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自然节律而立 孕人文精神而丰 李汉秋:月亮勾起的人伦情思(2图)

发布时间:2018-09-25 15:40 |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5年9月25日 第5版 | 查看:1028次

李汉秋教授在中央电视台为观众解读中国传统文化。

人物简介:

李汉秋,著名人文科学学者、教授,因在社会科学方面有突出贡献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等长期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和教学。中国《儒林外史》学会会长,中国关汉卿研究会副会长。第七届至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致力于推进道德建设和建设中华节日体系。2004年起,以全国政协提案建议: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放假。近日出版《传统节日的奥妙》一书。

编者按: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将至,本刊邀请著名人文学家李汉秋教授以中秋为例,为我们讲述中华传统节日体系“循天时重人伦”的优长,以及传统佳节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与当代意义。

现在明确写进中央文件的,有七大传统节日:春节(中华年),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我们已经复建起中华传统节日体系的大框架,从而复现了这个体系的优长和特色:

以天时地气为凭依、与生命节律相呼应,以人伦精神为灵魂。

一句话:循天时重人伦。

壹 循天时而立节

中国传统节日是在天人合一的主导观念中氤氲化育成的。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类是大自然所化生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几十万年的阴阳转化化育人类,人身上有着大自然的密码,人类和自然界有统一性。《易传》就提出:人要与自然的“四时合其序”,要相互适应,相互协调。中国传统节日基本上是按天人和谐的精神设立,按时令顺序相继排列的,与大自然的节律相适应,展现出一年生活中各个阶段的涵义,有如生命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是连通自然节律与人生节律的“节点”。这种理念明显地体现在传统节日体系中:自然时间(节气时间)的过程与人文时间的意识有机结合,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的节律和谐共振。

重视个体生命与自然节气和谐,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传统节日体系是传统社会人们生活的统一时间体系,既按照自然的时序,又与生命时序、人生的自然阶段相呼应。我们可以透过传统节日的内涵,阐述其与个人生命中每一特定成长阶段的相关性。通过对这种关联性的诠释,不仅教会我们懂得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且能唤起我们对生命本身的体悟,掌握自然的节奏与律动,主动安排自己生命的途程,从而做好自己生命的主人,发挥好自己生命的价值。

我们把天人合一在一年四季的特征概括为:春生、夏长、秋收、冬成。这也恰可比拟为个体生命一生的途程。

随着文明的发展,人们对月亮神秘敬畏的心理减淡,欣赏的态度逐步加强。在欣赏中人们发现“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正在秋季三个月的正中间,从天文学上说秋分时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到赤道上,一天的昼与夜等长,古时祭月是在秋分。但秋分多不是满月时,而农历八月十五是最接近秋分点的一个满月之日,且秋高气爽,天清云淡, 夜空如洗,月亮又大又圆又亮,于是中秋节就选择了八月十五。

加上这时正是秋收季节,秋收是一年劳动的成果,是来年生活的凭靠。面对五谷丰登,瓜果满枝满架,真是,中天一轮月,秋野万里香,人的心情最好,“十二度圆皆好看,最团圆夜是中秋”。到唐代中秋节就正式形成了。中秋赏圆月逐渐成为全民族的习俗。近年,唐朝都城西安连年举办“祭月大典”,按照盛唐时期的祭月仪式进行,上香祭月后还有湖面赏月、巨型月饼分尝、荷灯祈福、大型歌舞《嫦娥奔月》表演等,让人感受中秋华典的传统韵味、华夏文明的魅力和风采。

中国人亲近大自然,喜欢登高临水,合称登临,引起了诸多思绪,诗情,出了很多好诗。赏月亦然,登高人近月,临水月近人。相较而言,重阳节多登高,中秋赏月多临水。古人认为“月之精生水”(《抱朴子》),水月关系至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海上生明月”,“千江有水千江月”。江清月近人,月亮在水面上,好像用手可以捞到,传说李白不就是捞月而溺水吗?赏月胜景也多水边。比如西湖的平湖秋月、三潭印月。北京的卢沟桥头有乾隆的御碑“卢沟晓月”。前些年卢沟桥下水干涸了,现在已恢复了卢沟晓月的胜景。

