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委常委、江宁区委书记李世贵——当干部就不能怕担责(图)

发布时间:2018-10-10 12:58 | 来源:人民日报 2018-10-09 06版 | 查看:2590次

  本报记者  申  琳

  李世贵(左)在南京江宁横溪街道一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查看血透室建设情况。 新华社记者 李 响摄

  37岁赴西藏任墨竹工卡县委书记时,李世贵说“缺氧不能缺精神”;44岁任南京六合区区长时,他说“缺钱不能缺干劲”。2015年初夏,54岁的李世贵调任发展基础较好的南京市江宁区委书记,熟悉他的人都说“老李这次可以放松一下了”,李世贵却说:“践行新理念,勇争新高度。”

  今年57岁的李世贵,依然保持着早晨7点多上班,晚上9点后下班的工作节奏。3年下来,江宁区很多干部群众说:“别看李书记年纪大,可比我们年轻人‘拼’多了!”

  新官理旧账,迎着问题走

  2015年到任江宁区委书记不久,一个涉及3万多户居民、时间跨度达20多年的棘手问题摆在了李世贵面前:全区1992年以来的拆迁安置户,强烈要求办理不动产权证,涉及10万多套拆迁安置房。

  年代较久、资料缺失、归属复杂……为历史遗留的拆迁安置房集中补办产权证,无先例可循;这样的敏感问题,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社会矛盾。究竟管不管?

  “管!群众有的要改善居住,有的有资金需求,不办证就不能正常上市交易,我们替群众焦心啊!”李世贵态度很明确,安置房办证的事情,不能搞“击鼓传花”,新官要理旧账。

  在李世贵带头推动下,江宁区委区政府集体决策:为安置房办证。区各有关部门投入人力开展资料搜集、实地调查、矛盾化解等工作,用1年6个月时间,将20多年来的安置房办证问题妥善解决。3万多拆迁安置户领取了不动产权证,10万多套安置房终于有了“合法身份”。

  居民密集办证时,区不动产登记中心的打印机都用坏了好几台。“有了证,心里踏实!”秣陵街道杨村拆迁安置居民虞安牛喜笑颜开。

  江宁区医院,在李世贵到任前已易址新建,原址准备以5亿元价格出售给一家企业。医院新址离主城区远了,许多居民感觉看病不方便,就纷纷呼吁保留老医院,问题反映到李世贵这里。不卖,合同早签了,5亿元又是一笔不小收入;卖,老城的许多居民看病就要多跑路。李世贵经过调研,发现有近20万居民有到老医院就诊的需求,于是他同班子成员会商,紧急叫停了原定出售医院旧址的工作。

  “对历史遗留问题,要‘历史看待,积极解决’,否则就是雨天背稻草,越背越沉。”李世贵说,一些问题过去没有解决可能是因为不具备条件,“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干部决不能因为怕担责、担风险而绕着问题走!”

  改在民忧处,真心为群众

  江宁区市民中心,是面向市民和企业办事的政务服务中心,与许多地方的政务服务窗口“朝九晚五”开放时间不同,这里的民生服务窗口不仅早上提前至8点上班,下午还延后到7点才下班,而且,中午和周六也能办理。

  2016年下半年,李世贵到政务中心调研,大厅里挤满了前来办事的市民,“看着实在是揪心啊,不少人上午9点一开门就来等,一直到中午下班事还没办,无奈回家吃过午饭再继续过来排队。”李世贵当时给政务中心负责人建议,“能不能中午为办事群众提供一份盒饭,免去他们来回奔波之苦?”

  政务中心免费管盒饭,这让江宁区居民感到暖心不少,可是排队时间还是很长、办事还是不便。李世贵和班子成员在政务中心调研时明确提出“延时服务”的改革要求:早上早点开、中午不休息、晚上延点时、周六正常办。

  “对待群众,你要真好,而不是讨好。”李世贵深有感触。讨好,是更多注重形式上的东西,而真好,则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好。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李世贵到江宁工作后,密切关注着改革呼声高的领域,积极推动江宁区“放管服”改革走在南京、江苏甚至全国前列。上汽大通一个总投资60亿元的项目,在江宁审批周期只用了20个工作日,从项目签约到开工节省了100多天。

  江宁区探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预审代办”,企业在等待土地手续办理的同时,可以对设计方案、施工图等一系列需要技术性审查的环节提前介入,区行政审批局的代办员全程跟进、上门代办。这样,以前审批制度下企业在经历土地审批后,再审图、再反复修改的漫长过程,在江宁区“预审代办”制下将大大缩短。一般50天、最快20天可完成全部审批流程,提速75%以上。

  3年来,江宁区累计纳入预审代办制的项目共148个,总投资1370多亿元。

  李世贵介绍,目前江宁承担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等6项国家级改革试点、20项省市级改革试点任务。作为南京市的集成改革试点区,江宁区已全面启动八大类30条126项改革任务。

  集中抓项目,发展争高度

  2017年,江宁区地区生产总值1935.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6.5亿元,名列江苏县区前茅,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科技创新学深圳南山,实体经济赶江苏昆山,高质量发展超浙江萧山”,李世贵介绍,江宁决不能小富即安,必须树立学习赶超的目标。按照南京市委对标找差部署,“三山”就是摆在江宁面前的榜样。

  江宁区委大院背后,是一座草木葱茏的小山,名叫东山,据说是东晋谢安“东山再起”的地方。东山对标“三山”,李世贵和江宁干部群众鼓足了干劲要“争高度”。

  南京高校云集,其中东南大学等26所高校的新校区都在江宁区,江宁积极把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驱动优势。近几年,江宁区引进新型研发机构55家,占南京的27%;申报高新技术企业605家,占南京的25%。

  优质项目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李世贵上任之后集中精力抓一批大项目:格力产业园、中兴通讯、长安新能源汽车、LG化学电池……这些高端制造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总投资额近3000亿元。

  “区委书记带头抓项目,一是要抓好营商环境,二是要抓好优质项目,江宁这3年的大项目我几乎都参与其中。”李世贵介绍,只有抢占产业制高点,才能使江宁在若干年内保持长足发展势头。

  这几年,虽然大项目建设风生水起,李世贵依然保持着清醒:“大项目尤其要体现集约发展,江宁面积虽然比较大,但我们仍须严守土地开发利用的红线。”既要不破红线,又要发展的空间。李世贵下大力气抓低效用地的盘活利用,“一块一块去攻破”:格力一个项目建在已倒闭的原南京起重机械厂,晶能新能源汽车则盘活了滨江一家破产企业的300亩闲置土地……3年间,江宁区盘活低效用地1万亩,还有2.8万亩低效用地盘活利用工作也在有序推进。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