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日前在厦门大学闭幕(图)

发布时间:2018-10-28 21:51 | 来源:人民日报 2018-10-25 18版 | 查看:1327次

敢闯会创  爱拼能赢

  本报记者 丁雅诵

  日前,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无人机、自助售饭机、全息3D智能视频等大学生研发设计的产品亮相会场。图为定制机器人轮椅展示。王东明摄

  核心阅读

  大赛已成为我国覆盖面最大、影响最广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盛会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给广大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课 

  让躺在实验室的科研成果真正产生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

  “去年,我们制造出军用全线控无人车,打破了最高车速、最大吨功率等4项世界纪录。”前不久,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冠军争夺赛现场,北京理工大学“中云智车”项目负责人倪俊介绍。

  “无人车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能否掌握无人驾驶核心技术,关系到我们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迈进。”倪俊引起了评委与观众共鸣,“中云智车”勇夺大赛总冠军。

  4年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从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切实增强了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展现出当代青年勇立时代潮头、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释放出“青年+创新创业”的无穷力量。

  2278所高校的265万大学生、64万个团队参赛

  北京邮电大学的“人工智能影视制作——聚力维度”项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2D影像自动转为3D影像,致力于将影视制作从手工业时代带入人工智能时代。项目负责人赵天奇一边播放3D影像,一边介绍道:“像这样达到院线级水平的3D效果,如果用人工来做,需要100个人花3个月的时间,而我们只需要一个人花一周时间。”

  西安交通大学的“金刚模高端热作模具”项目,通过技术优化,不仅大幅提升了模具产品的使用寿命,还有效避免了模具产品在生产使用中的环境污染。“在山东临沂,这项技术成功让31家企业复工生产,带动3500名工人实现了再就业,预计增加产值近10亿元。”项目负责人虞海亮说。

  在本届大赛中,一大批“高精尖”项目相继涌现,令人惊叹不已。

  “大赛已成为我国覆盖面最大、影响最广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盛会。”厦门大学副校长邓朝晖介绍,今年参赛人数再创新高,有2278所高校的265万名大学生、64万个团队参赛,参赛项目和学生数为上届比赛的1.7倍,实现了区域、学校、学生类型的全覆盖。

  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这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初衷。“自2015年大赛创办以来,高校不仅涌现出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社会效益好的高质量项目,更壮大了一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范海林说:“近5年有265万大学生实现创业,大学毕业生创业率已达3%,青年一代创新创业热情满满,正在奋力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

  此外,本届大赛有近50个国家的670多个项目参加国际赛道比赛,新成立的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还将联合美国职业和就业协会、加中友好基金会、英国启迪等单位举办多项海外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一个全球“双创”交流的平台逐步形成。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对接农户24.9万户

  “我从小在老少边穷的乌蒙山区长大,希望能用自己所学改变家乡面貌。”谈起走上创业之路的原因,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彩云本草”项目负责人赵庆早感触颇深。

  “2015年我回到家乡,说服乡亲们放弃种植传统的土豆玉米,尝试种植中药材,因为中药材种植效益是传统种植的5到6倍。农户们纷纷要求加入合作社,截至目前,我们帮助1000多个国家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脱贫。”赵庆早强调说:“创业的实质性变化发生在去年我们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之后。”

  创业需要温度、需要情怀,大赛中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无疑给广大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课。

  为引导更多青年学生走进革命老区、农村地区,学习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一年来,教育部组织学生在福建古田、江西井冈山、陕西延安、山东沂蒙山、河北西柏坡等地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当地需求对接活动,累计有2238所高校的70万名大学生、14万个创新创业项目参与活动,对接农户24.9万户、企业6109家,签订合作协议4200余项,产生经济效益近40亿元。

  “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推动创新创业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脱贫相结合,这就要求我们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下一步将努力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农村需求的长期对接,主动争取社会企业、投资机构等各方支持,形成政府、企业、社会联动共推的长效机制。

  五强赛中,近2/3项目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背景

  “在‘对标国外’的要求下,不管是碳纤维还是树脂材料等复合材料,我们几乎都要依赖进口。没有基础材料创新,就只能被国外厂家牵着鼻子走。”“科宜高分子”项目负责人、西南石油大学博士邢云亮说,她想到了老师的科研成果——苯并噁嗪,一种全新的热固树脂。“我们团队对苯并噁嗪进行了接续研究,率先实现了苯并噁嗪产业化。”邢云亮介绍。

  如今,站在学校科研成果肩膀上的创业项目越来越多。厦门大学“罗化新材料——全球激光荧光陶瓷的领航者”项目,研发出高光效、长寿命、光谱可调的激光荧光转换材料;浙江大学“邦巍科技——全球高性能结构材料领跑者”项目,通过加入纳米级改性材料与短纤维,解决了混凝土材料脆性易裂的顽疾……“这届大赛明显的特点是,科技成果转化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有机结合在一起。五强争夺赛近60支团队中,有近2/3的项目都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背景,整体提升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质量和水准。”大赛评委、北京新产教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马德富说。

  “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环境,激活高校专利资源,鼓励师生共创,才能让躺在实验室的科研成果真正产生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范海林介绍,本届大赛搭建了项目路演、投融资全天候对接的线上平台,组织了大赛优秀项目线下巡展对接活动,努力推动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社会效益好、具有明显投资价值的优质项目落地转化。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