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质量奖及提名奖获奖组织和个人媒体对话会实录(二)(组图)

发布时间:2018-11-07 21:56 |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中国质量报 2018-11-06 10:15 | 查看:1249次

坚持“四位一体”模式 努力实现天堑变通途

获奖质量管理模式——天堑变通途“四位一体”质量管理模式

  获奖单位: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受访者: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自明

  “天堑变通途‘四位一体’质量管理模式是大桥局长期以来形成和坚守的质量管理模式。”第三届中国质量奖及提名奖获奖组织和个人媒体对话会上,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桥局)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自明自豪地说:“该模式集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土建施工、装备研发4大要素为一体,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基础优势和工程建设实践经验,以施工总承包为主线,四位一体互相促进,互相支撑,协同创新,持续提升,对桥梁建造和运营进行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控制。大桥局通过坚持并推广这种质量管理模式,推动中国桥梁智能制造和智慧服务,持续引领中国桥梁技术和质量发展水平。”

  刘自明深情地回顾了大桥局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大桥人坚守质量传承创新的重大贡献。在说到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时,他感慨道:“这座大桥历经60余载依然在为祖国的交通、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而大桥局就是1953年为修建这一座大桥而成立并延续发展至今的。截至目前,一代又一代大桥人陆续在国内外修建了2600多座大桥,包括已建成通车的港珠澳大桥以及正在建设的平潭海峡大桥、沪通长江大桥等,可以骄傲的说,我们是世界上设计建造桥梁最多的企业。”

  “大桥人长期坚守质量和传承创新,起源于50年代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从那时起,大桥人就深深地印上了质量烙印,并且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刘自明激动地说,“工业要传承,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大桥局一直有一种体制和机制支撑着这样的坚守和传承;一个是始终与祖国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坚持与国家同步制定5年发展规划,并将质量和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刘自明补充道:“机制,我们有‘四位一体’的独特优势,使得质量和创新得以很好的传承。”

  刘自明强调:“党的十九大报告突出强调了质量,提出‘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对我们企业来讲就是要以质量强企,要有新的质量观。具体到我们桥梁建设这个行业,就是要树立全寿命周期的质量管理理念,以设计方案为源头,以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为手段,采用信息化、机械化、自动智能化措施打造精品工程,提供智慧服务。要不断的改进和提升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由企业推动行业、行业推动产业向高质量发展,实现‘质量强国’的伟大目标。”

  质量就是生命 质量就是责任 质量就是素质

  获奖质量管理模式——“两透一创一‘布’到位”的质量管理模式

  获奖单位: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总体气动部总体布置班组

  受访者: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总体气动部总体布置班组科室主任王勤超

  “班组是企业的最小细胞,也是企业质量建设的重要推动者,做好班组质量建设,事关企业健康发展。民用飞机是集成多项先进技术的复杂装备,直接关系到乘客的生命安全,对技术和质量要求更高。”第三届中国质量奖及提名奖获奖组织和个人媒体对话会上,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总体气动部总体布置班组(以下简称总体布置班组)科室主任王勤超激动地说。

  王勤超介绍,总体布置班组作为飞机设计的龙头专业,肩负着大型客机结构和系统布置集成、数字样机研制等工作。班组现有成员16人,硕士、青年、中共党员比例均超过70%,获得各级质量荣誉15次、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次、授权专利17项,创造价值4亿元,多项关键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王勤超表示:“我们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促发展、以质量保成功的原则,形成了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责任、质量就是素质的价值观。秉承持续为相关方创造价值的理念,以设计出航空公司愿意买、飞行员愿意飞、乘客愿意坐的大型客机为工作目标;以点燃激情、放飞梦想,与大飞机共同起飞为文化核心;提出了一想、二问、三炼、四利、五协的企业工作原则。

  谈及质量管理模式,王勤超介绍说:“班组融合‘质量信得过班组管理模式’和‘中国商飞精益管理模式’,结合班组工作实际,提出了两透一创一‘布’到位的质量管理模式。以标准流程、考核激励、群策群力、人才培养为基石,以5个对接、双V模式、专家责任制、质量工具、数字化和自动化为支柱,构筑了一‘布’到位的零缺陷质量屋。在吃透需求、吃透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精准解决型号研制总体布置的靶向问题。在质量风险控制中,实现飞机研制中的显性和隐性风险的双归零。”

  “运用该模式,我们提炼出了139项工作流程,保证布置方案一次做好,缺陷为零;建立全寿命周期管理平台,开发自动化检测软件,确保数百万零件组成的C919飞机总装对接一次成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基础理论入手,结合模拟仿真,运用多种质量工具,完成起落架轮胎爆破试验,首次获得爆破点500毫米内数据,超过欧美同类技术。”王勤超说。

