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专心专注的能力

发布时间:2018-09-07 09:22 | 来源:人民日报 2018-09-04 19版 | 查看:412次

  黄秋霞

  曾经看到一个景区小店的经营者设置这样的游戏:15分钟内,若能在白纸上连续无误地从1写到500,就能赢得丰厚奖品,否则就需支付游戏费用。挑战看似简单无奇,参与游戏的年轻人也一波接一波,但实际上成功者却是凤毛麟角,“数字太多,烦躁写不下去了”“一看手机注意力就分散了,很容易出错”……

  缺乏专注力,似乎是当下不少年轻人都有的“苦恼”。有的人翻开书本,才翻读几页就掷到一边;立志健身,锻炼几日便打退堂鼓;制定了诸多计划,却总是拖延症缠身。而移动互联时代,更是容易让人沉溺于眼花缭乱的碎片化信息之中,瓦解年轻人的专注力与意志力。

  在当下,专注力无疑是稀缺的品质。保持专注力,需要一颗坚定的内心,需要面对外界纷扰保持定力。专注者往往能在生活中处处管好内心,淬炼平和的心性,不被躁气吞噬。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求学期间,常拿着书到离第一师范不远的一个叫南门的地方,在嘈杂喧闹的大街边看书,以此作为考验,培养自己随时随地都能专心专注的能力。这种“闹中取静”的定力,无疑有助于我们拓宽洞察之视野,涵养“每临大事有静气”品质。

  古人云,“守少则固,力专则强。”专注不是局限住视野,其本质是剪掉那些不必要的“枝丫”,从而用志不分。人的精力十分有限,以清醒的头脑进行价值选择和取舍尤为重要,沉潜下来与有益之事“长相厮守”,方能做出不平凡的成绩。78岁的刘先林院士选择坚守最纯粹的科学精神,即使在高铁上也笔耕不辍,校对完善资料,用实际行动把“艰苦奋斗、不怕苦累、敢于创新的精神传递给年轻人”;黄大年教授放弃国外优越条件选择回到祖国,致力于深地资源探测,在7年间昼夜钻研,攻克难题,带领400多名科学家的团队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像刘先林、黄大年一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志向高远,撇开焦虑和诱惑的杂音,守住宁静,专一于为国家强大奋斗不息,贡献所能,终让一切浮华黯然失色,成为独好风景。

  专注的养成也需要时间的沉淀。完善细微过程,不被焦虑捆绑手脚,才能将问题迎刃而解,才能以强劲持续的竞争力,在珍贵时光中积累出与众不同。如今,越来越多的“匠心”为人知晓:北京APEC峰会上,百万次錾刻敲击雕出的纯银丝巾果盘惊艳世界,古老工艺散发出光芒;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修复师,用专注耐力和精湛技法,重现了古老神奇。正是匠师们不走捷径,对细节进行一丝不苟的打磨锻造,日复一日的坚持,年复一年的专注,才让日常的点滴积累飞跃,完美绽放。

  “人若愿意,何不以悠悠之生,立一技之长,而贞静自守。”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这句话,或许可以作为那些需要培养专注力的年轻人的座右铭。而作为开始,也许仅仅需要这些年轻人放下手机,从读完一本书、完成一个计划做起。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