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6-03 19:37 | 来源:人民日报 2018-06-03 07版 | 查看:734次
梅松松
康熙末年,27岁的传教士郎世宁踌躇满志地走进中国宫廷,擅长油画的他受到康熙的召见并成为一名供职宫廷的“洋画师”。
因东西方对艺术理解与表现的殊异,来自欧洲的画艺起初并未得到康熙的全面肯定。这让年轻的郎世宁看到了中西艺术之间的鸿沟与艺术个性,在此后半个世纪里,调适东西方艺术成为他的主业,最终形成具有郎氏特色的宫廷绘画风格,开创了中西绘画融合的先河。
近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国博讲堂》上,著名国际汉学家汪德迈带来一场“中西艺术差异与互相影响”的学术讲座,他对中西绘画发展历程的总结与中西艺术个性的阐述,再度引发了公众对东西方艺术差异问题的关注。而谈及中西艺术最大之不同,莫过于二者在“写意”与“写实”方面的各自发展。
写意,有抒写心意、凸显意境之意。写实,则以写真、再现为特点。中国绘画的写意性,不仅仅是指绘画像与不像的问题,而是更侧重画家倾注于绘画中的态度、情感及对画面意境的营造。苏轼评价诗人王维的作品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很好地诠释了中国绘画艺术中对情景交融的重视。
早在中国艺术起源的史前时代,那原始彩陶上灵动的线条、活泼的构图、丰富的内容,便显现出古人在追摹自然过程中的情感抒发与意趣表达。“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写心中逸气”等艺术思想成为中国绘画的精髓所在,尤其在赵孟頫提出“书画同源”后,书画的线条之美、意趣等被发扬,将重视写意抒情视为艺术品格高下的品评标准。当然,中国古代绘画中亦不乏写实性作品,以“工笔”或“半工半写”手法创作的作品,在画面效果上看似在追求“象”的程度,却是在“外师造化”时去强调“中得心源”的重要。
与中国画不同,西方绘画艺术追求对现实的再现与模仿,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就提出艺术产生于模仿。如果说中国绘画更多强调抒情,那西方绘画则更专注叙事,无论是反映宗教、现实生活,作品表现的叙事性与纪实性决定了西方绘画强调现实与写实的特质。纵观西方绘画发展历史,从早期的彩陶绘画到中世纪的壁画艺术,再到文艺复兴时期及以后的油画艺术,可以清晰地看到西方艺术遵循一条以追求写实为目的的发展脉络,直至17—18世纪受巴洛克、新古典主义等影响而将写实绘画发挥到极致。诸多绘画大师均以极其高超的写实技艺闻名,如以达芬奇为代表的文艺复兴三杰,17世纪的鲁本斯、伦勃朗,18世纪的安格尔等。
写意与写实成为中西艺术各自秉持的传统,二者表现不同的原因复杂多样。从绘画材料来看,中国传统绘画以笔、墨、水为主,水墨的皴擦晕染、浓淡干湿往往千变万化,尤其水墨写意作品多一挥而就,不宜反复修改、涂饰;而西方的绘画艺术,尤其油画艺术,则可反复涂绘,层层覆盖,虽然绘制中的流畅性不及中国水墨,但却为达到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展示写实的技法提供了前提。如处于同一时期的达芬奇与唐寅,同样是人物画作品,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犹如定格的写真照片,造型、色彩形肖逼真,而唐寅笔下的仕女,则寥寥数笔勾出其形神,一颦一笑风韵十足。
作为绘画主要构成的线条,在中西方绘画中各具特色。中国古人对线条艺术的驾驭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可见一斑,自由、灵动、充满生命力,在水墨画技兴起后,线条既有塑形的作用,又有朝着艺术化发展的内涵演变。到明清时期为展示线条之美的“十八描”,虽有程式化特色,却也将中国画线的艺术发挥到极致。西方绘画中的线条,基于素描、速写的发展,主要以塑造形象结构、块面为目的,所有的线都要服务于最后的整体艺术效果。对比中西方绘画中的线条艺术,比如中国的《八十七神仙卷》与西方伦勃朗笔下的速写作品,线条分别服务于写意与写实的艺术效果,各有千秋。
