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7-22 21:01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4年10月 | 查看:1775次
人物故事:
田守诚,男,盘山县海洋与渔业局原局长。1931年2月生,1948年8月参加工作,195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共青团盘山县机关党总支书记,县委秘书,县农委、计委副主任,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县海洋与渔业局局长等职务。1993年离休。多年来,他以雷锋同志为榜样,始终耕耘在河蟹养殖第一线,为广大群众共同致富贡献聪明才智。2013年荣获辽宁省第五届道德模范。
一、坚守信念、淡泊名利,蜡炬成灰泪始干
作为基层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田守诚同志,58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牢记宗旨,淡泊名利,严格要求自己,为民倾情奉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欲为人民兴利业,肯将衰朽惜残年。”这不仅是他人生的座右铭,更是他矢志不渝的人生追求。他常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名组织培养起来的党员干部。要懂得感恩,要对得起组织,对得起群众。我一生中最大的夙愿,就是让更多的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正是在这样坚定信念的支撑下,正是珍惜共产党员这一光荣称号,田守诚同志无论是在职期间,还是离休后,心中始终装着群众,尽心竭力为群众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
1998年,他主动与12户贫困户结成了帮扶对子,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得胜镇坝东村村民张书贵,生活十分贫困。田守诚看在眼中,急在心里。他找到张书贵说:“书贵,我有些话你别不爱听,你不干点啥,光种那点地,那不行啊!”张书贵嗫嚅着说:“我也想干点啥,可是我没有本钱,能干啥呀。”田守诚说:“干别的我也不在行,可是养螃蟹我懂,你也养点螃蟹吧,我保证你能赚钱。你别怕,我提供蟹苗,赚了是你的,赔了是我的。”看到张书贵犹豫不决的表情,田守诚微笑着拍着他的肩膀说:“书贵啊,我知道你心里想啥,不就是差钱吗。别的我没有,蟹苗我不缺,你放心,你想养多少螃蟹,我就给你多少蟹苗。”
尽管当时的蟹苗很紧俏,价格也高,但是田守诚依然无偿赊给张书贵40斤蟹苗,并像管理自家蟹田一样悉心照料。秋后,张书贵养的螃蟹获得了丰收,纯收入2万多元,一举摆脱了困境。这些年,田守诚帮助过的农民何止张书贵一个人,胡家镇的孙世国、陈家镇的邵广礼等17户农民,都是这样与田守诚结下了非同寻常的情谊。
2010年,田守诚协调资金5万元,在胡家镇的二夹河内无偿投放扣蟹200斤、蟹苗200斤,秋后任人捕捞,当年产生社会效益600万元。在投放期间,田守诚的胆囊炎复发了,可他却紧咬牙关,直到最后一批蟹苗投放完毕,便晕倒在投放现场。2011年,他又协调资金25万元在胡家镇、坝墙子镇、古城子镇、沙岭镇和得胜镇的多条河流内投放蟹苗600斤、扣蟹1300斤,产生社会效益3000多万元。
