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6-16 10:27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6年10月 | 查看:2016次
人物故事:
一、人物简介
程明仙,女,1954年出生,土家族,中共党员,初中学历,现任秀山县清溪场镇大寨村党支部书记,秀山县人大代表。
二、事迹概述
程明仙1994年开始担任大寨村支部书记。22年来,为了保护这个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她每天挨家挨户的上门给村民做思想工作,制定村规民约,带领大家一起保护吊脚楼、古桥、古井等古建筑;为了发展经济,她在自家的承包地里为村民作先进技术示范种植,推广良作良种、调整产业结构;为了改善村里的公共环境,她带头捐助3万元资金修建通组公路,带领群众成立村环卫保洁队伍;为了发展乡村旅游,她组织村民编排摆手舞、跳花灯等民俗文艺节目。
三、详细内容
走进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清溪场镇大寨村,你会看见一个绿树掩映的原始村庄。一幢幢保持完整的土家民居依山而建,山环水绕,古桥、古井、古树穿插其间,闲庭静院古风犹存。早晨和傍晚,炊烟袅袅,鸡犬相闻,田园气息扑面而来,叫人乐不知返,记忆中的故乡就是这般模样!为了留住记忆中的故乡,秀山自治县人大代表程明仙数十年如一日,保护着这座古村落。
“这离不开我们程代表的坚持。”村民们总说,是程代表让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大寨古村留存并重新焕发生机。村民们口中的程代表,就是全国劳动模范、秀山自治县人大代表、老支书程明仙。
“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毁了”
程明仙是清溪场镇东林人,自嫁到大寨,这里就是她的第二故乡。耳濡目染中她知道大寨村始建明朝初年,至今已有600余年。在她的眼中,古村散发着独特的魅力,特别是那古朴巧拙的土家木屋,更承载了几代人的美好记忆。
20世纪末,务工浪潮席卷广大农村地区,大寨村的村民也相继奔赴沿海城市打工。几年过去,致富回来的年轻人看见破败不堪的老房子,决定改建宽敞明亮的砖瓦房,以改善居住条件。作为村支书,程明仙当然知道村民迫切需要建新房,但随之而来的肯定是大拆大建,古村风貌定会荡然无存。那时,她就下了决心要保护古村落,不能让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毁了。
村民生活变了样
程明仙挨家挨户地上门给村民做思想工作,强调保护古村落的重要性。有的村民不理解,她就每日每夜的上门做工作,有的村民实在赖不住她的韧劲,不得不同意。在她的动员下,村民制定了大寨村村规民约。
村规民约明确规定,新修房屋一律用木质、按规划进行,任何村民不得破坏现有的村落空间布局,不得随意破坏古桥、古井、古庙等古建筑,不得随意砍伐树、竹、花木等自然植被。最终,大寨古村落格局得以完整保存,158幢全木质土家风貌民居得到保留。
但问题依然没有彻底解决,一边是木屋年久失修,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一边是村民迫切改善居住条件的合理诉求,二者如何兼顾,矛盾如何化解?程明仙可下了不少功夫。
在她的努力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大寨村投资210万元对村落110幢民居进行了除险加固,对30幢民居进行了隔墙、瓦面、屋檐等风貌改造;投资260万元硬化了上寨组公路1100米、邓二沟至斗山沟公路2000米,铺设村民出行青石板便道13条1800米,修复年代久远石拱桥1座,新修平板桥1座。
同时,成立了村环卫保洁队伍,大力整治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等现象。
全村居住环境改善,屋外是青山绿水,屋内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抽水马桶和沼气。
“我们虽然住在农村,也能享受到干净卫生的现代生活环境。”村民李达武说。
一辈子的责任
矛盾暂时得以缓和,但程明仙深知,如果离开了经济和文化的支撑,不能聚集人气,古村保护就是一句空话。
为增加群众收入,她在自家的承包地里为村民作先进技术示范种植,无偿为村民传授生产技术,带领群众走科技兴农的路子。
大寨村利用山坡土多的自然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和种植业,种植药材白术720亩,种植金银花220亩,出栏生猪500头、山羊1000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
为积极深入挖掘民俗特色文化,程明仙每年都会牵头举办“龙灯闹春”活动,组织村民编排土家摆手舞、跳花灯、狮子灯等极具特色的民俗文艺节目。组织村民开展“三月三”打粑粑、供奉“火星菩萨”、闹社、打绕棺、哭嫁”等土家特色的风俗节目。
民俗文化氛围逐渐浓厚,彰显出大寨村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在程明仙的推动下,民俗文化成了大寨村另一张名片,吸引着大批游客。大寨村的民俗生态旅游逐渐兴起,村级农家乐开始成为村民新的致富门路。
努力终有回报。大寨村完整独特的土家民居充分体现了土家建筑建造传统,世外桃源般的原生态自然风光深得游人喜爱,先后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古村落、重庆市精品土家村寨。
面对这些来之不易的荣誉,程明仙感到却是沉甸甸的责任,这位年过六旬的人大代表说:“大寨村的保护才刚刚起步,守护大寨村是我一辈子的责任,我一定会坚持做下去!”
来源:重庆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