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6-22 23:24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6-11-29 | 查看:3619次
人物故事:
潘柱升,50岁出头,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紫南村人,1980年当了三年兵后在镇属企业工作,成了城里人,天生不服输的他,在集体企业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下海经商,1998年远赴贵州省开拓市场,发展到今天已经是16家实体企业老板。2007年底回乡,成了连任两届的村支书,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升哥”。
2005年,正值紫南村班子换届,时任南庄镇党委副书记的陆顺莲远赴贵州劝回故里紫南村,简单介绍了村的状况,要求他回家为故乡百姓服务,已经是贵州贵阳市政协委员,在贵州已经既有经济地位又有政治地位的他,拒绝了。2007年底,又到了村班子换届了,陆顺莲副书记再赴贵州,劝潘柱升回故里领导管理紫南村的工作,这时他在贵州省经营的企业和市场正是如火如荼的时候,他还是不想回去,他的理由是自己在贵州创业,是个商人,从没有从过政,怕不会做,做不好。陆副书记语重心长与他长谈,其中一句话打动了他,“你20几年的党龄,但是关键时刻,却没有表现出你应有的党性。”一说党性,潘柱升心里一颤,当兵入伍第二年他光荣入党,这在新兵中是少有的,当时家里村里都为其自豪,那时的他,默默下决心要为党的事业作出一番贡献,当个好党员。陆副书记这一番话让他的内心开始动摇了,沉默了一会,他向陆副书记表态,给点时间让我好好考虑考虑。陆副书记带着镇党委的使命,作出了不成功誓不甘休的姿态,住在贵州一直等待潘柱升的答复。
功夫不负有心人,陆副书记二进贵州终成正果。经过一个星期的考虑,潘柱升的党性战胜了个性,跟着陆副书记回紫南村了。
潘柱升着手了解紫南村的基本情况。从1992年到2007年的15年间,村的集体经济发展了,矛盾却多了,怨气也多了。2005年至2007年,村民50人以上到市级以上部门上访达16次,投诉信件多次上到省政府,甚至中央政府,有关紫南村的谣言不断在网上散播。潘柱升听了这些情况后,冷静地分析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注重了村的建设,却忽视了村民的口袋;二是主要领导缺乏民主集中制意识;三是后期上任的领导发展缓慢,把积累的钱分光后没有后劲了。村干部的工作方法得不到村民的认可,召开村民会议,村民经常抢“咪头”,掀桌子,还把村档案室的钥匙抢在手里,防止村干部销毁账本。那时的村民常常“闹革命”。
面对村的状况,潘柱升心里翻腾着,怎么会这样呢?一种要改变现状,让村民过上安心日子,让上级党委和政府放心的思想在涌动着,一个心灵在呼唤----回来吧,当个村官,在这个位置上改变村的面貌!可是,他心底还是有点犹豫,实在放不下在贵州苦拼出来的16家企业。当镇委书记张辉明找他谈话时说,“我相信你有能力帮助紫南,我看好你!”这句话坚定了潘柱升回乡当村官的念头,不为名不为利的他,想通过从政再次检验自己的能力,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对于一个1980年离开家乡的本土人,村民对潘柱升还是有点陌生,如何让党员和村民认识自己、相信自己,他对陆副书记说“我不要镇党委的一纸任命,我要当党员信我、选我的书记。”
他在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上,与乡亲们一起讨论如何改变紫南村面貌、如何让乡亲们得到更多的实惠等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让大家了解他的思路,他也了解了党员和村民的想法。他还个人出资带着党员到他在贵州经营的企业参观,到先进村参观。思想碰撞是一个改变思维方式,了解和掌握时势发展动态,进一步理解上级党委和政府方针政策的过程。他的管理理念、管理策略、政策水平,逐步得到大家认可,他的努力成功了!换届如期进行,他高票当选为党支部书记,半年后他又高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
他上任伊始,在班子内部烧了“三把火”。
第一把火,他创办了村报《紫南之窗》,每个月把最新的中央、省、市、区镇关于农村问题的方针政策,生活知识、村领导班子决策、村民对村管理等意见,在小报上刊登,增加管理的透明度,加强了村民与村干部的沟通。
第二把火,整顿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强调党员参加党组织生活的纪律,制定了每年由村民评议党员、由党员评议支部一次的制度,其中一条是与村民沟通的情况,让村民打分。他还定期以自然村为单位组织党员对各村村容村貌等进行交叉检查,公示检查结果,对差评的村要求党员带头整顿。他把制度和责任落实到党员身上,较好地发挥了党员的作用。
第三把火,带头自律,要求村民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他是这样定下规矩的,也是这样做的。2008年,他上任时接到村财务审计,发现村承包出去的物业、鱼塘的租金按合同是当年的12月底交完第二年的租金,结果只收了25%,有700万的租金没有收回。潘柱升为此向全村发了一封公开信,要求按合同在规定时间内交承包租金,拖延时间的要交滞纳金,不然法庭见。欠款人中有2户是他的亲属,这一下,很多人觉得有戏可看。潘柱升一视同仁,不徇私情,亲自登门做工作,带着亲属到财务室交欠款。看到书记的行为,其他欠款人都无话可说了。
打铁先要本身硬,潘柱升的“三把火”让村民有了昐头。
“当这个村官很累,但累得值,因为改变了村的面貌,实现了我的个人价值!”
