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7-15 17:52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4年9月 | 查看:1028次
人物故事:
李远航,男,23岁,武警漯河市支队勤务中队战士。今年以来,他两次遇到摔倒在马路上的老人和遭遇车祸的老人,两次出手相助,赢得“兵儿子”、“小棉袄”的赞誉。
偶遇车祸,出手相助。“当时可能大家看老人年纪太大,怕摊上事儿,所以没有人上前救助。”漯河武警支队战士李远航说。2014年8月5日,外出办事的李远航行至泰山路与黄河路交叉口时,看到前方有众多群众围在马路中间,来不及多想的他,便挤进人群一探究竟。原来,一辆出租车与一辆老年代步车相撞,老年代步车上的三位老人被撞倒在地,不同程度受伤,其中一人伤势严重,血流不断从鼻孔、耳朵流出。尽管围观者都为躺下的老人揪心,但因怕摊上麻烦,谁也不敢主动上前施救。此时,李远航看其家人又不在场,又不知道伤得怎样,就毫不犹豫地从人群中挺身而出。“奶奶,您怎么样?你忍一下啊,我马上叫救护车。”周围人劝他,小伙子最好别掺合,回头再惹上事儿。李远航不顾劝阻,一边查看受伤老人伤情,一边打120求助。
协助医生,紧急救治。5分钟后,120急救车赶到现场,李远航协助医护人员一同把受伤最严重的老人抬上救护车,送往医院救治。在赶往医院的路上,李远航才得知,三位老人家住召陵区黄河路东段某小区,他(她)们上午外出办事,途径路口,没想到竟然成了车祸中的受害者。到达医院后,李远航协助医护人员陪老人检查,一直守在老人身边,忙前忙后,并想法通知家人。40分钟后,老人家属赶到了医院,听他说明了事情经过,都非常感谢这位素不相识的武警战士。经过医院的检查,车祸致使老人颅骨骨折及颅内出血,医院马上组织抢救。抢救医生说:“幸亏来得及时,使老人脱离了生命危险,多亏这位小战士啊。”据了解,在李远航的影响带动下,围观的热心人把另外两位老人送往了郾城区公疗医院救治。
献出爱心,感动老人。看着病床上手术后还处在昏迷中的老人,李远航心想:“这应该是一笔不小的医疗费用,既然管了,这事就得管到底。”他没来得及多想,取出了自己省吃俭用的6000元钱,为三位老人送去了自己的爱心,他的善行义举给予并不富裕的老人家属极大的安慰。
助人为乐,不计得失。时间拉回到2014年3月9日上午,外出购物返回营区途中的战士李远航,发现前方不远处一名老人突然摔倒在地上无法动弹。人命关天,来不及多想的他,一个箭步冲到老人身边,只见老人摔得头顶有血迹,呼吸紧促,面色苍白,李远航一边查看老人伤势,一边用手机拨打了“120”急救电话。10分钟后,医院急救车赶到,李远航与医护人员一同将老人抬上救护车,为抢救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而自己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就匆忙赶回了部队。这一幕,被恰经此地、网名叫“心海”的漯河市业余资深摄影爱好者孙爱国全程抓拍到,并上传至网络,引起了部队内外及社会各界巨大热议和好评。媒体初步报道后,几经周折,记者才在武警漯河市支队勤务中队找到了做好事不留名的李远航本人。摔倒老人经医院的急救后,逐渐恢复正常,老人亲属专程来到部队送上一面“鱼水情深绘美景军民团结筑长城”锦旗,表达谢意。在接受河南电视台采访时,李远航虔诚的说“这都是应该做的,举手之劳。扶老人本身不是多大的事,任何一个有爱心的人,都会这么做。就算是脱了军装,以后碰到这样的事情,还是会去扶。”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自当兵的那天起,他带着家乡亲人的殷切期望,怀着报效国家信念,他立志要在部队干出一番事业来,用他自己的话讲,“我是到部队这个大熔炉中好好锻炼自己的,吃些苦,给青春留下一段难忘的岁月”。所以,他毅然踏上了从军的路程。刚来到武警支队,李远航每天都要比别人早起半个多小时,扫地、拖地、冲厕所……他都干得有板有眼,干好自己的责任区,又帮助战友干,并主动承担了首长的公务员工作。在中队营区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每逢周末和节假日休息,其他战士都看看电影,听听音乐,而他总是闲不住,他一有时间就拿起工具为中队修理器材装备、破损的门窗等物品。每年下来,仅这一项,就为中队节省1000多元的修理费用。一份汗水,一份收获,由于表现突出,李远航同志连续4年被支队评为“优秀士兵”。
据不完全统计,入伍以来,李远航先后向灾区、驻地困难群众及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的身边战友捐款近3万余元,并长期资助2名贫困学生、3户孤寡老人,老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兵儿子”、“小棉袄”。他的事迹经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河南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等几十家媒体报道后在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武警部队王建平司令员观看了中央电视台《军事报道》栏目的报道后作出批示,对漯河支队培养出李远航这样的战士提出表扬,要求全国武警官兵向李远航同志学习,并给与李远航同志记功奖励。
【进入网友互动】
来源:河南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