中国人把赏月跟欣赏大自然的山水之兴连接在一块了,倘佯于山水和清风明月之间,这是亲近自然,调节身心,陶冶人生,与自然相通相融的很好的文化传统。“惜花春起早,爱月夜眠迟。”因为爱惜花,春天起得特别早,要欣赏姹紫嫣红;因为爱月,夜里睡得很迟,依恋着碧空皓月。这是中国人对大自然的亲近,中国人的休闲。现在旅游业兴,把传统的山水之好跟赏月的雅兴结合起来,可以开展赏月专线游,可以评比赏月胜景(2014年就评选了十大赏月胜景),这是中秋非常好的活动。在传统节日中,中秋节是饶有诗意的佳节。

中国人很早就观察到月亮、太阴往往是以7和7的倍数作为一个周期的。潮汐是跟着月亮涨落的,“海上明月共潮生”,据说从正常中线的位置涨到最高的位置是7天,从中线的位置落到最低潮的位置又是7天。这是太阴的周期。太阴相对地上的人是女性,女为阴,妇女有一些生理现象也是以7和7的倍数作为周期的。月亮跟女性的关系非常密切,不是阳刚的美而是阴柔的美,被亲切地称为月姊、月姑、月娘。

跟西方狂欢节的格调不同,中秋节的格调不是狂放火爆的,而是恬静清雅的,抒情的。传说唐明皇游月宫,见城楼门匾上写着“广寒清虚之府”,称月宫为“广寒宫”,京剧《贵妃醉酒》里,杨贵妃自比广寒宫的嫦娥,称月亮是“冰轮”、“玉兔”。你瞧,呈现的多是“寒”、“冰”、“玉”、“清”这样的意境,我们要找回并学会欣赏中秋节这种美。2014年中秋,中央电视台举办融汇诗、书、画、乐的“赏月雅集”,表现出这种努力。

贰 以人伦精神为灵魂

在精神文化层,西方文化重宗教,中华文化重人伦。在中国没有国人普遍信仰的宗教,而有国人普遍崇尚的伦理道德。西方提到信仰,首推宗教信仰;儒家提到信仰,首重人伦道德。最明显的物态表现如:西方传统的村镇设教堂,我国传统的村镇有祠堂。祠堂记录着血缘传承、伦理次序,是伦理文化的载体,尤其在我国南方非常发达,至今很多年轻人成婚要进一下祠堂。

华人把祖传姓氏放在个人名字之前,而不像欧美那样把自己名字放在最前头,这也是华人文化心理结构的一种反映。

在文化系统中,伦理道德是对社会生活秩序和个体生命秩序的深层设计。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伦理道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优长,也是中华传统节日的灵魂。

重宗教的西方文化借重宗教、教会、教堂、宗教节日来培育道德意识;重人伦的中华文化则依托家庭、家教、家风、祠堂、人伦节日来培育道德伦理。

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家思想,是入世的,它总是把人们对彼岸世界的祈求,引导到对此岸世界的经营。把对“天国”、“冥界”的期待,引向现实人生,营造个体生命在此岸历史中的真实价值。早在《左传》就提出人生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物质生命有限而无法久存,精神生命却无限而可以久传。死后传留物质,易腐;不如传留精神,恒久。屈原辞赋昭日月,楚王台榭空墟丘。生命之火如何延续?我们的祖先讲究“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什么样的人生精神能够留芳千古永垂不朽? 千古不朽的载体是什么? 呼应“三不朽”,文天祥的回答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人生价值取向,回答了“三不朽”的具体载体。“汗青”就是史册,怎么使精神不朽,怎么传下去?靠历史这个载体使自己的精神传下去。青史流芳就是对人生价值的最大肯定。这种传统成为中华民族对生命的终极关怀,成为优良的生命观、生命信仰、生命追求。这种精神追求就是信仰,它把现实与历史、眼下与久远、物质与精神、此岸与彼岸,统一起来。

华人的人生价值观之一是光宗耀祖,至少不辱没祖宗,不做对不起祖先的事。连祖宗都忘了,叫“数典忘祖”,这是不齿于人的。自觉地把个体生命置于种族的生命长链之中,融入历史之中,对上不辱祖先,对下传承家风祖德,个体生命在历史长链中找到位置、精神找到安顿。这种意识代代相传,不断强化,积淀成伦理型的中华文化,形成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民族信仰。

