?“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此句前面可以说是对孟子性善论的继承。而孟子亦有“先觉觉后觉”之说:“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予觉之而谁也?”(《孟子·万章上》)。最后一句亦体现了宋明理学家对四书的重视。所谓“明善而复其初”盖采自《大学》首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善”即所谓“明明德”,而“复其初”则即是“止于至善”。

朱子对于“学”作了注解,而《集解》反无注解。但通过邢昺的《论语注疏》“《白虎通》云:‘学者,觉也,觉悟所未知也。’”可以看出,汉人与宋人的理解还是有差异的:汉人释“学”为“觉”,意为觉悟所未知;而朱子则释为“效”,即后觉效先觉。汉人将“学”作为学习者的一种主体觉知,而朱子则认为“学”是学习者效法先觉、向先觉看齐的一种积极态度和行为,并将“明善而复其初”作为学习过程的主旨和方向。

对于时、习、说的注解亦是如此。《集解》王肃认为“时”是“以时诵习”,这与《集注》所训的“时时”是大不一样的。

《集注》训“时”作“时时”,已经摆脱了魏晋时的理解,或许这亦是时代发展使然,且体现了宋明理学重义理之特色。朱子解“习”为“学之不已,如鸟数飞”,非常形象。

程子训“习”为“重习”,也即反复温习之意,与朱子所注同,而谢良佐的注解则较两者更为宽泛,曰“无时而不习”,坐时习,立时也习。这就远远超出了前者所习的范围,体现了宋明理学解释学的特色。而且将坐与立的姿态也涵盖其中,颇有“知行合一”的味道。

而对于“说”,《集解》王肃曰“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说怿”,这主要是从按时温习、学不荒疏这一角度来说的,可以说秩序井然的学习与知识的层层积累而引发的一种收获的喜悦,所重者在外。

益行

朱熹解释“说,喜意也。”程子曰:“学者,将以行之也。时习之,则所学者在我,故说。”

这里朱子和程子所言的“说”是由于时时复习和巩固学业,因而所学者日熟,心中喜悦,不能自已。其重点已然不在外在的知识积累,而着重在发自内心的一种愉悦感受,含有对所学内容中所贯穿的“道”的由衷热爱和探寻。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正是缘于这种对“道”的热爱,所以学习者才能够“时复思绎,浃洽于中”。而后面所言“学者,将以行之也。时习之,则所学者在我,故说”,也正是此意。所学的东西,并不是仅仅为了学的,而是为了将来行的,所以需要时时温习,那么就会成为我自身的一部分,与自身圆融无碍,所以才能够由衷的喜悦。

北宋邢昺《论语注疏》曰:此章劝人学为君子也。“子”者,古人称师曰子。子,男子之通称。此言“子”者,谓孔子也。《白虎通》云:“学者,觉也,觉悟所未知也。”《论语注疏》又说:“孔子曰:‘学者而能以时诵习其经业,使无废落,不亦说怿乎?学业稍成,能招朋友,有同门之朋从远方而来,与己讲习,不亦乐乎?既有成德,凡人不知而不怒之,不亦君子乎?’言诚君子也。”君子之行非一,此其一行耳,故云“亦”也。

此解采自宋刑昺《论语注疏》,感觉这种解释也是很不错的。其中对“学而时习之”的解释可能更接近文本原意。而且刑昺的解释与我们读《论语》后的一个感觉即孔门弟子为学的次第问题不谋而合。

成德

文中这三句并非孤立的,而是紧密相连的,是君子为学的三个阶段:学习、交友、成德。学习是成人必不可少的基础步骤,“学而时习之”反映了学习的连续性,也即孔子所言“吾道一以贯之”,只学不习怎么能一以贯之。孔子又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就是说只是局限于学习还是不够的,还要应该有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样才不至于闭门造车,师心自用,朋友可以启发你的思路,使得你的眼光更开阔,思想更深远。

但这还不是最终目的,《论语》“颜渊篇”最后曾子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由此我们就明白了,孔门为学最后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仁”。“仁”的达到,不仅需要一个人不断的学习、复习、积累、贯通(这里面还隐含着老师教育的因素),而且还需要朋友的辅助和启发;而人不知而不愠,则是一个人在成“仁”或者成德之后,才能达到的一种境界。

《集注》中朱熹对“学而时习之”的解释则是认为人有先觉后觉之分,则先觉者为老师,后觉者为学生,学生当学习老师,所以需要学而且时时复习,这样所学的东西就会熟悉,因而衷心喜悦,学业日进不能自已。这可以说自成一家之言。朱子对有朋自远方来的解释也颇有深味,他说朋友能打远方来看你,那么近处的朋友就可想而知了。

人不知而不愠,古今所见略同,说明了一个人是否成德的问题。孔子亦曾言“君子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这里讲述的是同样一个道理。成德之人,也就是仁人是不会因为别人不理解自己,不关注自己而愠怒的。正如朱子所说,这种德性的成就,正是由于学习的醇正,复习的娴熟,喜悦的深入,而且能不断将其保持和进行下去。(常会营 作者系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副研究员)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