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应淡化以发表论文作为标准

发布时间:2018-08-20 12:22 | 来源:新京报 2018-08-20 A02版 | 查看:597次

  观察家

  如果一开始就满足于在低水平的期刊上发表低水平的论文凑数,有碍于考生科学精神的养成与研究态度的端正,对其未来发展贻害无穷。

  近日,一篇《九省市高中名校学生论文涉嫌造假》引起舆论哗然。作者称其查阅了高考自主招生录取名额较多的高中名校学生所发表的论文,发现多篇涉嫌抄袭的论文,其中还有学生借助论文进入了高校大门。而这样的现象在杭州、郑州和成都等九地多所知名高中存在。

  在这个“造假现象”中,其实可能存在不当署名的情况。如果署名作者没有参与研究与写作,就不应该署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各类考生家长急功近利,为了走捷径而在自己发表的成果中将署名“赠送”给考生者有之,请朋友在其作品中为孩子“挂名”者亦有之。但他们一般并不知道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违背了科研成果发表的基本规范:只有真正参与研究的人才能获得署名权、享受相应的荣誉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首先,自主招生将发表论文作为评价指标本身不合常理。常识表明,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专业训练是很难熟练地掌握研究方法的,更难以独立地开展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从发展阶段上讲,绝大多数高中生还远未达到独立从事科研和发表论文的程度,只有极少数特别优秀者才可能独立研究并发表论文。从曝光的期刊来看,似乎没有高水平或有影响力的,这其实也表明这些考生也知道,自己充其量只能写低水平的论文。

  问题是,如果一开始就满足于在低水平期刊上发表低水平的论文凑数,有碍于考生科学精神的养成与研究态度的端正,对其未来发展贻害无穷。正是这种不切实际的指标,诱使部分考生与家长采取了不诚信的行为。

  其次,以牟利为目的的负面利益链的存在。除了传统的地下枪手公司、一些期刊为收取版面费而对可能存在抄袭问题的学生论文放水之外,值得关注的是,由大量的期刊与学位论文数据的泄露而滋生了一些新型的批量化论文拆分“洗稿”公司。一些复印社和期刊泄露出的论文数据经过倒卖而成为制作各类论文作坊的原材料,规避连续重复字数、打论文发表时间与上网时间的时间差等妙招都已得到娴熟的运用。

  最后,文化上缺乏对原创和知识产权的尊重,在教育方面,学生从开始写作文时就热衷于背范文,更有小学生从一开始写作文就由家长口述自己记录的情况。这一方面在潜意识里形成了“别人的文字就是我的文字”的错误意识;另一方面,从小没有养成独立思考和研究写作的习惯。

  就此而言,要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自主招生应淡化以发表论文作为标准,即便要引入论文指标,也应提高对论文质量和水准的要求,并且对成果的真实性与创新性以及科研能力做出进一步的严格甄别,如可以要求学校和考生提供研究过程、实验记录等具有说服力的材料。同时,加强相关期刊的科研诚信管理,从发表这一最终环节阻断相关负面利益链与地下产业链。

  此外,尊重原创、知识产权的意识与科研诚信教育要从中小学生抓起,特别是在创新大赛、科技论文大赛等竞赛中要设法通过一定的规范倒逼家长和老师避免越俎代庖,让代写、代做研究、赠送署名等不端行为难于实施。

  段伟文(学者)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