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上海追梦人(5图)

发布时间:2018-11-17 20:36 | 来源:新民晚报 2018-08-08 A04版 | 查看:6965次

文明好家庭

  杨洁

祝玮老师和她的女儿在校园散步本报记者 徐程 摄

  顾天来、郑君华夫妇虽然同在一个医院工作,但是偶尔有空在一起吃个午饭都是难得的碰面机会 本报记者 徐程 摄

沈祝萍全家福 浦东供电公司 供图

舒嵘(左一)和他的父亲一起陪女儿阅读课外书籍 本报记者 徐程 摄

  本报记者 杨洁

  人是城市的灵魂,家庭是社会的缩影。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刻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今天,本报聚焦上海基础教育、医疗公益、科学研究、一线工人等四个领域的文明好家庭。他们有的一家五代人从事中小学教育,师道传承,桃李芬芳;有的全家致力于医疗与公益事业,素怀博爱,救死捐身;有的传递科学力量,为中国技术与时间赛跑、与别国赛跑而不懈努力;有的则扎根在基层第一线,用心守护城市的光明……

  这些文明好家庭将良好的家风、家训、家教代代相传,在平凡的岗位上不计回报、默默奉献,也为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凝集了更多向上向善的力量,收获了更多的温暖与大爱。

  祝玮家庭

  师道传承 素怀博爱

  “怎么把课上好?班级里又发生了什么事?可能我们自己没感觉,但别人会觉得奇怪,怎么你们的话题都围绕学生。”祝玮一家五代人薪火相传从事中小学教育,平日里他们在饭桌上讨论的话题,也往往围绕教育这一共同语言展开,乐此不疲。

  祝玮是上海市延安实验初级中学的英语老师,自1991年走上三尺讲台以来,已从教27年。去年,她的女儿顾妍蘋毕业后到长宁区特殊职业技术学校任教,成为了这个家里的第五代教师。哺育桃李、师道传承的缘分与烙印,已深深融于这个“教育世家”的家风血脉之中,代代相传。

  不计回报 爱生如子

  采访祝玮的时候,记者意外碰到了她十几年前带的学生李杨杨。这天下午,李杨杨想请祝老师去新家做客。毕业多年,他始终同恩师保持联系。问起对祝老师的评价,李杨杨给了两个关键词。一是“单纯”:她单纯地、不计回报地对同学好。二是“坚强”:她意志坚定,哪怕当时班级成绩处于吊车尾,也从未想过要放弃。

  祝玮做过近20年班主任,她的学生中一半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李杨杨就是其中之一。祝玮在生活上给予他们许多帮助。“孩子们没有台灯,祝老师就买了许多台灯赠送给学生。以前洗澡条件不好,她就让他们到自己家洗。”延安实验初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施雯说,这些孩子在此之前不会说普通话,不会说英语,也不了解上海,祝玮就利用课余时间,周末在家里给同学们义务补课,还会组织孩子们去共青森林公园、东方明珠、科技馆等活动,让他们进一步融入上海。

  祝玮与学生有特殊的沟通方式,手写信件就是其中一种。接任新班级时,她会给每个学生手写一封信,而学生的回信内容,她也会细细摘录下来,在去家访时带上,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凭着对教育工作的高度责任心,祝玮被学生亲切地称为“祝妈妈”,曾获上海市金爱心教师、市园丁奖、市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市劳动模范等荣誉。

  教书育人 师道传承

  祝玮出生于上海,由于父母在安徽淮南工作,她由祖父祖母带养长大。她的曾祖父祝纪常是私塾老师,后来担任苏州市吴县政府督学。她的祖父祝总骏曾在原上海华东纺织工学院任教,祖母顾乃瑾是小学美术教师,母亲谈洁玉从教40余年,曾任安徽现代工程信息技术学院院长。

  校园中往来学生对祖父的问候,还有他伏案认真批改作业的场景,这些零星画面,构成了祝玮心中珍藏的童年回忆。而立志当一名教师的念头,更多传承于母亲。谈洁玉细致认真、严于律己,一心扑在学生身上,童年时,祝玮家里来来往往都是学生。“上课就要上好,要有最好的教学效果。”这是谈洁玉时常叮嘱的话,也是祝玮一家人执教的信条。

  “我从小有一种感觉,觉得我的老师对我,比我爸妈对我还要好。我以后当老师,就要当像妈妈、我老师这样的老师。”耳濡目染下,祝玮想要当老师的念头愈发坚定,“可能我的女儿也是一样,我们家都是这样。”