古代没有发达的新闻舆论载体和传播手段,史书成为社会公论的载体和传播媒体。孟子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滕文公下》),史官成为社会公论的主持人、公义的维护者。《左传》记载:春秋时期,齐国权臣崔杼设计杀死齐庄公,自封为相国,他怕史官记下自己的弑君罪名,特地要史官写下庄公是病死的。而太史伯却秉笔直书崔杼弑君。崔杼大怒挥剑杀了太史伯,按当时史官由家族世袭的惯例,招其二弟太史仲来写。面对死亡的威胁,太史仲仍然秉笔直书。崔杼怒不可遏,又拔剑杀死太史仲,招他俩的三弟太史叔来写。太史叔视死如归平静地说道,秉笔直书是史家的天职,与其失职,不如就义。崔杼再次怒杀之,令其四弟太史季来写。太史季很快写好,崔杼拿起一看,依旧是他弑君之罪。他的暴力权威压服不了史官的正义。“秉笔直书”的史官和史书,连国君、大臣也害怕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显现了以《春秋》为传统的史书,能起到激浊扬清、弘扬道统的作用。可惜这种文化传统随着传统文化之被人疏远而疏远,其戒惧作用也随之消减,有的人,本有条件留芳,却因贪小利而失大节,图眼前而误千秋,留下历史秽名,甚至遗臭多年。

我们可以重振优良传统,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优越条件,发展我们祖先创造的史乘文化系列:大者有国家的正史,中者有府、州、县各级的地方志书,小者到了社会的细胞家庭,有族谱、家谱, 还有个人传记、行状、墓志,都记录人的懿行嘉言,留名传后。一般人进不了国史、方志,也可以在自己家族文化中留下道德精神,积淀成家风祖德,与血统一起传留后代子子孙孙,绵延不断。中华传统节日阖家团聚、缅怀祖宗,就是传递和延伸精神生命的好载体。西方的教堂每个礼拜日都在传扬宗教精神;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果做好了,每个节日都可以传扬人伦精神。中秋节就是其中一个非常好的契机。

叁 注入社会伦理的内涵

中华民族出于自己特有的文化心理,赋予中秋节浓重的人伦情思,寄托着团圆的心理祈愿。

中华文化是伦理型的文化,源于大自然节律的节日,人们总要充实进社会伦理的内涵。八月中秋的月亮是圆的,中华民族非常重视“圆”,两千多年前的墨子就在世界上第一个给出“圆”的定义:“圆,一中同长也。”(《墨经》)。这个“圆”对于中国人可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几何图形,而是积淀着许多人文意蕴。在古代中国人的想象里,天是圆的,圆是完整的,周全的,没有缺欠,所以叫圆满。圆满就是十分完整、完善、完备。天是完整无缺的,天不能漏,不能破,如果有一块缺口,女娲就要去补天。在中国人的深层观念里,圆,合,和,是内在地相通相融的,属于同一个文化心理结构。圆则合,合则圆;圆则和,和则圆。圆满是合一和谐的。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月亮圆满的时候也希望人间圆满。圆满体现在人间,首先就是团圆,“月满人圆”。中秋节,天上月圆,地上人圆,花好月圆人团圆。团圆是天伦之圆,夫妻团圆、亲人团圆,骨肉情深,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安享天伦之乐,这在中国人的幸福指数中占有重要位置。团圆是生活的一种愿景,愿意看到的生活状态。团圆成为中华儿女追求的生命情调、生命境界。这是中华民族历久以来养成的民族心理,这种文化心理是华人的心理特征之一。我们问很多外国朋友,他们望月的时候,有没有像华人这样想到团圆,想到故乡、亲朋?他们很少有。西方人见圆月有的会想起“狼人”、“吸血鬼”的传说故事。这就是民族的文化心理有差异。我们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我们中华民族对月亮历久以来有这么多的文化积淀,我们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积淀,形成文化心理,我们看到月亮,就会想到家庭,想到故乡,想到亲友。中华的月亮文化注满了浓浓的人伦情义。

