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12-22 09:21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09-12-02 | 查看:6960次
何春德,永春县玉斗镇云台村人。自己清贫多病,却倾己所有,甚至不惜举债,四处奔波,为村民修路造桥。他“舍小家顾大家”、“艰苦奋斗”的精神感动了乡邻,也感动了市委书记郑道溪。时任泉州市委书记郑道溪批示:“何春德的事迹应予以宣扬。”
1995年,67岁的何春德带着乡亲们仅一个多月时间,没有动用任何现代机械,修通了一条3米多宽、1公里长的土路,给村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捷。
土路的“落后问题”又让村民们感受着种种不便。天气晴朗尘土飞扬还好忍受,但雨天一来厚厚的黏土泥泞不堪,摩托车无法行驶,步行泥水淹到小腿,村里的山林竹海等资源无法产生效益,种果制茶也难以发展。连接云台村的这段路仅一公里,但水泥路造价再怎么节省也要19万元,从1999年3月老何开始了跑资助款的“长征”。从云台村到泉州有130多公里的路程,何春德往返泉州已经二十几趟。2001年年底,争取到了5万元补助款。永春县农办、玉斗镇政府也伸出援手给予部分补助。
投工投料筑路基可省去10万元,补助款合计约6万元,还缺3万元怎么办?村民们实在拿不出钱,何春德首先想到的还是自己。他捐出了政府补助自己没舍得花的全部积蓄1万元,收购废品的四儿子何祥祖被父亲所感动,捐出了几元几元积蓄下来的5000元血汗钱。老何的两个儿子一个为贷款申请人,一个为贷款担保人,贷款1万元。老何和家人的义举感动了乡邻,有的村民拿出微薄的积蓄,所有的劳力都热情高涨地投入义务修路;施工队破例先施工后拿工钱……。很快,一条四五米宽、1公里长的水泥路修起来。
向信用社贷的1万元款,何春德原本想用政府补贴给自己的钱,每年挤出2000元,分5年还清。可是一切并不如愿。2002年,老何先挤数千元还施工队的工程款和贷款利息,再没能力还本金。 2003年、2004年,老何先是眼睛疼痛,后是吐血不止,两场大病花去了7000多元,还贷计划再次落空,还欠下了新债。2005年,老伴生病不断,又耗去几千元,还贷再次成了泡影。 4年过去了,老何非但一分钱没还上,还多了3000多元利息。眼看已经79岁,身体也每况愈下,正在老何为还贷发愁的时候,从《东南早报》获悉情况并深受感动的在沪女商人黄丽萍和《三明日报》记者林梁,专程来到云台村,帮老何到信用社还清了万元贷款。她说:残疾老翁贷款修路值得我们学习。
(责任编辑:吴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