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0-17 16:25 | 来源:人民日报 2018-10-15 16版 | 查看:513次
理性精神、无私奉献精神、自我超越精神
段德智
一个民族理论思维水平的高低、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贡献的大小,很大程度上要看这个民族为人类社会奉献了多少学术精品。打造学术精品,让世界认识“学术中的中国”,是新时代我国学者的使命。推进学术研究、打造学术精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学者要弘扬学术精神。
学术精神首先是一种理性精神。学术研究说到底就是探究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各种真理。对真理的探究无疑应该是一种理性活动,具有理性特质。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必须善于对获得的资料经过认真思考和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成理性认识。没有理性精神,就不可能认识和把握真理。既然如此,学术精神是一种理性精神就是不言而喻的。一个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倘若没有理性精神,是难以打造学术精品、取得学术成就的。这一点已成为学界共识,无需赘言。
学术精神除了是一种理性精神,还应当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一点往往被一些学者所忽略,需要特别强调。学术研究所探究的真理,总是具有一种无上的崇高性和神圣性。真理之所以具有崇高性和神圣性,是因为真理关乎人类社会的福祉。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研究是在为人类社会谋福祉,学术精神是一种造福于人类的精神、一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一个学者要将自己的学术活动不断向前推进,必须具有造福人类的博大胸怀和无私奉献精神。冯友兰先生曾提出人生有四种境界,这就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认为一个人的人生境界不同,他所拥有的世界和人生也就不同。诚然,处于“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的人,也有从事学术研究的动力,也有可能取得一定的学术成就。但是,一个人如果想在学术研究中具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取得重大学术成就,就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努力从“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走向“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回顾学术发展史,在学术研究方面有大作为、大成就的人,往往都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马克思何以在有时连饭都吃不饱的生活困境中,能够坚持下来完成《资本论》的写作?这显然与他在青年时期就树立了为人类牺牲自己的人生信念分不开。1835年,17岁的马克思在他的高中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这样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是马克思在颠沛流离、贫病交加中仍能写出恢弘巨著的强大动力。再看爱因斯坦,他之所以能够在学术研究中取得辉煌成就,登上科学之巅,固然与他的智商密切相关,但更重要的还在于他有造福人类的博大胸怀,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到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他的这句话生动诠释了一位科学家的无私奉献精神。如果一个学者汲汲于名利,心里只装着自己,就难以为社会奉献学术精品。
学术研究是为了追求真理,这就要求学者勇于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直至认识和掌握真理。由此可见,学术精神也是一种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精神。一个学者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是难以一下子认识和掌握真理的,其间难免要经历一些曲折甚至走一些弯路。因此,从事学术研究一定不能自以为是,一定不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绝对化,哪怕是对自己觉得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也要不厌其烦地反复推敲、反复修订,经受时间的检验、实践的检验。只有不断否定自己、超越自己,不断向上攀登,才能打造学术精品。一个学者如果处处自以为是,不忍自己否定自己,不愿自己超越自己,断然拿不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作者为武汉大学教授)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