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14 15:37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4年6月 | 查看:782次
人物故事:
2004年,创业受挫的醴陵人潘尧生,欠下300万元债务,跌入人生最低谷。
10年来,潘尧生几乎每年大年初一便开工;
10年来,潘尧生坚持每到年底主动上99个“债主”家还钱;
10年了,潘尧生的债务即将还清,支撑他度过艰难岁月的,是“60岁以前一定要还清账”的信念。
“如果因为这些钱就爬不起来,那这辈子就真完了”
醴陵人有闯劲,好创业。王仙镇人潘尧生出身农家,当过兵,复员后在亲戚朋友的资助下买了台大货车跑运输,为人本分诚信,惯于吃苦耐劳,攒下了点钱准备创业。
1992年,35岁的潘尧生与人合伙开办了一个纸箱包装厂,之后又逐渐扩展为造纸厂,前后投资达1600多万元,员工最多时近200人。
当时的乡镇企业多靠亲朋好友集资开办,因此乡镇企业开办得多,倒闭的也多,倒了之后小老板“跑路”的不少。由于几个合伙人出现严重分歧,管理不善加上环保政策的影响,2004年,造纸厂轰然倒闭,另外两个股东欠着上千万元的债务“跑路”了,潘尧生也因此欠下了300万元债务。
“欠债的小老板多数都跑了,那段时间光是王仙镇外出躲债的就有10余人,有的可能只欠几十万就跑了。”潘尧生的战友兼老乡邓治南如是说。
对于一个农村家庭而言,300万元无疑是个大数目。
但潘尧生没有跑。
他此时已经47岁,上有老下有小,而市场也不再像上世纪90年代那样容易赚钱了,要想咸鱼翻身难上加难。
潘尧生没有“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气概,但他有自己坚守的底线——欠债一定要还。
挫折是砥砺人性的一块坚石,潘尧生说:“债务也没那么可怕,但如果因为这些钱就爬不起来,那这辈子就真完了。”
“只要我有命在,就会想办法还钱”
卖了房子车子,欠债缺口仍很大。潘尧生把母亲送回乡下老家,带着妻子女儿住进四面进风、屋顶漏雨的工厂里。“我不怕吃苦受累,就怕还债不起,对人不住,睡觉都不安宁。”潘尧生下定决心,60岁以前一定要把债还清,不等“债主”来问,他一家一家上门,都说同样一句话:“只要我有命在,就会想办法还钱。”
几百万元的欠债靠打工显然是还不上的,好在他平日为人厚道,亲戚、老乡、同学、战友都很愿意帮他。这些年里,潘尧生四处想方设法找活,到广东贩过猪,到广西挖过土方。2006年,年近五旬的潘尧生重操旧业,开起了大货车,不管白天晚上,过年过节,只要有钱赚,潘尧生就会干。自那之后,他就没在家里过一个完整的春节,每年大年初一就上路了,因为别的货车司机都在休息,这时运货价格最好。忙的时候,潘尧生从不回家睡觉,每天的休息,就是趁装货的空当在仓库找个纸盒摊开睡下。
李秀萍心疼丈夫,埋怨他不懂休息:“白天晚上跑车,既不安全又伤身体,年轻司机都吃不消,也不管自己是几十岁的人了,把身体都搞垮了。”由于长年奔波劳累、饮食不正常,老潘落下了胃病、早期冠心病等。
埋怨归埋怨,最支持潘尧生的,也还是李秀萍。她四处打工,在工地做过饭,在别人家当过保姆,后来跟着潘尧生白天晚上跑车,只为了尽早帮丈夫还上钱。
“你欠人家的钱,不要躲他,要面对他”
潘尧生有一个记账本,上面有99个“债主”,每人列一个户头,每一笔借贷都清清楚楚。
老潘还钱的方式是每年过年前,99个“债主”家家都上门,不分亲疏一个不少,按借钱的比例还钱,“哪年赚得多就多还,赚得少就少还,总之不能不还。”记者在他的账本上看到,每个户头下都是密密麻麻的还钱记录,最多时一次还5000元,最少的不过一二百元,但每年都不间断。“你欠人家的钱,不要躲他,越是躲人家越是会怀疑你、催促你,要面对他,每年都要上门,才能赢得理解。”老潘说。
最令老潘夫妇感动的,是“债主”们的宽容理解。“我家欠这么多钱,却从来没有人看不起我们,都对我们很客气;还钱的时候,人家还客气地说声谢谢。”李秀萍说。
邓治南也是“债主”之一,他说出了“债主”们的想法:“我们当然也是有想法的,我们的钱毕竟也是血汗钱,但是大家看他没有跑,也就安心了;而且他那么吃苦,大家都看在眼里,也没人催他了。”不仅如此,“债主”们几乎全都主动免去了利息钱;有的听老潘说想扩大运输规模,还主动将还款再借给他。
现在,老潘有了两台货车,又雇了一个人跑运输。就是这样一年一年地还,老潘如今已还了270多万元钱,只剩下不到30万元债务。老潘说:“还完债我就可以安心休息了。”
有人说,清白的良心是最温柔的枕头。一歇下来,老潘觉得特别困,晚上沉沉睡去,无梦睡到天光。睡足觉起来,人的感官也恍如复活了。在这个下雨的春天,潘尧生觉察到了早春潮湿清新的气息,真切地感到人生将要开始新的美好的一程了。
来源:湖南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