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招十八年 大学生就业十二变

发布时间:2018-05-21 14:38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05月21日 10版 | 查看:524次

劳动力市场七大供需变化影响大学生就业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数量大幅增加,从1999年的90万人猛增到2017年的795万人,2018年将达到820万人。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从2003年开始,每隔两年就进行一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抽样调查,每次调查的样本量在两万人左右,是我国高校扩招后最早开始、时间最长、变量最多的调查。截至2017年,课题组对约16万名高校毕业生进行了8次调查。

  课题组认为,与高校扩招相伴相生的,是我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7个方面:

  首先,高等教育规模大幅增加。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5%,标志着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进入了大众化阶段。2016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未来几年高等教育将走过大众化阶段而进入普及化阶段。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

  其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起飞阶段。2001年我国人均GDP首次超过1000美元,2017年接近8000美元,很快将超过1万美元。

  第三,产业结构发生根本转变。2012年第三产业在增加值中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6年第三产业在增加值中的比重达到51.6%,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第四,经济全球化带来教育国际化。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成为最大贸易经济体。同时,出国留学人数也迅速增加,2017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首次突破60万人大关,达60.8万人。

  第五,我国城镇化率显著提高。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超过50%,2013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大中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优势明显,2016年我国36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以19.0%的常住人口创造了超过40.4%的GDP。

  第六,互联网时代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显著。以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发展迅速,2016年IT行业超过金融业成为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

  第七,创新创业方兴未艾。新经济、新业态、创新经济带来就业新的增长点。

  课题组认为,上述七大特点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两方面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扩招后大学生就业十二大变化

  课题组认为,从2003年到2017年的这8次调查数据具有很好的时间代表性,既包含了1999年~2017年扩招后进入高校的学生信息,又可以反映我国在经济迅速起飞阶段和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的毕业生就业特点。

  结合这些变化和特点,课题组对2003年~2017年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求职状况进行了趋势分析,归纳出我国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的十二大就业特点和变化趋势。

  第一,毕业去向趋于分散化,待就业比例创新低。

  在8次调查中,高校毕业生“升学”和“出国、出境”的合计比例在总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从2003年的最低点15.1%上升至2017年的最高点26.4%。“自由职业”“自主创业”“其他灵活就业”在毕业生就业中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及以后这3项的合计比例都达到两位数,2015年更是达到最高值,占比合计25.4%,这说明高校毕业生的毕业去向愈加分散化。从8次调查的“待就业”比例来看,在2003年的“非典”时期,“待就业”比例最高,为35.8%。其次是在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时期,“待就业”比例为26.4%。2017年的“待就业”比例最低,为10.1%。

  数据表明,高校毕业生“无业可就”的问题得到大大改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应该从就业数量转移到提高就业质量层面。上述变化趋势与教育国际化、创新经济、新经济、新业态等教育和经济的变化相吻合。

  第二,各学历层次的“落实率”趋同化,学历层次之间的差异逐步缩小,甚至出现倒挂现象。

  主要表现在专科生的落实率上升趋势明显,2003年专科生的落实率在各学历层次中是最低的,比硕士生和博士生分别低55.3个百分点和40.8个百分点。2007年专科毕业生的落实率超过本科生,高出0.7个百分点。2011年,专科毕业生的落实率不仅高出本科生8.0个百分点,并且超出硕士生1.4个百分点。2015年和2017年,专科毕业生的落实率在各个学历层次中稳居第一,分别高达87.4%和88.9%。

  专科生的落实率之所以赶上甚至超过本科生,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高职大专院校以职业教育为主,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更吻合;其次,高职大专院校更加注重就业指导,就业服务的效果显著;第三,专科生的就业预期低于本科生,有业不就的现象相对较少。

  上述特点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的学历层次结构得到了较好调整,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趋于一致。

  第三,八成以上的毕业生在大中城市就业,体现我国经济发展以城市为主的特点。

  尽管我国政府出台了很多就业政策,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但是从调查结果来看,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地点还是大中城市。这一现象符合我国经济发展以城市为重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但是从结构来看,城市发展快于农村,大中城市发展快于中小城市。因此,对于在县城和乡村工作的毕业生应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激励措施。

  第四,企业成为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单位。

  在8次调查中,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的合计比例都在50%以上,2009年~2017年间的合计占比均在70%以上。

  民营企业后来居上,成为吸纳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单位。民营企业所占的比例增长显著,由2003年的10.7%上升到2011年的45.8%,随后经历了略降再升的过程。但是不管怎样,2011年以后该比例一直稳居第一。

  国有企业始终是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去向。2003年和2009年,在“非典”时期、全球金融危机时期和经济发展缓慢的2013年,国有企业都承担着吸纳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任务,三分之一左右的毕业生都进了国有企业。而在其他5个年份,国有企业所占的比例也都在两成以上。

  三资企业在解决毕业生就业方面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8次调查中,三资企业所占的比例平均为8.2%,在不同的年份比例略有波动。

  第五,工作类型趋向多样化,表现出技术类、管理类、服务类三足鼎立的特征。

  专业技术和技术辅助两项的合计比例由2003年69.4%下降到2011年的38.0%,之后出现回升的态势,但是上升的幅度不大,基本保持40%左右。与管理相关的工作所占的比例也很大,一直保持在两成以上。

  行政管理和企业管理两项的合计比例由2003年的20.3%上升到2017年的32.4%。从事生产和服务工作所占的比例不大,但是服务工作出现了先显著上升再平缓下降的趋势,从2003年的6.5%上升至2011年的20.2%,再下降至2017年的13.4%。

  从事一线工业和农业生产的比例一直很低,合计比例的最大值为2015年的6.9%。

  第六,金融和IT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最主要的行业选择,体现出互联网经济迅猛发展、经济进入起飞阶段、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