古时没有通讯卫星、信息卫星,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中天的皓月就可以起到中介卫星的作用,就可以引发感应、传情递意,心有明月一点通,不仅可以引发不同地域上的横向感通,而且可以引发不同时间上的纵向感通。从纵向的时间维度看,月亮纵览古今,穿越时光通道,可以勾起往昔的回忆、故乡的回忆。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妇孺皆能背诵,中国人从孩提时,就不仅看到月亮,而且就把歌颂月亮的诗、月亮的故事、连带对月亮的感情,在心里栽种得很深很深。明月、故乡都栽在心田里了,一辈子都忘不了。月光是轻柔的,好像一只温柔的手,牵引着中国的儿童,让他跟着嫦娥姑姑一起游月宫。月亮是朦胧的,这种朦胧美的意境,伴随着中国的儿童,度过如梦如幻的快乐童年,涵养着中华民族的月亮情结。所以长大成人后,仍觉得“月是故乡明”,把月亮跟故乡,跟亲情、乡情、友情、爱情联结起来。从横向的空间维度看,月光普照大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一轮明月升起来了,天涯共此时,中华儿女即便远在他乡异域、分散在天涯海角,面对共同的皓月,都会怦然心动,都会产生心灵感应,产生心理的共振共鸣,形成心理凝聚,“千里共婵娟”。这是文化积淀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这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深层心理元素。这样的天涯“共”此时,是一种文化的“共”认同,民族的“共”认同,只有有中华文化底蕴的、有中华文化心理的中华儿女,才有这种“共”,在千里之外,面对共同的一轮明月,共婵娟,共同思念故乡、故人,共同对月亮倾诉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思念之情,这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心态。这种文化心态越是远在他乡异国表现得越明显。

中国人面对中秋皓月,仿佛面对可以倾诉衷肠的神秘密友,任何隐秘的心理诉求和期盼,都可以向她倾吐,托她传递(“明月千里寄相思”),请她代表(“月亮代表我的心”),希望得到她的护佑。中秋节是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中秋月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挚友。2014年中央电视台中秋十小时直播《万家邀明月一起过中秋》特别节目,就以“思乡”、“念家”、“传家”为主线,并进行“全家福”行动。互联网上推出“中秋月亮直播活动”,在线即可观看北京、台北、乌鲁木齐、拉萨、上海、深圳两岸六地为代表的家乡月升空美景,吸引了数十万网友的在线关注。

中华民族的这种团圆意识是很宝贵的。团圆是一种群体意识,中国的伦理很讲究群体,整体性,对整体的义务。你看团圆,如果意识中只是自己一个人,一个个体我在这里自圆自足,有什么团圆不团圆呢?团圆不是一个人,团圆是有个群体,是我跟我的亲人,我的家庭,我的朋友,我周围的人团圆。这种群体意识,造成了中国人的一种整体感、集体的观念,一种人伦的责任感。

中秋节的主题是人月双圆,所以叫团圆节。我们向来讲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团圆扩大到全民族的团圆,这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精神元素。我们讲“国家”,家国一体,国是扩大了的家。国家的团圆就叫金瓯无缺,金瓯是圆的,没有缺欠,代表领土完整统一。团圆,成了这种家国观念生成的心理元素,爱家爱国的家国情怀的深层心理结构。这种深层心理结构是民族凝聚力的一种结构形态,是民族凝聚力的深层的心理依据,也是我们今天努力圆中国梦的一种精神资源。在我们中华儿女的心理深层,总觉得我们的国家需要各民族大团结,领土完整,国家统一,这才是团圆,这才是圆满。这种大团圆心态,是我们民族的性格,民族的心理特点。连我们的戏剧,我们的文学作品,都喜欢大团圆的结局。不能把大团圆的心理状态当作落后的、保守的意识,当作一种劣根性来批判。当然,我们肯定团圆的心理元素和结构,并非肯定一切勉强以团圆作结的作品。牵强的、落套的大团圆作品,那是它们自己创作的缺点,不能归咎于团圆意识。我们要积极地引导好、发挥好团圆心理结构的正能量,使之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资源,从而通过中秋节庆促进家庭幸福、社会和谐、民族凝聚、国家统一。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