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6-22 22:17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6-11-29 | 查看:1092次
人物故事:
杨建平,男,1960年生,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杨舍镇)信访办主任。
多年来,他扎根基层,敬业奉献,甘当群众知心人,用真诚和热心化民怨、解民愁、帮民困,全身心投入到信访事业中,先后化解重大信访疑难杂症70余起,确保了一方社会的稳定。他先后被评为“苏州市信访工作先进个人”、“张家港市优秀共产党员”、“张家港市身边好人”,连续五年被评为“张家港市信访工作先进个人”,他所带领的信访办,被张家港市委、市政府荣记集体三等功。
一种恪守敬业为民的情怀
自2012年担任张家港经开区(杨舍镇)信访办主任以来,杨建平始终本着一个“真”字,真诚待人、真心做事、真情解难,尽其所能为百姓解决困难,默默耕耘在信访工作的第一线。
“杨主任给了我生活的信心和希望!”“杨主任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干部,我们信任他!”“杨主任就像是我们的亲人。”……来自区镇不同村(社区)的普通百姓,讲述了杨建平信访过程中的一个个感人故事。
“当时,我跳楼的心都有了,是杨主任帮助了我,为我们家申请救助金、解决住房问题,要是没有他,我们的家早就散了。”赵庄村的徐萍回想起以前的日子,禁不住红了眼眶。9年前,她的家庭接连遭遇重创,母亲双目失明,父亲因交通事故成为植物人,她跟丈夫也在此期间离婚,她身患乳腺癌,家中还有一个10多岁的女儿要抚养。一家四口老弱病残,却仅靠父亲1000多元的退休金生活。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我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一度想轻生,是杨主任帮我渡过了难关,杨主任和他的同事天天上门疏导我的情绪,与有关部门协商加大扶持救助的力度,甚至为我们一家发起募捐,他给予的种种帮助让我感受到了温暖,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徐萍感慨地说,“杨主任是我们一家的恩人!”
信访户们的诉求不同、矛盾类型不同、化解方案不同,相同的是信访积案得以化解,彰显的是杨建平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真情为民的敬业精神。
一份对待上访群众的真情
杨建平常说,信访这活儿,说难特别难,说易也简单。最重要的,就是心里时刻装着百姓,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2012年10月17日,阳光明媚,这是杨建平和“老信访户”季大伯一家永远铭记于心的日子。这一天,他们在信访事项化解备忘录上签上了名字,一家人坚持了10年的上访终于画上了休止符。季大伯夫妇拉着杨建平的手热泪盈眶,“幸亏有你啊”。
事情要回溯到2002年,当时季大伯的儿子因为民事纠纷在接受调查询问后,精神疾病复发,爱子心切的季大伯夫妇无视张家港市公安局、苏州市公安局乃至省公安厅的客观调查结果,在信访程序终结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上访,10年内进京上访达百余次,甚至一度陷入了上访、遣返,再上访、再遣返的循环中。
看着原本幸福的家庭因为一次次的违法信访而日渐衰败、贫困,杨建平备感心酸,他决心要想方设法将这一家人从没有尽头的信访道路上拉回来,重获幸福。从2012年6月至10月初,杨建平在127天内上门82次做季大伯夫妇的思想工作;看到季大伯家年久失修的房屋破败不堪,他主动帮忙安装纱窗、淋浴房、空调,还自掏腰包陪同他们去南京、溧阳天目湖等风景区观光游览,帮助他们缓解情绪,把这对夫妇当亲人,把他们的事当家事,以实际行动感化他们,最终这桩拖了10年的积案终于成功化解。不仅如此,杨建平积极帮助他们创业致富,引导他们重新树立自尊自信,回归正常生活。现在,他们已成功转化为养鸡专业户,还发挥自身正能量,劝说其他老上访户理性上访,重新实现人身价值。昔日的上访“专业户”,如今变成了政府的“宣传员”。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小城河动迁户钱女士、城北村的冯女士、因赡养问题上访的江阿婆……一个个上访群众被感化、一个个信访难题被解决。“杨建平不仅有智慧、有能力,他的身上还有一股拼劲。”经开区政法和社会管理办公室主任、杨舍镇党委副书记陈国庆如是说。
一张漂亮成绩单背后的付出
2012年以来,区镇信访总量下降15%以上,信访积案化解率达到90%,非法进京上访保持“零记录”……这张漂亮成绩单的背后,是杨建平和同事们的心血与汗水。与这张成绩单相对应的,是杨建平的身体频频发出的警告:血糖指数一直不稳定,身体抵抗力差,原来的药物治疗早已控制不住病情,现在一天四支胰岛素,缺一不可。
杨建平说“只有坐到了群众堆里,才能走进群众的心里”。尽管他身患严重的糖尿病,但是他一直坚持带病工作,走访的时候公文包里带着饼干、鸡蛋和药片,随时防止出现突发休克状况。
“工作上的事情,老杨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妻子蒋琴芬一直为杨建平的身体担心,她说,“老杨每天早上6点多就去上班了,晚上常常天黑了才回来,周六周日还经常往单位、上访户家里跑,夜里又想着工作辗转难眠,身体健康的人都吃不消,不要说他了。”蒋琴芬深切地体会到了信访工作的不易,“他甚至还曾经因为血糖过低晕倒了两次,非常危险。很多人都劝过他,可他就是放不下工作。”
工作中有多少难、多少苦,杨建平对百姓、对信访工作就有多少爱。为了提升信访干部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上访群众,他积极传授经验,并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归纳出“5182(我要帮你)工作法”,即建立“五心人格”,树立“一种信念”,坚持“八项作风”,实现“两大追求”。该工作法一经推出,就产生了广泛影响,大家都称之为“杨建平工作法”。
如今,杨建平已经57岁了,退休的日子越来越近,但他依然拖着病体奋战在信访一线,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他说,“信访工作,一头是党和政府的重托,一头是普通百姓的期盼,做好这份工作,可以为党和政府分忧,可以为群众解忧,值得!”
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杨建平在平凡的岗位上,以实际的行动诠释“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的精髓。他把百姓的幸福根植心间,用敬业与奉献交出了一份靓丽的“信访答卷”,用对百姓的真情、对党和政府的忠诚渲染了一名基层信访干部的“民生底色”。
来源:江苏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