  金融业就业比例从2009年的6.3%上升至2015年的15.2%,成为毕业生就业占比最大的行业,2017年略微下降,为12.9%,但仍然稳居第一。进入IT业的平均比例都在10%以上,2015年和2017年的占比都位居第二位。

  但是,制造业比例存在明显下降趋势,从2009年的18.2%下降至2015年的10.4%,6年间下降了7.8个百分点,之后略有上升,升至2017年的11.2%。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工业化阶段,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是就业规模增长幅度最大的产业,而毕业生理想中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金融和IT业的增长幅度却比较有限,制造业就业比例的下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第七,人力资本对起薪的影响显著,学历层次越高月起薪越多,体现了人力资本的价值。

  博士生的起薪最高(2007年除外),硕士生次之,本科生名列第三,专科生的起薪处于最低位置。以2017年为例比较各学历层次的差异,并以专科生的起薪为对照组,则本科生的起薪是专科生的1.5倍,硕士生是专科生的2.7倍,博士生是专科生的3.4倍。

  第八,就业的总体满意度显著提高。

  在这8次调查中,“非常满意”和“满意”两项的合计比例在总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从2003年的44.7%上升至2015年的80.8%,2017年略微下降,为79.2%。“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两项的合计比例在2005年至2015年期间呈现出显著下降的态势,从12.6%降至1.7%,10年间下降了超过10个百分点。2017年略有回升,但是上升幅度很小,仅上升了1.8个百分点。

  第九,适度教育的比例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从2005年的57.9%上升至2017年的69.5%。

  过度教育比例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是过程略有波动,最高点是2013年的26.0%,最低点是2017年的14.2%。教育不足的比例不存在明显的变化趋势,在这8次调查中,平均比例为16.5%。数据表明,大部分高校毕业生落实的工作与其学历层次比较匹配,而且匹配度越来越好。

  第十,求职渠道多样化,学校、网络、亲朋好友成为毕业生获得求职信息的三驾马车。

  学生对学校的依赖程度降低,网络招聘和亲朋好友等求职渠道作用越来越大。调查发现“学校(包括院系)就业指导机构发布的需求信息”始终是毕业生求职最重要的信息来源,显著高于其他信息来源,但是所占的比例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比例由2003年的47.7%下降到2017年的31.1%,下降了16.6个百分点。而亲朋好友的作用变得非常重要,从2007年开始,亲朋好友所占的比例合计都在两成以上,分别为22.6%、22.8%和20.7%。2013年有所下降,为16.9%,之后又回升到2017年的19.5%。网络招聘信息在学生求职中的作用越来越大,2015年比例已经达到28.5%。

  第十一,择业意向稳定,倾向于“向前/钱看”,毕业生在择业时最看重的是个人发展前景和经济收益。

  在8次调查中,“发展前景好”和“利于施展个人的才干”几乎都排在前2位。此外,收入和福利最能体现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是不能忽视的,“福利待遇好”和“经济收入高”两项的排名在8次调查中都排在前列。再者,工作是否符合兴趣以及工作稳定性对毕业生也很重要,在这8次调查中,两项排名基本保持在第四至第六名之间。

  第十二,离工作越“近”的因素对就业的影响越大。

  在各种就业影响因素中,毕业生认为工作能力、工作或实习经历、求职技巧等与就业直接相关的因素最重要,“工作能力强”在8次调查中均排在第一位;“有相关实习和工作经历”在最近的7次调查中均排在第二位;“了解职业要求及特点”和“了解自己,扬长避短”等两个因素是在2007年以后新增加的,这两项在2017年的调查中排在第七位和第四位。“形象气质好”在最近3次调查中的排位比较靠前,分别排在第五、第七和第六位。“应聘技巧好”在8次调查中在第四至第八位之间浮动。

  热门专业、学校类型、学习成绩等与高等教育直接相关的因素处于中游位置,亲朋好友、性别、户口、送礼买人情等与社会资本、人口特征相关的因素最不重要。2017年,“亲戚的帮助”“拥有就业地户口”“性别为男性”“送礼买人情”等排在最后5位,这表明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比较规范。

  高校、政府和大学生如何应对就业新趋势

  课题组认为,上述实证研究结果,对于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提高就业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高校应加大就业服务力度,提高就业服务水平。特别是在职业规划、求职技巧、实习实践等方面给予学生更加细致具体的指导,进一步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建设。

  高校应加强本科生教育,调整培养目标和内容,提高教育质量。本科教育的学术性不如研究生教育强,而应用性又比高职教育弱,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难以形成自己的特点。但是换个角度来看,本科生又兼顾学术性和应用性。如何将本科教育的比较劣势转为比较优势,需要高校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寻找最佳的平衡点。

  第二,政府应根据高校学生毕业后“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并存以及毕业去向分散化的新特点,精准发力,分类施策。一方面,对于“无业可就”的就业弱势群体,应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另一方面,对于“有业不就”的毕业生群体,要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发展模式,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开拓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同时也要加强对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扶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

  民营企业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政府应该改善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对大量吸纳毕业生就业的民营企业在政策上给予激励。另外,政府应完善社会保障和劳动保护制度,维护和提高在民营企业中就业的毕业生利益。

  第三,高校学生应当刻苦学习,提高人力资本水平,靠自身的努力提高就业能力。高校毕业生应当制定合理恰当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期望,积极主动地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求职。

  (岳昌君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丽萍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

  编者:我们希望这里是真正的圆桌会议,尽量接近理性,尽量远离口水,尽量富于建设性,谈论那些从胎教开始就争论不休的教育问题。为此, 我们拉出一张“教育圆桌”。

  jiaoyuyuanzhuo@sina.cn,等你发言。

岳昌君 周丽萍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