对画面的空间处理也是导致中西绘画作品风格迥异的关键。从原始彩陶上的平面绘画开始,就奠定了中国绘画平面性的艺术“基因”。中国古代的平面绘画艺术与立体雕塑艺术并行发展,尤其玉器、青铜、陶塑等立体的装饰效果,使得中国人对艺术的欣赏与观看形成多角度的散点化特点。散点透视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增加了画面空间的流动性,也符合写意抒情的要求,如经典的“手卷”作品,展玩之间,如入画中游。西方绘画为还原事物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则在二维平面上以焦点透视的方法,塑造虚拟的三维空间,对表现物象的体积、结构、比例等把握比较到位,力争再现自然的真实。如果说焦点透视带有某种对绘画科学的理解与实践,那散点透视则饱含中国古人游于艺的情怀。尤其以长卷山水为代表,可行、可游、可望、可居,形成“咫尺有千里之趣”。
此外,对待色彩的态度也造就了彼此的不同。中国绘画不强调光影效果,尽管在色彩运用上遵循“随类赋彩”的原则,但以水墨为主要特色的中国绘画,更强调笔墨关系,用笔的力度与墨色变化。西方绘画则重视色彩的应用,一是将色彩作为还原真实的表现;二是以色彩入结构,塑造更为真实、立体的形象、空间;三是将色彩与光线融合,营造画面的空间效果与艺术真实。以17至18世纪中西绘画为例,中国传统水墨山水、花鸟画将笔墨运用与形神关系巧妙结合,出现了如八大山人、石涛等将水墨与意境融合的艺术大师。而西方绘画,尤其北欧发展起来的静物绘画,则极力还原植物、动物真实的形态与色彩。后来崛起的印象派,则将对自然光、色的追求推向新的高度。
中西绘画艺术各有所长,但二者互相影响与融合的历史却不长。正如文首提到的郎世宁调和中西绘画艺术那样,300多年前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促成了中西方绘画艺术的首次正式关联与互鉴。西方绘画创作的方法、理念等开始在中国传统画坛发生作用,但由于康乾时代正值中国复古艺术及文人画发展高峰之际,即便经郎世宁及其继承者改良或调和后的具有中西融合特点的绘画,在当时也不为主流艺术所接纳,仅流行于皇家及少数贵族群体。但应看到,郎世宁所改进的兼具中西绘画特长的新绘画艺术,在开创新的艺术风格与面貌的同时,也为古老的中国绘画艺术注入了活力。
就在郎世宁来华的一个半世纪后,“放眼看世界”开始成主流之势,涌现出一批主动接触西方艺术,并将西方艺术优长主动借鉴而改良中国绘画的中国艺术家,代表人物有李叔同、丰子恺、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等等。尤其徐悲鸿主张以“写实主义”改良中国绘画,将西方油画的写实技法融入中国画的写意创作,在弥补中国传统绘画造型不足的基础上,保留一定的中国绘画的写意趣味,从而形成了引领时代新的艺术风貌。
进入20世纪后半叶,西方绘画在某种程度上也开始借鉴中国艺术的精髓。张大千当年在拜谒毕加索时,毕加索就对中国艺术尤其中国书法很是推崇,表明了中国书画艺术的魅力。今天,在世界多元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中西艺术的交融与互鉴更为频繁、密切,许多当代中外艺术家,在表现形式与艺术内涵上从中国古老书法、绘画艺术中取经,探索着艺术的创新发展之路。未来,在共建“一带一路”的推动下,中国的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将进一步互鉴、融合,谱写出新时代中西文化、艺术交流的新篇章。
(编者注:原文标题为《美的殊途》)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