  “这次荣获中国质量奖,极大地增强了班组成员的质量意识和荣誉感,也在中国商飞内部起到巨大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公司质量水平整体提高。我们将再接再厉,坚持长期奋斗、长期攻关、长期吃苦、长期奉献的大飞机精神以及精湛设计、精细制造、精诚服务、精益求精的质量方针,一以贯之,锲而不舍,扎扎实实,脚踏实地,让中国的大飞机翱翔蓝天!”王勤超感慨万千。

  用标准传军工质量 用技能展报国初心

  获奖个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技师潘玉华

  受访者: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技师潘玉华

  “非常荣幸在“中国质量奖”最高领域接受了王勇国务委员的颁奖。我特别兴奋和激动,也知道这个荣誉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我始终不会忘记我的初心,即:以铸就大国重器为使命,技能报国为初心,做好一线工作。”第三届中国质量奖及提名奖获奖组织和个人媒体对话会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技师潘玉华深情地说。

  秉承“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和“技能报国”的情怀,在预警机、北斗导航等装备的研发过程中,潘玉华攻克了行业公认的微纳互联领域数10项技术难题,在一元硬币大小的器件表面,手工植柱1144根,精度达到50μm,无一差错,将X代导航型号的研发周期缩短一年,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她从产品的原材料、元器件采购到产品的研发设计、工艺制造、生产和能力保障全流程质量把控,支撑多个重点型号关键产品的可靠性、成熟度提升,有力保障装备效能的发挥,为国防装备的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这个方面我曾经也犯过错,这让我更加意识到,作为兵工人,一线生产的一举一动跟战士们的生命息息相关,让我更加重视质量,要像爱护我的眼睛和孩子一样去爱护它,干就要干好,绝不把问题产品流向下一道工序。”她说:“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和工艺、技术人员协同创新共同提高产品质量。同时不断总结归纳先进的工作方法,推陈出新,实现质量的有效提升。通过将这些方法归纳起来,形成一些自动化、流程化的数据库以及可复制化的方法进行全员学习,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回顾20多年的工作历程,潘玉华总结了3条感言:“质量是不断学习标准、制定标准、运用标准、完善标准的漫漫长路,一步一步留下坚实的脚印;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责任担当,专注奉献;要以质量第一为初心,以技能报国为使命,注重传承使命担当,方得匠心!”

  “我想对新一代年轻人说,360行行行出状元,不管从事哪个行业,要坚持初心,设定目标,并按照目标努力奋斗和不断完善自己;只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都会有成功的机会,也都会有获益的时候。”潘玉华语重心长地说。

  创新引领聚变发展 质量铸就大国重器

  获奖质量管理模式——匠心聚合,质量极限”大国重器质量管理模式

  提名奖获奖单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受访者: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宋云涛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等离子体所)是做大科学装置的。大科学工程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体现国家核心的、原始创新能力,展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国之重器’,它是我国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也是科学技术领域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第三届中国质量奖及提名奖获奖组织和个人媒体对话会上,等离子体所常务副所长宋云涛自豪地说。

  宋云涛说:“在40多年的大科学工程建设实践中,等离子体所独树一帜地提出了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聚合,核心战略、核心技术、核心团队‘三核一体’,不断追求特殊环境要求苛刻、巅峰科技需要全球协同突破的质量极限,形成了“匠心聚合,质量极限”的大国重器建设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适合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发展之路。”

  据介绍,基于该管理模式,等离子体所打造了一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卓越创新队伍。“集中攻克了一批国内重大科技工程建设急需的质量工程、核心技术,该模式经过10多年的有效运行、验证,稳定经受住了核聚变工程零下269度超低温、1亿度等离子体运行高温、10-6Pa极限真空等多项极端苛刻技术条件的考验,EAST实验运行多次创造世界纪录,在2017年7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运行持续时间达到百秒量级的核聚变实验装置。”宋云涛表示,凭借先进的技术和质量水准,实现了中国首次在行业内以技术方式向发达国家输出,在国际上树立了“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中国创造”的创新品牌形象,使我国托卡马克研究快速跻身国际聚变前沿。

  宋云涛介绍,目前,等离子体所已先后建成常规磁体托卡马克HT-6B、HT-6M以及我国第一个圆截面超导托卡马克“合肥超环”(HT-7)和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世界上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东方超环”(EAST)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参建了迄今为止我国参与的规模最大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工程建设,使我国磁约束核聚变工程研究领域从追赶者一跃成为领跑者。

  “10年前,世界的剧变可以看欧洲、美国、日本;我现在可以自豪地说,世界的剧变离不开中国。我坚信只要坚持我们的管理模式,中国的月亮一定比国外的月亮更圆更亮!我们制造中国的太阳比其他国家制造的太阳更热更火!”宋云涛信心满满,并坚定地表示:“未来,等离子体所将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上,继续紧跟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科技强国、质量强国的战略部署,坚持创新引领作用,以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不断推进质量升级,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与研究中不断突破,为国民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做出战略性、基础性和前瞻性的贡献。”

