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15 15:14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4年6月 | 查看:680次
人物故事:
杭兰英,绍兴市上虞区崧厦镇祝温村党总支书记。在她心里,什么事都比不上村里的事“大”,什么事都比不上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来得更实在。这位65岁的普通农村妇女,用28年时间,带领这个曾经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的薄弱村走到了新农村建设的前沿。
致富路上领头雁
没有城市的喧嚣繁华,没有集镇的车水马龙,“镶嵌”在麦田中的祝温村看起来祥和宁静,村口的“家和亭”静静矗立,似在迎接四方来客。
村里唯一的一条“主干道”干净整洁,蜿蜒伸向远方,连接着村里每一户人家。路两旁广袤田野绿油油的一片,随风摇曳。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墙上充满文化气息的手绘图案诉说着村民美好的生活。
“过去可不是这个样子。”在村民眼中,杭兰英功不可没。
杭兰英是嫁到祝温村的媳妇。曾就读绍兴卫校的她,毕业后在村里当了一名“赤脚医生”。治病救人,细心负责,杭兰英赢得了不少村民的心。当时的村集体经济薄弱,管理无序,村民间经常出现磕磕碰碰的事。大家都期盼着能有一个人,带领村子和村民致富。
杭兰英和丈夫是当时村里学历最高的人。在丈夫的支持下,她站了出来,表示愿意为村民服务。1986年,她被选为当时的祝马村党支部书记。
充满干劲的杭兰英怎么也没想到,这个需要“啃硬骨头”的书记一当就是20多年。更令人没想到的是,20多年后的今天,她依然干劲十足。
那天,当记者见到杭兰英时,她正忙着村里的河道清理整治。习惯了每天早上6时多就来村里上班的她,在高强度的工作下,显得有些疲惫。
“毕竟是奔70岁的人了,每天不休息,这么干下去,年轻人也吃不消啊!”身边人常劝她歇歇,但面对村里的建设和村民的期盼,杭兰英选择了坚持。
如今的祝温村由祝马村、温泾村和后桑村合并而成。2006年合并后,杭兰英把在祝马村担任村支书时为村里积累下来的资金和各种资源,全部并到“大村”里。但祝温村由于地处偏远滩涂,先天条件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想要发展村集体经济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村里的壮劳力只能选择外出寻求致富之路。
“要改变村里的面貌,激发起村民的创业热情,就要先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杭兰英有自己的规划,村里有那么多农田,为什么不好好利用?于是,她把目光投向了推进标准农田建设。她和村干部们积极争取土地整理项目,先后投入500余万元,对全村1300亩农田进行标准化改造,建成了省级千亩高产粮食示范基地。去年,晚稻平均亩产达850公斤。
看到收成,村民们来劲了。水稻良种基地、猕猴桃基地、花卉基地……一个个农业合作社随后发展起来。许多村民在家中搞起了加工业,村民收入年年攀升。
祝温村摇身一变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示范村。
村民冷暖系心头
在祝温村,几乎没有人称呼杭兰英为“杭书记”,大家都喜欢亲切地喊她“兰英妈妈”。这个平时工作干练、果敢,甚至有些泼辣的女书记,也有着女性特有的细腻体贴和爱心。
许多认识杭兰英的人都知道,她有一个女儿在村幼儿园里当老师。而熟悉杭兰英的人都清楚,这个名叫黄春芬的女孩并不是她的亲生女儿。
8岁时父母离异,妈妈离家出走,靠着爸爸做小工的一点微薄收入生活……从小就遭遇家庭不幸的黄春芬总感觉有些无助。然而这一切在她12岁那年改变了。
那一年,她的爸爸到祝温村打工,帮村里修路。一天午饭闲聊时,杭兰英问起他家里的情况。得知父女俩相依为命时,杭兰英笑着说:“我没有女儿,不如就让她当我的女儿吧!”让老黄没想到的是,这句看似开玩笑的话后来成真了。
黄春芬永远也不会忘记第一次见到杭兰英时的情景。那天天气阴沉沉的,杭兰英带了专程买的新衣服到家里看望她。“妈妈一直让我试衣服,还跟我聊天,感觉特别亲切。”黄春芬回忆说,杭兰英的出现就像一束光芒,带给她很久都没有过的亲切和温暖。
