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7-13 20:12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4年7月 | 查看:859次
人物故事:
2014年2月11日,年仅59岁的天津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赵国强不幸病逝,他的离去,在出版社以及整个出版传媒集团引起了巨大震动,人们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天津人民出版社社长黄沛说:“国强同志恪尽职守,鞠躬尽瘁,罹患绝症后仍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坚守岗位,为出版社的工作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赵国强出生于1954年12月,1972年入伍在空军某部服役,复员后到天津新华印刷二厂工作。在部队、在印刷厂当车间主任、党委副书记,再到在天津人民出版社任党委书记,赵国强曾先后获得过天津市学雷锋标兵、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新闻出版系统、天津市宣传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等14种荣誉称号。40余年间,他调动了多种工作,不论做什么,他都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用同事们的话说,“每一行他都能干出让人喝彩的状元活儿”。
赵国强是2003年初任天津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的。一到新岗位,他便对党委成员说,作为担负政治读物出版任务的出版社党组织,一定要吸收新鲜血液,发展新党员,否则党的战斗力就会削弱,出版事业就会后继乏人。为此,天津人民出版社党委一直把培养新党员作为重中之重。赵国强经常找入党积极分子谈话,还给每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建立了详细的个人档案,定期为大家讲党课,在赵国强担任党委书记期间,累计发展党员30名。天津人民出版社文史编辑室主任韩玉霞告诉记者:“我是2003年11月入党的,那天编辑支部的新党员发展大会赵书记也亲自参加了,并对我进行了鼓励,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并将影响到我的一生。在我的心里,赵书记永远是人民社那道灿烂的风景,温暖着我们永不褪色的记忆。”
天津人民出版社的职工都知道,赵国强是社里每天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人。出版社的20多间办公室都曾发生过这样的场面,灯不亮了,他带着灯管过来亲自给安上;哪个房间的门锁坏了,他三下五除二就能修好;门条掉了,他拿着小锤子亲自钉上小钉子;凳子坏了,他找人给重新焊好;桌子开始晃动,他用平时积累的材料加固好;为了让大家掌握空调的吹风走向、避免长久吹风有损颈椎,他在出版社的每一个空调出风口都系上了一根小红条;考虑到出版社员工长期从事的是文字工作,担心大家工作照明条件不好会影响视力,他把原先卧在天花板里面的灯改造为悬挂式……虽然都是小事,但却体现了赵国强对员工们的真心爱护。
2009年,中央启动出版社转企改制政策,赵国强充分发动党员,为出版社从政府扶持走向市场竞争起到了引领和导向作用。天津人民出版社因历史久,老员工多,一时不适应改革的趋势。为了尽快配合上级单位完成转企,赵国强率先学习国家政策,结合国情、社情逐条做笔记,再召开全社动员大会将精神传达给每位员工,会下还经常找员工做思想工作,不仅关心每位员工的切身利益,还鼓励大家为大局发展建言献策。在出版社党委的领导下,天津人民出版社作为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旗下率先完成转企改革的首批单位,确保了国有资产不流失,同时也确保了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得到维护,确保了改革积极稳妥推进。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是天津市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单位,为扎扎实实地落实各项工作,赵国强一直带病坚持着。2013年11月5日上午,在集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民主生活会会场,赵国强忍着剧烈的咳嗽,几乎要窒息,但他还是坚持把会开完。一个月之后,妻子姚淑兰发现赵国强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陪他到医院检查。赵国强对妻子说,看病不能用公车,咱们骑电动车去医院吧。路上,赵国强骑一会儿歇一会儿,平常只有个把小时的路,整整走了3个钟头。风清气正,严于律己,是他一贯的作风,也是人们对赵国强廉洁奉公高尚品德的公正评价。他和妻子一直住在市郊一套6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家中四壁空空。除夕夜,赵国强预感自己来日不多,他对儿子赵磊说:“我裤子的口袋里有我办公室的一串钥匙。我一旦走了,你去办公室把我的东西取回,尽快把房间腾出来,出版社的办公用房很紧张。”
赵国强去世后,同事们在他的办公室里找到了13本、总计50多万字的工作笔记。翻开细看,里面有赵国强代表党委起草的各种文件草稿,有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讲话,有给入党积极分子上党课的提纲……这摞“大书”,字迹工整,装订得整整齐齐。看着这些记录赵国强工作点滴的遗物,天津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刘锦泉说:“国强书记生前常说的一句口头禅就是: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为了把天津人民出版社建成一个学习型企业,他率先垂范,刻苦自学,在党员中倡导忧患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出版社的发展壮大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如今,这些工作笔记,已成为天津人民出版社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进入网友互动】
来源:天津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