  学生为先 默默奉献

  在女儿顾妍蘋眼中,祝玮总是十分忙碌,伏案批改作业、备课、做PPT,有忙不完的事。那时顾妍蘋处于升高三的关键阶段,学校原本已答应祝玮不做班主任,后来人手实在安排不过来,祝玮二话没说就接下了。“当公与私有冲突时,她总把公放在前面。甚至当学生与女儿需要选择时,她总把学生放前面。”施雯说。

  “以前逢年过节,妈妈总是带着她的学生外出活动,留我一人在家。”顾妍蘋说,她曾经也有过不理解,但自从自己也成为一名教师后,凡事也会和母亲一样,第一时间想到自己的学生。

  如今,母女俩经常凑在一起探讨教学手段,一起研究授课“妙招”。祝玮用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为女儿出谋划策,而当她自己陷于苦恼时,心理系毕业的顾妍蘋则会从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方面给出自己的建议。

  “看似我付出了许多,其实学生回报我的更多。”祝玮说,看到学生成长是她最大的收获。“能和年轻生命一起成长,一起经历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我的生命也得到成熟,这是教师行业带给我的幸福。”以学生为先,不计回报默默奉献,师道传承,桃李芬芳,也是这个家庭独特的魅力。

  顾天来、郑君华家庭

  救死捐身 乐于奉献

  “幸亏有你在,我才能够活下来;幸亏有你在,我才能像现在这样快乐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这段动情的录音,来自曾经身患白血病的大二女生邢怡。因为郑君华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她重获新生,康复如初。

  顾天来、郑君华夫妇是一对“白衣天使”。2001年,夫妇俩一起报名参加中华骨髓库,第二年,郑君华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我国第12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我国卫生系统第1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回顾当年,夫妻俩相视一笑,热忱中更多的是坦然:“当时从没想过害怕或者顾虑,能够挽救一条生命,值得。”

  以爱为名 救死扶伤

  郑君华是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外科医生,顾天来是该院医患纠纷协调办公室主任。他们不仅在无影灯与手术刀下救死扶伤,更用爱心创造生命奇迹。

  “以前我只知道白血病是不治之症,看了《读者》杂志上的这篇文章后,才知道原来骨髓移植能够挽救白血病患者生命。”郑君华至今仍保留着这本杂志,那篇文章名为《播撒爱的阳光》。她当即决定参加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与丈夫顾天来一起报名成为了志愿捐献者。

  夫妇俩坦言,捐献造血干细胞时几乎没有对自身健康的顾虑与担忧。“可能会有一些乏力疲倦,但从化验指标以及人的精神状态上来说,这些都能恢复。更何况,能救一个人,即使对身体有一些小损害,也是值得的。”

  十多年来,夫妇俩不仅向身边人科普捐献知识,还带着家人儿子一起积极参与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活动,包括探望供者、科普宣讲、大型血检志愿服务活动等。他们一家也被评为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

  不叫120 叫顾老师

  顾天来原本也是外科医生,是浦东新区张江镇环东村人。他的热心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左邻右舍生了什么毛病,第一件事不是叫120,而是叫顾老师来。有时候大冬天半夜三更来一通电话,顾天来就匆忙赶到医院去抢救,甚至好几天都守在医院,直到病人转危为安后才回家。

  常有素昧平生的患者找上门来,顾天来便为其尽心医治,或者代为联系其他医疗资源。他常说:“既然来找你了,说明别人有难,做医生就是要付出的。”有一回,一位肝癌患者的肿瘤竟有22厘米大,医生看了摇头,无奈之下辗转找到顾天来这里。顾医生判断,肿瘤虽然很大,但是不转移扩散,说明细胞恶性程度不高,于是专门为他请来一位外科专家参与手术,并在术后悉心照顾,最后病人康复出院。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回忆起来,顾天来都说已经记不清了。

  2004年前后,因为对手套过敏,顾天来转而负责调解医疗纠纷。处理医患关系稍有偏颇就会失衡,但顾天来凭着温和如水的性子,以及对道德底线与公平公正的坚持,一干就是十多年,尽可能让每一件纠纷都得到妥善处理。

  有德则乐 乐则能久

  顾天来、郑君华的奉献精神,来自于家庭的传承。顾家的墙上挂着一幅“有德则乐,乐则能久”的横匾,这句古语出自《左传》,时刻提醒着家人要注重个人品德修养。

  郑君华的父母一辈子从事医务工作。其父郑开邦本来是西医的副主任药师,60岁退休后继续自学中医中药,考出了中国第一批执业药师证书。郑开邦时常教导他们要“救死捐身”,先人后己,与人为善。父亲的言传身教,引领着郑君华一步步献身于医疗事业。

