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08 09:52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4-03-21 14:08 | 查看:1425次
---中石化胜利黄河钻井三公司25513队指导员刘艳玲事迹简介
刘艳玲,女,1983年1月出生,2009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油气井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先后在基层钻井队任工程师、副队长,现为中石化胜利黄河钻井三公司25513队政治指导员。
没有大学生的稚气和女同志的柔弱,参加工作后,刘艳玲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立足本职,勤学苦练,不到三个月即熟练掌握必需技能,四个月独立定岗,五个月完成八口井施工任务,成为一名合格的女工程师。在扎实完成岗位任务的基础上,她勤于思索,善于创新,完成的《剪切罐的研制应用》,利用剪切泵射流水化药品,大幅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节约钻井成本,为井队年节约成本10万余元。
2011年3月,刘艳玲不顾家人反对、朋友劝阻,主动要求跟随30939队外闯胜利西部(新疆)新区。初到新疆,一场大雪迎接了刚下火车的她,捂着冻得通红的鼻子,刘艳玲来不及休息就匆匆赶往新井场。新疆昼夜温差二十多度,早晨穿着棉大衣,到了中午气温就上升到三十多度,由于不方便换衣服,刘艳玲捂出一身痱子。不仅如此,她还因水土不服导致身体过敏,两个月不到就瘦了十几斤。为了尽快适应恶劣的施工环境,她积极向男同志看齐:衣服难换,她就学蒙古人,剪下棉衣袖子缝上拉链,热了就把袖子摘下来;洗澡不方便,她就夜里12点后等男职工洗完再去;没有“闺蜜”说悄悄话,她与男同事成了铁哥们。即使在井场上看到毒蛇和蜱虫,她也能做到镇定自若,继续工作。
为了短时间内掌握新疆区块的施工工艺及工作流程,她每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往返穿梭于钻台上下、定向房、地质房,分析比对、汇总情况,寻找最正确、最有效的技术措施,施工关键时刻,甚至几十个小时也不休息。为了确保每一项措施的准确性,她积极向附近井队技术人员咨询,电话里说不清,就跑过去当面请教,入疆三年里,光大头牛皮工鞋就跑烂了八双。即使在回东营倒休的日子里,她也天天“泡”在公司技术办公室,潜心学习各类钻井技术。就这样,在最短时间里,她成功掌握了队伍所在区块的地质情况及应对措施。排601-平97井,由于施工措施得当,创出了机械钻速34米/小时,钻井周期3.9天的好成绩。新疆勘探项目区域重点探井——哈山1井一打就是四个月,而她就在井上住了四个月。在她的建议下,先后试验了牙轮、PDC等多种型号钻头,使用了钟摆钻具组合、螺杆钻具组合、垂直钻井工具、动力复合钻进四种钻具组合,最终优选出动力复合钻模式,成为该区块施工的样本工程。
2012年3月,刘艳玲担任了30939队副队长兼工程师,成为油田钻井系统唯一的一名女钻井队长。在生产过程中,她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外部市场的“三制四化”井控工作管理办法,荣获公司合理化建议一等奖。参与制作的滤砂管抓起器,荣获黄河钻井总公司QC成果二等奖。借鉴哈山1井成功经验,刘艳玲在之后施工的哈浅101井,创出速度最快、成本最小、建井周期最短等多项高指标新纪录。在没有前例可遵循的SAGD井组,她带领技术骨干展开攻关,创造了浅造斜点、高造斜率、井身轨迹控制高符合率等诸多亮点,为油田超稠油开发提供了宝贵经验。三年来,刘艳玲先后完成40余口高难度井的施工任务,发表《新疆项目部钻井现场HSE管理实践》等专业论文六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2013年9月,经过干部竞聘,刘艳玲竞聘上了同样在新疆施工的25513队指导员岗位。新的岗位,新的挑战,在抓好钻井生产的同时,她虚心学习,着重强化外部市场基层党组织和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水平,保持25513队在同区域的标杆地位,被总公司推荐为胜利油田金牌队。其个人也先后被授予中石化青年岗位能手、胜利油田劳动模范、道德模范、十佳女职工、外闯市场青年先锋、巾帼建功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称号。2013年,在胜利西部新区增储上产劳动竞赛中,被评为先进员工,荣立个人二等功。
来源:山东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