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6-16 10:33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6年10月 | 查看:1405次
人物故事:
唐时胶,男, 1970年10月出生,四川仪陇县人,199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中共炉霍县委办公室副主任,炉霍县委农办主任,2002年9月任雅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2011年11月担任中共雅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你官做得多好,要看你把事做得多好。干工作,首先不谈对得起党和国家,要对得起自己拿到手的工资。”这正是唐时胶工作18年来认真做事的真实写照。他把一腔热血洒在了甘孜高原,用实际行动见证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用自己的无悔人生诠释了一个好党员、好干部的深刻内涵。
“理论家”和“实干家”
以优秀大学毕业生的身份踏上工作岗位的唐时胶是个“书袋子”。腹有诗书气自华,领导干部中的“写手”、“理论专家”,这是大家对唐时胶最多的“称呼”。
2011年11月,由于工作需要,唐时胶被任命为雅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刚到宣传部时,可以说他就是一个“门外汉”,但他虚心潜学,迅速地成为一位年轻的“老宣传”,把宣传工作干得有声有色,总结出了宣传工作要抓好“两论、两文、两宣”即:理论工作、网络舆论;文明建设,文化工作;对内宣传,对外宣传的工作理念;亲自执笔完善全县中心组学习考评制度,创编学习资料,创新学习机制,解决了中心组成员只听不学、只学不思的问题,促使中心组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成功经验在全州得到推广;积极创新思维,优化雅江宣传网,开办雅江手机报、雅江县公众微信平台。通过大力宣传报道,为雅江县赢得了“中国松茸之乡”的美誉,并成功举办了“2014雅江•中国首届松茸节”;创新载体,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开展17个文明单位和34个乡镇行政村开展结对 “认亲”创建活动,并亲自带队进行考核验收,让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找到新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开创文明创建工作的新局面……
就在逝去前10天,他还利用到成都开藏区宣传工作会的间隙为雅江的对外宣传工作而奔忙。
“药罐子”和“硬汉子”
在藏区工作18年的唐时胶,烙下一身病根,本该外出就医,却因工作太忙,一拖再拖,拖成了“老病号”,可就是这样一个“老病号”却是一个“铁汉子”。
2008年,雅江县城乱占乱建现象十分严重、社会矛盾突出,面对这样的社会局面,作为副县长的唐时胶完全可以让职能部门冲在前头,可他却走向街头、进入人家,直面矛盾,与群众拉家常、讲道理,以理服人,硬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2010年雅江县发生7.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为了解一线的灾害情况,唐时胶主动请缨,在道路被冲毁、通行艰难的情况下,步行数十公里了解受灾情况,走破了鞋子,走肿了脚踝,晚上,跛着一支脚归来的他顾不得休息,立刻去参加抗灾指挥部会议,向领导汇报掌握的第一手灾情资料;2014年8月,雅江举办“2014雅江•中国首届松茸节”, 省、州主管领导及各大主流媒体、大中小型企业代表齐聚雅江。统筹节会程序、联系媒体采访、组织文艺表演,担纲松茸节主要工作的唐时胶前前后后累了整整一个月,松茸节办得很成功,他也累倒了;2014年康定11.22重大地震波及雅江,正在养病的唐时胶拔掉吊针,奔赴一线,在余震不断的危险环境下,开展救灾、核灾重建,同时在舆论上积极做好正面引导,确保社会稳定,为抗震救灾的胜利提供了舆论保障……
大家说唐时胶是“三子”干部,即:学习上是“书呆子”,身体上是“药罐子”,工作上是“铁汉子”。
“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2013年,唐时胶在米龙乡调研时,得知程章村村民饮水困难的情况后,立刻承诺:“吃水是大事,水都没吃还谈啥子过日子。这个事情我来解决。”