“我都过了古稀之年了,不求官、不求财、不求名,我就求个心安。跟老百姓在一起我心里就踏实,看见老百姓都挣钱了,我就高兴。”田守诚话是这样说的,事更是这样做的。他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百姓的尊敬和信赖。
二、潜心钻研、躬身实践,开辟富民新天地
1984年,搞河蟹人工育苗,机遇与风险并存,成功与失败相伴。对于一个刚刚组建的盘山县水产局,并担任局长的田守城来说,既是严峻的现实挑战,更是开辟富民新天地的难得契机。为让生活在盘锦的农民实现水中捞取“黄金”的梦想,为了开辟河蟹人工养殖这条富民之路,他毅然率领局班子成员冲到了人工育苗第一线,群策群力攻克人工育苗这道“关”。
要想河蟹人工养殖,必须解决人工育苗的问题。可是当时北方尚无成型的技术可以参照应用,他就带着局里一班人展开了技术攻关。
小道子,距离盘山县城100多华里。位于海边的一处大芦苇荡内,方圆几十里没有人烟。但是,由于那里近海,并且具有符合河蟹生长所需的自然条件,田守诚亲自拍板选定了这里作为河蟹人工育苗的实验基地。
为了把有限的一点资金全部用在实验上,几个极为简易的小草棚,就是田守诚等基地实验人员的住所。夏天,天气湿热,芦苇荡密不透风,实验人员的被褥常常可以拧出水来。野地蚊虫多,个头大、毒性强,一不小心被蚊子叮咬,就会引起皮肤溃烂。冬天,房子四面透风,大棉袄、大棉裤外加军大衣仍然挡不住刺骨的寒风,他们的手冻的肿胀,像开花的馒头。赶上大雪天,仅有的一条小土路就会被雪封上,内外隔绝,饮水、食物得不到保障,常常一饿就是几天。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田守诚带领技术人员每天还要工作十五六个小时。
在实验的关键时期,为提高幼苗的成活率,田守诚和工作人员每天早上四点钟起来工作,一直干到后半夜,饿了就啃啃馒头,困了就在育苗池边打个盹。为了运送河蟹后期孵化需要的淡水,他们需要驱车到三十华里以外去拉。遭遇天降大雨,道路泥泞,汽车行动不了,幼苗又急需淡水,他们就把人吃的淡水全部倒进河蟹育苗池,然后连续两天没喝上一口淡水。一次田守诚连续工作了三天,最后晕倒在试验田里。大家把他唤醒后,因为是实验的关键时期,他还坚持继续干,谁也劝不住。在场的那些人,没有一个不感动的。大家也都豁出去了,没有一个叫苦叫累的,大家都玩命似的干,没有一个孬种。
就是在这样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人工蟹苗孵化实验取得了成功。经省市专家组评定,该项技术属于北方首创,填补了辽宁省该项技术的空白,获得了省科研技术进步三等奖。
人工蟹苗孵化成功啦!它犹如一柄火炬,点燃了群众致富的希望!
人工蟹苗孵化成功并没有停止田守诚继续探索的脚步,他立即把目光聚焦到稻田养殖实践上。1984年,在盘锦人工养殖河蟹属于新鲜事物,百姓不敢轻易尝试。怎么办?
“只要百姓认可了,能尝到养蟹的甜头,把河蟹养殖发展起来,我们损失一些没什么,吃点苦、受点累更没什么。”
田守诚果断决定,无偿赠送蟹苗,无偿提供技术服务,全程参与管理和服务。
他和局里的同志们分头找农民作工作,最终说服了30家农户养殖河蟹。田守诚把捕捞的1000斤蟹苗分给农户,每天他都要到养殖户的地里去转一转,看一看,时刻掌握河蟹的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他还精心制作了一张河蟹养殖户养殖情况跟踪调查表。每一个养殖户的养殖过程、河蟹个体大小、病虫害的防治都记录的清清楚楚。半年的时间匆匆而过,到了收获成蟹的时候,每一户养殖户都获得了不小的收益,平均亩增加收入260多元。
稻田养蟹成功啦!从此,群众养蟹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稻田养蟹的面积迅速扩展,盘锦成为全国闻名的“蟹都”。田守诚——“盘锦河蟹养殖第一人”声名远播!