  践行工匠精神 超越官窑品质

  获奖质量管理模式——豊瑶品牌胭脂红扒花班组质量管理模式

  提名奖获奖单位:景德镇澐知味陶瓷文化有限公司胭脂红扒花班组

  受访者:景德镇澐知味陶瓷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筱平

  “我是景德镇从业近40年的工匠。景德镇人对陶瓷的质量传承已有一千多年,逐步形成了非常严谨和苛刻的质量标准。”第三届中国质量奖及提名奖获奖组织和个人媒体对话会上,景德镇澐知味陶瓷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朱筱平激动地说:“我们参照官窑制瓷标准,让景德镇人重视陶瓷质量,明白质量是事关景德镇人荣辱的生死线。质量不好,产品没有市场销路,企业也没办法活下去。”

  朱筱平介绍道:“我们聚集业内50余人能工巧匠,遵循‘勤谨敬畏、精于毫厘、恪守匠心’的祖训,在实践中逐步凝炼出以‘践行工匠精神、超越官窑品质’为核心的价值观,创造出了拥有10多个自主知识产权、当代一流的豊瑶品牌胭脂红系列珍品瓷器,其中有20余套产品先后被外交部选为国礼赠送给外国政府首脑与政要。”

  “在管理方面,我们通过‘以人文本’抓激励、‘匠植入骨髓、心融于品质’抓管理、‘精湛手艺、秘籍制作、非遗传人、平台支撑’抓技术、‘独特工艺、精细流程、绿色生态、高端定制’抓品牌,全面导入豊瑶品牌胭脂红扒花班组管理模式,提高了班组成员整体技艺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朱筱平说。

  在质量方面,朱筱平自信地说:“我们通过原料的深加工和配方的研制、烧制参数的精准控制以及独特的吹釉技法,解决了胭脂红釉极易产生的配套色差工艺难题,该技术国际领先;在技术创新上,攻克了数百年来胭脂红官窑烧炼技术中‘双金生克’的技术难题,实现了胭脂红系列产品的色泽鲜明、晶莹剔透,为世界同行所赞誉;在质量控制上,我们自始至终贯彻以质量为考核基准和考核导向的激励机制,契合工艺特点,用简练通俗的语言,制定了‘毛病不过手、一手压一手、下手管上手’的质量检验规程,让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管理理念在每个操作工段得以体现。”

  朱筱平说:“景德镇陶瓷还有一个特点,几十道工序,只要一道工序出了问题,烧出来的陶瓷就是残次品,景德镇自古以来对质量有一种深深的敬畏!我们的豊瑶品牌胭脂红扒花班组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秉承传统工艺、创新发展和精益求精、高端制造的民族工业特色,在弘扬大国工匠精神、不断追求精湛技艺、创造巅峰之作、努力朝百年品牌前行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

  专家点评

  中国计量大学校长宋明顺:

  聆听了各位企业家在质量、技术、品牌、效益等经营质量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受益匪浅。各个企业、班组、个人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各领风骚,各有特色。不论是中国商飞总体布局班组“两透一创一‘布’到位”的质量模式、还是中科院等离子所的“匠心聚合,质量极限”质量管理模式,又或是中电科集团二十九所潘玉华“军工绣娘”等,都深刻生动地展示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创造出了值得推广、可复制的卓越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

  第一位讲述人来自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的‘天堑变通途,四位一体’质量管理模式,是一代代大桥人对质量和创新的坚守和执着,使得这个传承能传承下来。该质量管理模式确保所建造的2600多座大桥安全可靠,足以体现工程质量十分可靠,使我国桥梁建造质量水平世界领先。

  第二位讲述人来自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总体气动部总体布置班组。总体布置班组体现的是精准。我们也期待实现飞行员愿意飞,客户愿意买,我们乘客愿意坐的中国大飞机的梦想。”

  第三位是来自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的“军工秀娘”,体现了精准。二十九所是个高科技所,潘玉华不仅是一个工匠,她还是现代工匠,将现代化的精神和工匠精神结合到一起。她也说过一定要把她的成果通过学标准、做标准、用标准传播的方式,向她的同行、也向全国去推广。

  第四位来自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该所“匠心聚合,质量极限”质量管理模式,驾驭了世界上最难控制的核聚变野马。我们说它是一种无缰野马,是因为它超级难控制,但是我们国家现在控制了。中科院等离子所在这方面成为世界领导者,我们也希望成为真正的实现者。

  最后一位是来自传统工艺陶瓷制造——景德镇澐知味陶瓷文化有限公司胭脂红扒花班组的质量讲述人。胭脂红,不少地方能够看到,但是要把它做成陶瓷是很难的工作,虽然是传统工艺,也体现科技创新精神。这个班组汇报的时候我在现场,介绍的‘毛病不过手,一手压一手,下手管上手’,是他们在长期实践当中摸索出来的具有现代管理气息的管理经验,值得在传统工艺当中去传播、推广。”

  《中国质量报》

  (编者注:原文标题为《讲好质量故事 引领创新发展》)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