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06 20:23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4-03-21 17:10 | 查看:2164次
天津泰达蓝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邹凌做了很多事,社会角色、身份地位和个人财富也都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唯一没有改变的是他的信仰,他对党的事业的忠诚。正是在这变与不变之间,才显示出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他一直履行着对党的誓言。
一、深怀感恩之心,把回报国家奉献社会作为自己的使命
他的公司在赞比亚尊重当地文化,融入当地社会,长期坚持资助孤儿院、修建部落文化博物馆、保护古树名木,深入偏远村落访贫问苦,送去生活用品,帮助他们修路、打井、建学校、建医院,被当地民众誉为“做的比说的得好的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赞比亚首任总统卡翁达说:“我和毛泽东打开了中赞友谊的大门,从邹凌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中非友谊的未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了解他的事迹后,欣然用中文写下“社会公仆、合作先锋”。我国驻赞比亚大使馆称赞他为传承中赞友谊做出了突出贡献,大大提升了中国人、中国企业在赞比亚的良好形象,为祖国争了光。
“企业的财富就是社会的财富,企业发展不能忘记国家和人民的支持,要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天津蓟县花果峪村不少村民分散居住在半山腰,长期出行不便,他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名义出资修通了连接各家各户的“连心路”。邹凌当过兵,在部队入党,复员回到地方后,始终不忘部队的培养,一直热心支持部队和国防建设,主动为服役过的部队修建训练场、信息化训练室,长期与驻地武警部队开展共建活动,帮助复转军人解决就业等问题。著名演员、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黄宏当年拍摄电影《25个孩子一个爹》,因市场前景不被看好,筹款困难,邹凌得知这是一部弘扬扶贫济困精神的公益影片后,在资金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毅然承担了全部费用。黄宏后来常说,邹凌把公益永远看得比利益重,我从内心里尊敬他。十多年来,邹凌和他的企业持续开展“蓝盾爱心行”活动,拿出数千万用于慈善事业,安老助孤、扶弱帮残、助医助学、扶危救灾。
二、深怀大爱之心,把共产党员称号作为责任担当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牵动了无数中华儿女的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邹凌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迅速组建一支由党员骨干组成的小分队,带着救灾物资,星夜兼程赶赴震中汶川县映秀镇。面对残垣断壁和面目疮痍,邹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当地党组织的支持下,把临时党支部建起来,把鲜艳的党旗竖起来,把鲜红的党员袖标戴起来。面对群众疑惑的眼神,邹凌和渔子溪村党支部书记一起,带领党员郑重承诺:我们是共产党员,一定冲锋在前,对父老乡亲负责到底!
救灾只是起点,援建没有终点。灾区百姓失去亲人的痛苦,让幼年丧母的邹凌感同身受。当年春节临近,邹凌做出一个令常人难以理解的决定——到灾区和群众一起过春节。他带着党员和文艺骨干来到映秀渔子溪村,挨家挨户发放慰问金和年货,把大家发动起来,共同筹办一台主题为“明天会更好”的映秀春晚。除夕之夜,上千人的“坝坝宴”摆了起来,熊熊的篝火燃烧起来,邹凌和大家手拉着手,跳起欢快的锅庄舞,在美好的歌声中告别悲伤、展望未来。
灾区百姓的淳朴善良,深深打动了邹凌的心。此后五年,每逢春节,不管身在国内还是国外,不论公司事务多么繁忙,邹凌都和他的团队回渔子溪村过年,举办晚会、走访群众、慰问党员,和村党支部一起谋划发展,想方设法增加村民收入。几年来,渔子溪村的百姓把邹凌当成最亲的亲人。
青海玉树、甘肃舟曲、四川芦山,无论哪里发生重大灾情,邹凌都会第一时间带领党员骨干奔赴救灾一线。每年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邹凌都会以公司党委的名义给灾区群众寄去月饼、天津麻花等物品,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关心。
三、深怀仁德之心,把帮助别人当成一种习惯
邹凌年幼时母亲早逝、父亲生病,家境十分贫寒,是村子里的乡亲们你一块饽饽、我一双鞋子,帮他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从那时起,知恩图报、乐于助人的种子就深深地埋在他的心底,每当有人遇到困难,他总是毫不犹豫伸出援手,尽最大努力提供帮助。
得知村里当年经常接济自己的边大娘病危,邹凌立即联系医院,找最好的医生,想方设法进行救治,安排专人照顾。边大娘在外当兵的孙子专门给邹凌发来短信:“我要向您学习,学会感恩,心存他人,在自己以后的人生中多做善事”。
71岁的马锡章是渔子溪村的老村长,2012年10月白血病恶化,本人和家属准备放弃治疗。邹凌知道后,连夜派人带着专家把他接到天津全力救治。在医院下发病危通知、家属几次要求带老人回乡准备后事的情况下,邹凌耐心细致地做家属工作,坚持只要有一线希望就绝不放弃,最终奇迹般地挽回了老人的生命。
无论相识还是不相识,只要有人需要帮助,邹凌都会尽其所能,这就是心怀大爱的好人邹凌。
来源:天津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