他多次与有关部门协调,为村民争取8万元修建蓄水池资金。可需要修建蓄水池的农户多达36户,8万元远远不够,唐时胶又带头组织村民投工投劳建设蓄水池,力争让有限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那段时间,唐时胶一心想着程章村蓄水池建设,从蓄水池前期的规划设计再到后期的验收使用,唐时胶前前后后到程章村不下十余次。
每次一来一去要五六个小时,大家都劝他要注意身体多休息,可他总是笑着回答说:“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把这些小事办好就是我的工作。争取来资金不容易,不把好事办好就对不起大家,我多跑几趟算啥子嘛。”
“我身上这校服,桌上的本子和笔,都是唐爷爷找人帮我们买的。”2月4日,正在做寒假作业的米龙乡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小拉姆为记者比划着。米龙乡村民居住分散,学生上学不便,多为住校生,由于教育经费有限,学生学习用具、生活用品相对匮乏。唐时胶了解情况后,积极联系4批爱心人士到两个小学进行爱心捐助,捐赠的物品从书、本、笔到校服及生活用品等总价值达30余万元。
2012年,唐时胶在开展群众工作时得知米龙乡大多数僧侣几乎从未进行过身体体检,他又马上协调县卫生局,联系县医院骨干力量到米龙乡扎西寺和夺多寺为僧侣进行体检。当得知大多数僧侣患有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是由于长期居住在高海拔地区难以吃到新鲜蔬菜造成的后,唐时胶又积极向县农牧局争取,为两座寺庙修建起了蔬菜大棚,解决了僧侣吃菜难的问题。
“工作要‘接地气’,才会有底气”
2014年2月4日,雅江县八角楼乡王呷一村村民阿英在自家门上挂起“尊老爱幼文明户”的荣誉牌匾时无比自豪。说起这块“金字招牌”,不得不说到唐时胶。2013年,唐时胶在调研中发现八角楼乡文化生活贫乏、文明程度不高,他结合实际,创新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结对认亲”活动,鼓励省级最佳文明单位雅江县国税局与雅江县八角楼乡王呷一村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借助城市的优势和力量,加快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走出了一条以城带乡、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唐时胶从不“闭门造车”, 他常年奔走在基层,用脚步丈量着雅江的每一寸土地,他坚持任何一项工作必须经过调查研究,必须以群众利益最大化为前提。在雅江13年,唐时胶走遍了雅江4个片区1镇16乡1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33座寺庙,走遍了雅江的村村寨寨,足迹遍布雅江7854平方公里广阔土地。
一名“户外”的“家里人”
2012年来,甘孜州开展群众工作全覆盖,一场大规模的“结对认亲”活动轰轰烈烈,将关爱和温暖送遍雪域高原的帐篷和村寨。
唐时胶的“结对认亲”的“亲戚”在米龙乡米龙村、卢衣普村和燃公村。这三个村山高路险,很多地方都没通公路,唐时胶只有搭乘摩托去看“亲戚”。他的8户“亲戚”都是米龙乡最贫困的人家,为让“穷亲戚”过上幸福的生活,他帮“亲戚”们出点子拿主意,鼓励大家学技术搞产业,为“亲戚”协调来资金支持,邀请来技术人员指导,发展家庭产业,经济收入逐渐好转,让他们扬起了生活的风帆。
在“亲戚”眼中,唐时胶就是没在他们户口簿上的“家里人”,有啥喜事乐事,他们都愿与唐时胶分享,唐时胶与他们一样高兴;有啥苦事难事,他们都愿与唐时胶道说,唐时胶竭尽全力给予帮助。
“共产党人不是冷血动物,也是活生生的人。”作为一名儿子,他没有尽到对双亲的孝道;作为一名丈夫,他无暇照顾生病住院的妻子;作为一名父亲,他没有辅导过一次孩子的学习。但是作为一名汉族干部的唐时胶,他用一腔热血和务实的作风践行了为民情怀。2015年1月31日,年仅44岁的他在扑救雅江县森林大火前往指挥部途中村道上遭遇车祸,因公殉职。
好人寄语:只求尽平人意 ,但求无愧于心;干工作,首先不谈对得起党和国家,要对得起自己拿到手的工资。
道德点评:唐时胶同志作为一名内地优秀大学生,扎根藏区工作18年。他信念坚定,敢于亮剑,主动作为,无私奉献,以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优秀政治品质,在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诠释了一名好干部的深刻内涵。
来源:四川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