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12-24 00:08 | 来源:南方日报 2009年12月22日08:11 A14版 | 查看:1800次
周信铭教授生前与学生在一起,坐轮椅者为其夫人。李宇红摄
●寄居学校康乐中心●爱与学生英语聊天●被称“慈祥的和尚”
南方日报讯(记者/张胜波通讯员/李宇红) 生前倾其所有捐资助学,不仅将省吃俭用积攒的10万元捐出设立了“周信铭困难学生助学基金”,更将房产捐献给学校。今年11月30日,华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百岁老教授周信铭去世,至今仍令师生们感怀不已。
房产捐学校收益归基金跟亿万富翁行善比,他的精神更加了不起
在华师外语学院,大家都知道,退休教师周信铭捐资助学不遗余力,甚至有些“拼命”。“周老师是个完人!什么事情都看得很淡,只有培养人才最重要”,华师外语系前系主任徐霖贤评价说。
1999年,周老设立了“周信铭困难学生助学基金”,每年资助十几个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跟亿万富翁比,他的精神更加了不起。别人是拿出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助学,他是倾其所有!”徐霖贤当时在全院大会上说。实际上,基金设立之前,外语学院并不同意周老师这样做,“用现在的话说,这是裸捐,我们当时没同意,但是他一再要求!”
2002年,周信铭更是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把自己仅有的房产捐献给华师,用来出卖或者出租,收益汇入“周信铭困难学生助学基金”。外语学院的领导又是一番苦劝,但是周信铭还是固执地捐献了房产,自己搬到华师康乐中心居住。
周信铭一生简朴。去过周老师家的人都见过,家里的摆设跟他大教授的身份完全不相称,连书房放的都是上世纪70年代的学生书桌。作为建国前留美归国的博士,周老师收入不算微薄,但从不讲究吃穿,很少旅游,“中午买了两个盒饭,吃完了一个,另一个就不动,一定要留到晚上吃。”周信铭的学生、外语学院前院长何广铿回忆说。
晚年,周信铭最大的乐趣之一就是跟学生用英语聊天。华师的学生志愿者和受资助学生经常来找周老师聊天,周信铭就格外兴奋,90多岁的年纪,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而且都是英文,他是希望让学生能多一个学习的机会。1998级学生何成志是“周信铭困难学生助学基金”的受益者,毕业时,他将做家教赚的全部剩余都捐给了基金,以表达自己对周老师的感念。
学生们亲切地称呼周信铭是一个“慈祥的和尚”。
拒政府职务甘愿当园丁“到哪里都可以,只要能教书就行”
周信铭于1908年出生于广东新会,青年留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等高校,获得社会学、心理学双博士学位。据徐霖贤回忆,周信铭最早学习的是社会学,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社会;后来又继续读心理学博士,因为感觉“中国社会上很多病其实是心理上的。”由于表现出色,周信铭还拿到了金钥匙奖,这在全美博士毕业生中是一项很高的荣誉,有美国大学生最高奖之称。
胸怀报国理想的周信铭先后在金陵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任教,一生从未担任任何行政职务。当时,广州和番禺的地方政府都有意邀他出山从政,但都被他谢绝。在周信铭眼里,培养人才对社会更加有益。
院系调整期间,他来到南方大学(后来的华南师范大学),又从教育系来到外语系。周信铭没有任何意见,他表示,“到哪里都可以,只要能教书就行!”
上世纪60年代,国内大学教师的外语尤其是口语水平不高,周信铭就组织一帮年轻教师搞了一个“英语沙龙”。他自费买来牛奶、咖啡,老师们都用英语发言和交谈,可以谈教学问题,也可以谈时事问题,这在当时相当时髦。当时有人提醒说,“老周,你要小心啊,不要搞匈牙利的裴多菲俱乐部啊!”周信铭对此一笑了之,这个英语沙龙一直坚持到“文革”结束前。
他喜欢跟年轻人交流。学生曾给了他一个绰号,叫割山猪公。当时“文革”刚刚结束,学校开始复课,他给学生讲英文愚公移山的故事,讲到“cutmountainthrough”,他开玩笑提醒说,是“移山”不是“割山”。
钟爱古典音乐陶冶高尚人格“文革”常听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周信铭一生简朴,舍不得多花半分钱,家里唯一珍贵的就是一台音响。徐霖贤认为,周信铭的高尚人格就是在音乐中陶冶而成的。
他对音乐的痴迷,整个华师都闻名。有人送吃穿的东西给他,他觉得无所谓;如果有人送他一张古典音乐碟片,他就高兴得不得了。德彪西、莫扎特、施特劳斯……这些都是周信铭的最爱。“跟那些发烧友不同,他不是关心设备,而是用心去听,是真的喜欢”,华师负责音响技术的尹鸿涛老师还记得周老师教他听音乐的情况:“闭上眼睛,能够听到喜怒哀乐就可以了,怎么想都行。”
徐霖贤回忆说,“文革”期间,人们常常听到周信铭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周信铭不说什么,但是大家都知道他是在借音乐排解心中的苦闷。
2009年11月30日,周信铭离世,享年102岁。
(责任编辑:孙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