这是许多人提问时,潘柱升的回答。
是呀,他从2007年底任职到现在,紫南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根据紫南村紧靠佛山中心城区的独特地理优势大做文章,确立了建立紫南商贸城的发展思路。先后建立了员工村、农产品交易市场、大超市、美食城,“四个轮子”一齐转,形成一个系统的市场链条:物业的租用带动市场经济的流动,人员的居住往来带动了消费,消费又带动了市场,滚动式的经济链条促生了紫南经济。
土地有效地使用使村民得到了实惠。目前市场的出租率达96%以上,年收入达1536万元,不断投入建设的资金基本回本了。2008年至今,村物业合同收入翻了7倍;村民的年分红收入从846元/人,发展到2012年的7200元/人,翻了12倍。
经济基础的硬件打好了,他又思考下一步的管理策略了。他用经营企业和城市管理的理念形成了管理村子的四大体系,定有规行有矩,向城镇管理模式靠拢,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提升村民的幸福感,让村民生活得更安逸。
制度管理体系。制度制定容易执行难,然而在紫南村实行得比较好,这关键在于奖罚严明。如村民在具有劳动力期间不做工,不给予年终的分红;乱倒垃圾,举报者有奖,乱倒者受罚;规定村民不准养猪养鸡,发现给予处罚。许许多多条条规规,逐步让习惯了自由的农民,逐步适应城市有公共规矩束缚的新村民。
社会保障体系。在全镇率先实现全民参保,为没有挂靠单位的村民购买343元 /月的全征地社保,退休的村民每月还有200元/月。在全镇率先实现了二次医保,除了每年每人有一定的医疗补助外,从2009年开始,与南庄镇医院合作,村民到镇医院看病只需4元门诊费(含检查、药费等),住院费400元封顶,超出的费用全部由村委会负担。按省级幼儿园标准建起了村幼儿园,投入数百万元改造紫南小学。成立了首个村居邻舍家庭服务中心。
安全管理体系。投入500多万元把村建成安全社区,其中用200多万元建设视频监控,围蔽了村道出入口,一旦发生盗窃便能及时抓捕,每晚10点后所有出入口关闭,村民凭身份证办理通道出入遥控开关。
环境绿化体系。2009年用了3500多万元,全面完成了下水道改造工程,实现了雨水和排污水分流,人均投入超过了5000元。每年投入600万元改造绿化和道路。专门建立了一个环卫管理处,由本村村民负责每天清理打扫村的卫生。
举目眺望紫南村,鳞次栉比的农民公寓、郁郁葱葱的树木、宽敞洁净的街道,如果不是偶尔看见在家门口浇灌菜地的村民,还真以为是城市的一角呢,距农村全面城镇化只差一步之遥。
“升哥”带着我们一行人在村里转悠着,他边开着自己的“大奔”边向我们实地介绍情况,眼里闪烁着光芒,嘴角带着微笑,让我们亲身感受到了一个企业家回乡建设的喜悦与自豪。这时车里的音乐响起了《家乡美》的曲子,优美的旋律伴随我们欣赏新农村,由衷感觉到了紫南村的美,紫南村的幸福,“升哥”的成就感。
“升哥”对我们说:“我回到紫南天天都有梦想,常常有干事业的激情。看到村改变了面貌,村民安居乐业,能一年一年地过上安逸的日子,我虽然很累,不过真的好开心!”
“因为紫南这片土地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为家乡服务,有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我在商场拼搏成功了,也想尝试从政的成功感,更进一步实现自我的个人价值;就算我在贵州活得很风光,哪怕开上私人飞机,家乡的父老乡亲依然受穷、生我养我的土地依然如故,我的心里也不好受啊!”
班子里的年轻人说,“升哥”的脑袋转得很快,我们年轻人都跟不上他,在他的带领下我们要紧绷脑筋,快步跟着走才行,跟着他干很累,但学到好多东西。潘柱升对此腼腆地笑笑,他说脑袋要不断地接收新的信息,脑瓜才会常出新法。我不这样就会落后了,信息时代形势变化很快呀。他是个不断上进好学的人,回村后,他在北京经济研修学院业余学习了四年,每天都要上网浏览新闻,去年还申报了广东省高级政工师,正在写论文……
潘柱升,宛如一根柱子托起家园。已经是省、市人大代表的他,深感责任重大,知天命之年的他,还在憧憬着、梦想着精力充沛的有限时间里,如何发展村的问题,他迈着轻盈的步履行走在紫南村村户户,身上总有一股使不完的劲。
我们带着感动和敬佩,沉浸在《家乡美》的曲子中,“家乡美,家乡美,天天都唱歌年年都欣慰,一方水土一方情哎,生在心里的根。家乡美,家乡美,最美是那柔柔的家乡水,水边的风儿轻轻吹,天空的燕子悠悠的飞,远方的游子请你快快回……”
这就是“升哥”心里的写照啊!
来源:广东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