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1-06 08:04 | 来源:秦皇岛新闻网 2009-12-21 10:10:00 | 查看:2282次
□秦皇岛日报记者 孙文志 姜涛 摄影报道
7年时间,申学东收养了38名孤儿。他说,我只想为那些面临困境的孩子撑起一把遮风避雨的伞。在他39岁生日这一天,38个孩子用卖矿泉水瓶的钱买来红纸,折成一个大大的“心”。每个孩子都在上面写下了自己的祝福:申爸,生日快乐!
750公里的沉重
申学东和孩子们的缘分始于7年前。2002年,看到《秦皇岛晚报》上关于青龙孤儿马永刚、马永超的报道后,申学东心里始终放不下小哥俩,于是他作出决定,把两个孤儿接到自己的学校,抚养他们长大。
2006年,申学东收养了第3个孩子张智。张智的父亲死于车祸,母亲出走,家里只有80多岁的奶奶拉扯着他。“像张智这样情况的孩子还有不少,我可不可以尽自己所能,多帮助几个?”申学东这样想着。在随后的日子里,他格外留心哪里有家境困难的孤儿,发现后,就收养到自己身边。
2008年,为了帮助更多的孤儿,申学东申请成立了秦皇岛爱心光明孤儿院。现在,申学东已经收养了38个孩子,最大的18岁,最小的8岁。
今年5月,申学东用了3天时间到每个孩子家中去探望。回来后,思绪难平的他写下了《750公里的沉重》:“一路颠簸,一路沉重。我的心情自打进入第一个家庭后,就再也没有平静过,孩子们所处的恶劣环境令我震惊。走出每个孩子的家,我都是流着泪的。这750公里路程坚定了我的决心,孩子们需要我,我做的事值得。”
4年没买过一件新衣服
收养38个孩子,一年的支出接近20万,在很多人眼中,申学东的做法的确有点傻,还有的人说是他是在沽名钓誉。但是,申学东从不去解释,他说自己只想为困境中的孩子撑起一把遮风避雨的伞。
申学东说,为了把省下的钱用到孩子们身上,这几年,自己变得“抠门”了,3年没请朋友吃过饭,4年没买过一件新衣服,甚至开始捡别人的剩衣服穿。让申学东感动的是,家人对他的做法一直非常支持。上个月,申妈妈还来孤儿院捐了款。
“每天都把心思放在孤儿院的孩子身上,已经很长时间没陪儿子玩了。连答应带儿子去看电影,都一年多没有兑现。”提起自己12岁的儿子,申学东有点愧疚。“一张电影票50元,太贵了。看到还有那么多可怜的孩子,省点钱,能多帮就多帮一个。”
38个孩子叫我申爸
“不知从啥时候起,孩子们开始叫我申爸。”申学东说,这个称呼让他心里很温暖。
“从今天起,你有家了,有爸爸了,有人管你了。只要爸爸在,就一定会呵护你们,一定不会放弃你们。”孤儿院每次迎来新成员,申学东都要说这样一段话。教育38个孩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申学东说,自己是又当爸,又当妈,学习、生活上的事都得操心。有的孩子从小缺乏父母的管教,身上有些坏习惯。在班级做错了事,老师就把他这个爸爸拎去。曾经为了一个孩子,他5次给全班同学鞠躬道歉。让申学东高兴的是,这些孩子进步特别快,现在都懂礼貌了,有事互相惦记着,学习成绩进步也很快,12岁的李正旺几乎每学期都能考年级第一。
“每次看到孩子们老远喊着爸爸跑过来,心里感觉很幸福。”申学东说,和孩子共处几年,已经有了很深的亲情,几天不见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申学东办公室的门总是开着的,孩子们可以随便进。一次,看到他不舒服躺在办公室,几个孩子轮番来给他擦脸、揉肩。“当时看着孩子们在身边忙活,心里就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值了。”
一封信和半袋红薯
“我们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可我愿意成为你们的亲人。”今年中秋节,一位女士带着月饼来到孤儿院。不巧的是,孩子们当时不在,这位女士便留下了一封信。读这封信时,申学东流泪了。
申学东告诉记者,经常有一些志愿者来看望孩子们,捐一些钱物;还有的人志愿当起“爱心妈妈”;抚宁二中的杨老师,刚刚退休就来到孤儿院当起了义工;山海关的哈拉小屋蛋糕房不但为孤儿院捐助了体育器材,每个孩子过生日,他们都免费做一个大蛋糕;一些大学生经常来孤儿院给孩子们上课;有3个孩子还得到了爱心市民的一对一资助。对于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申学东心存感激:“这些无私的帮助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动力。我自己的能力毕竟有限,多一些人来帮助,我就能腾出手来帮更多的孩子。”
有一件事让申学东难忘。当得知他要去收养学校的孩子,卢龙徐家山小学的90多名学生每人从家里拿来一个红薯。接孩子时,校长把半袋红薯交到申学东手中。“这是我接到的最珍贵的礼物,它是村里的穷孩子们最朴素的感谢,拿到手里感觉好重好重。这半袋红薯让我知道,我做的事是有价值的,我必须要坚持下去。”
“未来的路也许很难,但我不会忘记自己的承诺,我要为这些孩子,承担起一个爸爸的责任”申学东说。
(责任编辑:曾永红)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