三、不辱使命、心系群众,“盘山模式”富万家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把盘山河蟹发展起来,这是老百姓一条最好的致富之路。”
田守诚开启了稻田养蟹“盘山模式”的新征程。
地处辽河下梢的盘锦水资源丰富,一望无际的苇海稻田是河蟹天然的栖息地,发展河蟹生产,实现一水多用,一地多收,是盘锦农民依水致富的最佳途径,也是田守诚实现梦想的最大舞台。于是,田守诚把富民兴业的希望寄托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从此,田守诚的身影,时而俯身查看稻势蟹情,时而举身凝目四望。他立志要创造属于他的奇迹。
喜看稻菽千重浪,千顷蟹田万桶金。田守诚在蟹田里捋起一颗稻穗,细细数着,一共123粒。“亩产能超过1400斤,比普通的稻田亩增产50斤左右。按照每斤2元钱计算,能够多收入100元,加上养河蟹的收入,保守估计每亩地可增收千元。”在稻田里养蟹,既可以确保水稻、河蟹绿色无污染的优异品质,又可以促进水稻增产,达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稻蟹双赢的效果,这就是辽宁省盘山县田守诚创造的稻蟹混养“盘山模式”,也是盘山县农民的主要致富产业。
2011年9月,当位于渤海辽东湾的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以80万亩的河蟹养殖规模、3万吨的成蟹年产量、20.5亿元的年产值、人均2000元的养蟹纯收入、7.8万人的从业人群及领先全国的养殖技术“盘山模式”,荣获了“中国河蟹产业第一县”。田守诚成为“盘锦河蟹产业第一人”。如今,“盘山模式”,在全国二十多个地区广为推广。
四、痴情倾注、志在千里,余热生辉霞满天
时光流逝,斗转星移。1993年,田守诚光荣离休,离开了他十分钟爱的工作岗位。一个人无法确定人生的长度,一个人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离休后的田守诚在河蟹养殖领域不断实现新的超越。
以河蟹养殖示范基地为依托,攻克“养大蟹”的技术瓶颈。他主动找到县委,承办了盘山县河蟹养殖示范基地。在省市县农业经济开发办的支持下,当年他就投入资金160多万元,其中他个人的贷款就达100万元。他又投入到河蟹养殖科技探索中。这一干就是七年。这七年,他吃住在养殖基地;这七年,他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河蟹;这七年,他把河蟹养殖技术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七年的不懈探索,田守诚成功解决了黄、绿蟹种的区分问题,成功总结了如何控制幼蟹性早熟问题,这是养大蟹最核心的问题,这个难关的攻克,使盘锦市“养大蟹、大养蟹”战略得以顺利实施。
以家庭博客为平台,做好群众大力发展河蟹产业的“高参”。“大养蟹的潜力,就在于把盘山所有有水的地方全部加以充分利用,既可以实行人工养殖,又可以实行公益性的天然养殖。全县水田总面积80多万亩,现尚有30多万亩未能利用,全县苇田面积90万亩,现只利用了50%。全县有大中小河流十余条,还有水田的引、排水总干,田间工程的干、支、斗、毛、国堤、公路的取水坑等约十万亩,加在一起尚有百万亩水域都是尚待开发的资源……”
这是田守诚写给盘山县政府的一封建议信,也是一篇“关于大养蟹养大蟹我之拙见”的论文,它获得了“中国区域经济研究院特等奖”。
为了把潜心研究多年的心得和研究成果总结整理出来以资后人,离休20多年来,田守诚始终笔耕不辍,共撰写了有关河蟹产业的论文12篇,均在省市级报刊上发表,并且成为盘山县“科普之冬”活动的教材。其中,《关于天然与人工相结合的养殖之路》的建议,打开了盘山县河蟹土池育苗的新思路,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苇田养蟹》得到了市县领导的高度重视,成为盘锦市苇田养蟹的技术指南,并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奖”。
2006年,田守诚在网上创建了自己的博客。六年来,田守诚共写博客文章260多篇,合计80多万字,网上点击率超过3万人次。全国各地的网友在网上向他求教,他都不厌其烦的一一解答。有的听不明白,他就把人请到家里,或者上门提供技术指导
“工作岗位有离休退职之说,但是,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永无终止而言。”这是田守诚日记中的一句话,更是田守诚光彩人生的真实写照。
田守诚——一个坚守信念的老党员。他为民服务的脚步,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他富民乐民惠民的情怀,重在坚持,贵在持久!
【进入网友互动】
来源:辽宁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