  “在我心中,父亲一直是个大写的人。”郑君华说,父亲勤劳善良、正直勇敢,他自己节衣缩食,但是对别人却怀抱赤忱,一直很慷慨。上世纪70年代,郑开邦工资很低,每月才三四十元,但很多次亲戚朋友因故找他借钱,他都欣然解囊相助。有一次一个素不相识的木匠因病找他借了20元钱,可是直到对方三十年后去世也始终没能还上,而郑开邦只是一笑了之。

  “求恩继志今何在?现世医护亮节操。救死捐生常辛苦,老少安康含泪笑。”几年前,郑开邦写下这首诗勉励家人,而它也是这个始终致力于医疗与公益事业的家庭的真实写照。

  沈祝萍家庭

  一脉灯火 三代传承

  沈祝萍一家究竟对电力事业有多热爱?前不久的一次旅游可窥一斑。翻开她的朋友圈,沈祝萍晒出的不是美食与风光,而是新安江水电站。这是建国后中国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主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力发电站。沈祝萍笑着说:“别人去千岛湖游玩,我们去新安江参观。”

  一个家庭、三代电力人,沈祝萍一家坚守扎根在线路、变电、营销、调度等基层生产第一线,用心守护电网62年,为千家万户送去了光明和温暖。

  一家三代匠心“接力”

  浦东的繁华璀璨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供电人的用心守护。沈祝萍一家“一脉灯火、三代传承”。她的祖父沈德福1956年就投身电力事业,从线路工到操作班班长,辛勤耕耘了30多年。沈祝萍的父亲沈伟强1981年进入浦东供电公司工作,长期从事日常检修、状态检测、排查消缺等变电检修工作,是一名默默奉献了37年的“老变电”。

  在沈祝萍的印象中,父亲的形象总是与工作衣、工作帽、工具包联系在一起。以前农村没有物业,也没有电工,周围邻居家里断电,都是找他去。“那时我妈妈觉得爸爸有高血压,天气特别热的时候,那些抢修不愿意让他出去。爸爸就说,‘需要抢修的,肯定是遇到问题了’,背上包就出去了。”沈祝萍回忆道,好几次节日家人团聚吃饭,电话响了,父亲说走就走。

  两代人身上的爱岗敬业精神深深感染了沈祝萍。“爷爷和爸爸都是电力工人,我也愿意做电力工人,为大家服务。”1999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电力工业学校,据回忆,那一届面试了3000余人,最终只招了200多人。2003年,她如愿以偿地进入浦东供电公司工作,从营业员到调度员再到抢修指挥中心,已经工作了15个年头。

  “调度请讲”改不了口

  “调度沈祝萍请讲。”每当电话铃响起,哪怕不是工作时间,沈祝萍总会下意识地脱口而出。担任调度员多年,这已经成为她深入血脉的职业习惯。

  电网调度是整个电网的中枢,运行情况都在调度员的监控下,不管是大型故障,还是小到一个配电箱没有电,都在调度员的掌控范围内。辖区内上百个电力站始终处于运行状态,要时刻关注数据,当值的调度员必须时刻紧绷一根弦。尽管随着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能够自动告警,但是具体如何处理、情况是否紧急,都需要调度员最快速、最冷静的判断。

  尽管看上去只是坐着不动,其实调度员时刻面对风险,承受压力。“做调度太难了,涉及到线路、变电、营销等方方面面的业务,只能不断学习。”沈祝萍说。调度员需要很扎实的业务能力,女调度员更是极少,当时全公司40多名调度员中,只有2名女性,沈祝萍就是其中之一。她不断充实自己,还考出技师证。

  “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作为调度员,发出去的每一个指令,一定要保证是正确的。”父亲时常叮嘱沈祝萍,一定要严谨,心思要活络,因为调度不只是发发口令而已,还事关到一线同事的生命安全。

  用心守护电网安全

  如今,沈祝萍在供电服务指挥中心工作,这里类似医院急诊室,主要负责处理老百姓的各项诉求。有了在调度工作中打下的扎实基础,沈祝萍面对故障抢修指挥、应急保电指挥等工作手到擒来。同事评价说:“这相当于开过大巴士后,开小车得心应手。”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沈祝萍还积极参与创新工作,她自己编制了一套作业指导书,规范交接流程,统一回复模板,提高抢修效率。供电服务中心成立运行5个月后的数据统计显示,浦东内环线区域抢修到达平均时间缩短至25分钟,抢修到达率和诉求及时率均达100%。

