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霞:乡村教师24年坚守三尺讲台 做孩子心中“红太阳”(图)

发布时间:2018-06-10 19:07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6年9月 | 查看:1266次



人物故事:

  王芳霞,女,汉族,1973年5月生。永寿县仪井镇中心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

  她很平凡,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感人肺腑的豪言;她坚强而自卑,生活几乎不能自理,甚至还需要家人的照顾;但她很幸运,有展示她才华的三尺讲台,还有视他为“红太阳”的孩子们,让她感受到了人生的美好和快乐。她就是永寿县仪井镇中心小学一名语文教师——王芳霞。

  1992年,王芳霞有幸的成为乡聘的代理教师,在仪井镇陆家村初级小学整整工作了14年。面对简陋的条件、艰苦的生活,她没有退缩。下雨天,她和孩子们蜷缩在不漏雨的角落照旧上课,琅琅的读书声、叮咚的雨声谱成了他们心中最美的乐章。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她和其他老师带领学生挖药材、捡塑料纸等来贴补学校拮据的费用,利用一切机会千方百计改善教学条件。那时她已患上类风湿关节炎,有时疼痛起来会让她彻夜难眠,可是大医院治疗谈何容易?一是三十几名学生不能没有老师,二是每月50元的工资还不能按时发放,于是她靠每瓶一元五角的“强的松”过日子。不幸的是2004年的一天,她摔倒了,由于长期服用激素药,造成了骨质疏松,摔倒后股骨头骨折了,伤势非常严重,被迫无奈,她只能住进普通的医院进行治疗。面对医生再不好好治疗就可能瘫痪的忠告,病痛的折磨并没有击垮她。对学生的思念、对三尺讲台的眷恋让她度日如年。在学生、家长、同事、邻里一次次的安慰和帮助下,半年之后,他居然站起来了。病情略有好转,她便多次申请“归队”,又站上了讲台。上下课学生成了她左右手,上厕所同事们就是她的“拐杖”。同事们看到的是回归校园的她总是忙碌的身影,学生们看到的是脸上挂满笑容的王老师。

  2006年,随着撤点并校工作的开展,她调到了仪井镇中心小学工作。面对高效课堂的新要求,她细研课标、研读教材、研究学生,制定出适合自己又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她认为只有和学生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才会使自己的课堂以最直接、最通俗、最易接受的方式传给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点。她坚持面批每个学生的作业,对其存在的问题当面解决并让学生反复巩固,让学生把重点难点牢牢记在心中,而她也要做好作业批改记录,这是为了让学生巩固知识、搞好复习形成第一手资料。在知识的巩固和作业的布置上,必须抓住有效的在校时间,坚持因材施教,尽可能按照不同学生设计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满载而归。在教学中,为了使自己的教学知识结构系统化,她主动承担过小学各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从中摸索积累。她从不会因为私事而缺学生一节课,更不会因为身体原因而迟到早退。她认为自己做的都是本职工作,是应该做的。在她数年的教学工作中,成绩一直都很优秀,所带班级及科目每学期屡屡受奖,多次被评为镇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成绩名列全县前茅。这让她感到欣慰,至少使“残疾”的她在这份工作中找到了生存的价值及人生的意义。

  无论是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反思,必须做到层次性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她认为,在抓学困生的同时,不能让其他输在最底层的起跑线上,让每个学生都有提升和发展的空间。在平时的工作中,同事们认为最难做的就是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她也曾迷茫过、困惑过。为了帮助娇生惯养的樊鹏飞同学,她成立了对帮扶小组:整理书包的、帮助辅导的、课余玩耍的……在这些同学的帮扶和监督下,这位同学进步很快,改掉了身上的不良习惯。根据农村教育现状,家长农活忙,知识贫乏,不能给孩子相应的配合教育,会使教学效果收效甚微。但她几十年如一日,知道了只有融入学生,接近他们,才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了孤儿王文峰同学,她伸出了援助之手,想着他的吃穿,给他做布鞋,她知道只有在这千针万线中,才会让他感受到更多的温暖,才会觉得自己并不孤单。对父母残疾的叫魏新军的同学,她经常用爱和能力去关爱他。她的爱得到了学生和社会的肯定。她面对农村留守儿童多的实际情况,开通了“QQ亲情热线”、微信群,为孩子和家长沟通架起了一座爱的桥梁。

  教育不光是百年大计,还得快马加鞭,调整步伐。她认为不能光靠“三寸不烂之舌”,穿新鞋,走老路,必须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能力。在当时自身及家庭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通过自学、参加成人高考,取得了大专学历。为了教学,她多想去外面的世界去目睹同行们的风采,学习他们,借鉴他们,并进行交流。可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她怕爬不上楼,怕上下讲台会摔倒,怕上厕所不方便。正是这种惧怕的心理,让她失去了很多锻炼自己的机会。“上天给你关上了一扇门,就会给你打开一扇窗”。于是她常常把报纸、杂志等当作自己的良师益友,把自己教学中的点滴经验及困惑拿出来交流,先后撰写了十多篇论文,其中,《谈趣味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获国家级一等奖,《走出多媒体教学的误区》获市级二等奖,自己的教学心得《爱,会让生活更充实》在《永寿教育》杂志上发表…… 

  她担任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在“青蓝工程”中,不断的和学校教坛新秀、教学能手进行交流,同青年教师结成对子,向名师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在听评课学习中,取长补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百科全书”。在工作之余,带领课题组成员将市级课题《小学生阅读及表达能力的培养研究》圆满结题,总结出了“两读一展示”的教学模式,并进行推广。

  当再一次见到王芳霞时,她依然满面笑容,风尘仆仆地融入了教育教学的行列中,同志们远看了她忙碌的身影,严谨的教学的态度,学生更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和对知识的诲求。她又和全体教师并肩在课程改革的征程上。

  桩桩动人,件件感人。王芳霞执教严谨,像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无形地也影响带动着学校及全镇的教职员工。2014年,王芳霞荣获咸阳市“最美乡村教师”,2015年被授予“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2016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王芳霞用自己的忠诚、坚强的意志和智慧、勤劳的双手,建造心灵居所,探求科学育人之路,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写下了朴实而华丽的篇章。

来源:陕西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