如果说杭兰英给黄春芬的生活带来了光明,那么她对村民的关爱更像是春天和煦的阳光,温暖着大家。
在杭兰英办公桌左边的抽屉里,装着满满一抽屉的笔记本。里面清楚记录着一年年的困难户情况、需要补助多少钱等等。其实当了20多年村支书,每家每户的情况早已深深印在她的脑海中。“记一下更清楚、更放心,不会遗漏任何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只要村民有困难,杭兰英总第一个站出来帮忙。
让大家印象最深的是2000年除夕,正当杭兰英全家其乐融融吃团圆饭时,一个电话打破了原本的安宁。村民沈春香家出事了,她的丈夫和儿子因病在除夕相继去世。一个家里两个顶梁柱没了,一屋子女人哭成一团。杭兰英马上放下手中的碗筷,赶去帮忙料理后事,自己还带去3000元钱。
第二天,村里出现了感人的一幕。在杭兰英的感召下,村民们自发来到村委会,你20元,我50元,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连一位家庭贫困的80多岁老人也颤颤巍巍地走来,坚持捐出自己节省下来的5元钱。
时间再倒转7年。1993年,同样是一户村民家有人离世,也是杭兰英带头捐了200元。而那时,她一个月的工资不过20元。
给村里修路、帮村民找工作、借钱帮困难村民造房子……这些年,杭兰英先后为村里捐款42万元。村里建起了“关爱基金”,一家有难、百家相助,在她的带领下,村民们自发捐款用于村庄建设的资金已达400万元。
村里的事永远放第一
硬化道路42800平方米、河道砌石3200米、种植绿化带36700米、建设公共休闲绿地6800平方米……这些年,祝温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保障村民生活的医疗服务中心、幼儿园,丰富村民业余生活的健身活动场所、老年活动中心,记录文化历史、陶冶情操的图书室、创业文化陈列室、文化礼堂、人和乡风文化长廊……当这个过去的经济薄弱村建起完备公共设施时,当这个昔日的落后村成为村安民富的花园村时,杭兰英也变了。她的背不再像过去那么挺拔,白头发悄悄钻了出来,皱纹在不知不觉中爬上了眼角和额头。
其实,杭兰英本可以更好地享受生活。她的丈夫原是中学校长,退休后承包了一家厂,两个儿子如今都已成家立业,家庭温馨美满。杭兰英何尝不想和丈夫挽手漫步,安享晚年,但是她实在放不下这么多村民。
村民朱彩娣一直记得,她的女儿中专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杭兰英知道后,主动提出将她女儿介绍到自己弟弟的企业里工作。这几年,村民的就业问题在杭兰英的帮助下一个个解决。“她想得最多的是村里的事,在她心里村民的事永远排第一,从来没有好好想过自己。” 朱彩娣说。
杭兰英曾经遭遇过一场很严重的车祸。2007年的一天晚上,杭兰英走在路边,被一辆疾驰而来的摩托车撞飞,右手臂和盆骨粉碎性骨折。
这次车祸让杭兰英休养了整整4个月。这也是她当村支书后,唯一一次离开村里这么久。虽然人在医院,但她的心始终留在村里。那年正好是3个村合并后的第一年,各种事情都需要协调解决。操心的杭兰英怎么可能放得下,于是,办公室被她搬到了病房,手机成了连接着村里和病房的热线。
好不容易可以走路了,杭兰英更焦急了。她右手吊着绷带,一瘸一拐地来到村里,详细地询问了各项工作,看到村里各项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她这才放心。
可当时的伤到现在落下了病根。杭兰英右手臂上十几厘米长的伤疤依然清晰可见,平时只要稍微劳累些,她的右手臂就会发麻,但这并不影响她工作的热情:哪家有困难,她第一个上门帮助;村里做工程,她去现场督查;每天一早来上班,她先带头打扫卫生……
邻居蒋丽娟还记得,今年一月的一个晚上,她接到杭兰英的电话,请她陪着到医院去看病。到医院一检查,蒋丽娟吓了一跳,杭兰英患了急性肺炎,高烧39℃。前几天高烧不退的情况下,她还整天呆在村里为河道砌坎忙碌,根本顾不上自己的身体。在医生强烈要求下,她才在医院里住了8天。
20多年来,这两次是村民印象中杭兰英为数不多的“请假”。连小孙子出生时,她也只是去看了一次,就匆匆赶回村里。
这些年的发展为村里赢得了许多荣誉,也给杭兰英自己带来了一系列荣誉。面对这些,她却很淡定,“这些成绩都是大家干出来的,作为村干部,不帮村民解决困难、干实事,还要我们干什么?”杭兰英说,大家信任支持她,就是她继续坚持为村民服务下去的动力。
来源:浙江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