  “我不觉得做电力工苦和累。比如在台风、世博会、迪士尼开园等,这些重大工程我们都参与作出了贡献,我的父母家人也很为我自豪。”沈祝萍说,家人的支持,让她没有后顾之忧。“作为电力人,守护电网的安全是我的职责;我丈夫是铁路民警,守护铁路线的安全是他的职责。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岗位工作做好了,这个城市也就更加美好了。”

  舒嵘家庭

  脚踏实地 仰望天空

  “爸爸是干什么的呀?”用这话逗问舒嵘的女儿舒乐言时,她的回答是:“爸爸是出差的。”无忌的童言足以看出,舒嵘很忙。身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兼研究室主任,他白天是科研管理者,晚上是科研工作者,一周至少出差一次,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深耕科研领域26年,舒嵘参与嫦娥工程、量子卫星等重大项目,带领团队在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和时间赛跑、和国际赛跑。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家庭的温暖支撑。

  从小习惯科研氛围

  舒嵘从小就习惯了科研工作氛围。父亲舒美冬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母亲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系,工作单位都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小时候,舒嵘的玩具是实验室里的螺丝螺母,他常常和所里的叔叔伯伯讲话,后来才知道,有好几位都成为了著名的科学家、院士。舒嵘回忆:“我父亲经常带我去这些叔叔伯伯家玩,我记得当时听到他们说,‘人生每一次要给自己定一个较高的目标,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虽然语言质朴平淡,对我影响却非常深。”

  耳濡目染,舒嵘也选择走上科研之路,不过他并没有选择做基础研究,而成为一名工程技术专家。自合肥工业大学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后,舒嵘进入中科院技物所工作,一边工作一边读完了硕士、博士,并在导师的支持下早早就独立承担项目。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舒嵘开始参与我国的嫦娥探月工程。2002年,在青岛出差的舒嵘接到了所长的电话,说嫦娥工程要立项了,针对卫星是用微波测高还是激光测高,相关研究机构开展了激烈的讨论。在临阵受命、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舒嵘当即赶往北京参与答辩,顺利地拿下了这个项目。“这个机会对我后续整个科研生涯都非常关键,意义重大。”舒嵘坦言。最终嫦娥一号项目非常成功。

  与时间与国际赛跑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掀起一股留学热,原本舒美冬也想送他出国深造,可舒嵘对此不感兴趣。他说,只要西方国家能做到,我们国家也能做到,而且做得不必别人差。这份朴素的爱国情怀与发自内心的使命感,促使他不断奋战在科研工程的第一线。

  “科学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科学家提出了好的想法,身为工程师的我们必须尽早实现它。”舒嵘说,我们做的行业代表国家核心技术,既然在这个岗位上,就一定要把工作做好,要做就要做到国际领先水平。

  科研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成功必有失败。舒嵘团队在嫦娥二号项目中遭遇失利,被迫改用备用方案。“我们整整归因了一年,开过一百次会议。”舒嵘说,失败一次并不可怕,我们必须集中精力打好翻身仗。

  在嫦娥三号项目时,为了解决探测器落月避障问题,保证它能安全着陆,舒嵘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终于成功研制出了国际上第一个用于空间自主着陆避障的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经历过坎坷,这一次团队准备得格外充分,他们对结果充满信心,成功几乎成为了必然。

  小事也要尽力做好

  舒嵘的科研事业,离不开家人的支持与理解。父亲舒美冬对舒嵘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不仅鞭策舒嵘在科研上深入学习、不断进修,也为如何管理好一个团队、培养领导力提供不少建议。如今,自主创新成为了他对儿子的最新期望。

  “父亲从小就教导我,不管在什么环境里,不管做的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要脚踏实地、尽力而为,努力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最好。”舒嵘说,“我现在也是这么教育女儿的,再简单再平凡的一件事,你也会从中有所收获,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采访刚刚结束,舒嵘就匆匆赶往机场,他临时又有一次新的出差。繁忙的工作,让他鲜少有完整的时间参与家庭生活。比如女儿舒乐言出生的时候,他就连续3天没有睡觉,守在医院的过道病床边,一边安慰阵痛的妻子,一边赶写PPT报告。

  “普通家庭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对我来说却很难。其实不只是我,我们所里类似的现象非常多。”舒嵘说,现在只要在家,女儿的睡前故事就由舒嵘来讲。“我现在已经给她讲完了光学和量子力学的幼儿读本。未来,希望女儿能做一个仰望天空的人。”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