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值得为之付出心血和激情的丛书(做书者说)(图)

发布时间:2018-10-24 11:42 | 来源:人民日报 2018年10月23日 24 版 | 查看:1028次

  到2018年8月,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已经出版了54种56册。从2005年萌生想法提出选题到现在,历时13年。

  13年的水磨功夫,其中的艰难和压力,很难与外人道。

  丛书访谈对象包括中国20世纪第三代科学家(生于1915年左右,当时尚健在的老一辈科学家),之后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包括华裔外籍院士),在某些科学相关岗位上的关键人物,以及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里程碑事件的重要决策者、组织者和参与者。丛书内容几乎涉及中国所有的科学领域,特别是世界领先的领域,也涉及新中国重大的科学决策。

  湖南教育出版社的这套丛书出版以来,在科学界、文化界、出版界和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丛书各册分别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等奖项,以及全国性推荐、国家级、省部级出版基金资助,共计85种次。

  作为丛书策划和编辑实施者之一,我觉得终于可告慰所有被访谈的科学家和科学事业领导人,特别是那些已经离世的老人们;终于可告慰孜孜矻矻13年、常年受严重眼疾困扰、身患小细胞肺癌的主编——著名科学史家樊宏业先生。

  56册的皇皇巨制,是对新中国科学事业的致敬。20世纪,是中华民族从黑暗中觉醒而艰难地走向光明的世纪。当历史走进21世纪的时候,人们理所当然地把过去的世纪当作一个整体加以回顾、梳理和研究。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当时的历史学家的目光,依然按历史的惯性,更多地关注着政治、军事、文艺等方面,却很少关注20世纪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史。

  20世纪90年代末,我在与涂光炽、陈国达、唐敖庆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接触中,了解到近现代中国科学发展中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而当时并没有系统的关于近现代中国科学历史的权威著作问世。基于对20世纪中国科学发展历程的关注,基于对为中国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的敬仰,我心中萌生了要策划一套关于中国著名科学家访谈录的念头,希望以他们个人的科学研究经历,带出20世纪中国科学的发展历程。选题提出后,迅速得到各级出版领导及出版机构的重视,列入原新闻出版总署“十一五”重点出版规划。

  在选题提出和后来的编辑过程中,我经常被科学家们的高尚人格和品德、忘我的科学精神和坦荡广阔的胸怀所感动。生物学家沈尚炯和很多科学家一样,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冲破美国的胁迫和利诱,毅然回国,只因一句话:“祖国需要我。”机车车辆动力学专家、两院院士沈志云在创立“沈氏理论”的日子里,五天五夜在实验室度过,全靠面包、水和信念支撑。地质学家文世宣9次参加青藏高原科考。阴历七月十五日,昆仑山上,夜月当空,科学家诗兴大发:“魂断千里不枉然,身临此境便是仙。”科学家的诗人情怀,一片光风霁月。在从书中,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犹如珍珠一般闪闪发光,常常使我泪湿眼眶。

  用13年时间做这么一套书,究竟值不值得?我在这个过程中经常问自己。出于对丛书难度的估量,对出版周期的考虑,也经常有同行劝我们缩小规模,缩短周期。我思考的结果是:这是一套值得为之付出心血和激情的丛书!它的价值至少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见证历史。丛书选择亲历中国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历史的著名科学家,以及20世纪特别是新中国科学发展重大战略的重要参与者,通过被访谈者的口述实录,见证中国一个世纪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特别是对两弹一星、青蒿素、杂交水稻、胰岛素、电子对撞机、高铁等20世纪中国重大科技科学工程的发展历程的回顾,提供了大量鲜为人知、鲜活丰富的细节史料,使丛书具有特别的意义和价值。

  文化抢救。这些科学家和科学工作者,是一部活着的中国20世纪科学史。多年来,我们的笔触很少深入他们的精神世界。比如当时列入受访者第一批名单的著名科学家贝时璋、钱学森等,当时都年逾九十,多数缠绵病榻。从丛书开始策划至今,已经有10多位著名科学家辞世,成为永远的遗憾。对中国20世纪科学历史和科学文化进行抢救是十分紧迫的工作。

  国际意义。中国20世纪科技发展的历史和科学家,对中国同样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国际科技史界对于他们中的很多人是陌生的,对中国为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所作的贡献认识也极为有限。这使世界当代科技史变得不完整。丛书的出版,将为国际科技史研究提供重要、生动素材,弥补这不可或缺的一章,成为中国当代科技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

  出版对于文明成果和文化传播的作用毋庸多言。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更需要的是对这个职业的敬畏之心。在丛书的组稿、访谈、改稿等方面,丛书编委会从一开始就确定了统一的访谈和编撰标准,并试图在国内率先树立口述史出版物的专业性、规范化标准。在编辑加工环节,鉴于本丛书内容的复杂性和科学专业性,我们制定了详细的编辑规范。要求责编在着手编辑书稿前,要对传主的学科门类,传主的生平和学术地位进行详尽了解,因为只有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研究历史和现状,才能有与专家、作者对话的“话语权”。要求责编对文中提到的学术机构,历史人名,每幅图片的拍摄时间、地点、人物位置都要仔细核实,对书中的资料要谨慎取舍,尽量做到万无一失。我们制定了近乎苛刻的审稿制度并严格执行。初审编辑必须精读稿件至少两遍,校对在常规校稿基础上再增加一个由资深校对把关的校次。复审、终审均要求逐字逐句通读稿件。我作为复审,除了要对书稿的整体质量、内容结构和知识性问题把关外,还要对图片格式、书稿体例等方面把关。为保证丛书的整体性,对每种类型的图片尺寸我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对图片与文字的间距要求更细致到了毫米。对内容的整体把关,严格的编审校制度,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工匠精神,使得丛书成为历次编校检查中的“优等生”。

  现在丛书终于全部完成。我们深信,这套丛书的科学价值、史料价值和认识价值,以及在口述史领域的探索意义,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凸显,并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李小娜  作者为本套丛书的策划者、湖南教育出版社编辑)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