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两年,为什么我执意要考研(图)

发布时间:2018-05-04 08:39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05月04日 06 版 | 查看:1204次

  离职考研后,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别傻了,现在读书有啥用,研究生一抓一大把”。

  要是在两年前,我会对他们的观点深表赞成,附上一句“还是出来工作比较实在”。

  可是两年后,当有人再跟我说这句话时,我一定回应:“读书可以经历1000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

  我本科就读于家乡一所普通医学院校,学的是5年制的医事法律专业。在大学里,我从来没想过要考研,尽管身边的长辈和学姐学长不止一次地告诉我,本科学校普通,只有考研上名校才可能最快实现阶层的跨越。

  但是,我还是一意孤行,没有选择考研,在一次性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后,又通过专业的优势顺利入职家乡的一家国企单位。

  但正式入职后,才发现自己当初的想法有多天真。同一批进来的几个211学校毕业的研究生,在岗位职称上比我们高两级,每月工资至少高1000多元。最关键的是他们能被安排在较为舒适的管理岗,有更多机会见到各种领导,参与项目活动的谈论;相比之下,本科生只能在业务岗里没日没夜地对着电脑干活儿,没有话语权,甚至连见领导一面都是奢侈的事。

  心有不甘的我,在距离考研仅两个月里,选择了报考一所相对而言更容易考上的高校。那时刚走出校门,还没有足够的勇气裸辞,只能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备考。

  考研成绩出来时,差了6分没能挺进复试,又不甘心调剂到普通院校,算是第一次考研败北。

  但经此一役,我的内心更加坚强,在这个人脉关系时代,你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可能帮不上什么忙,你那自顾不暇的穷亲戚也没空搭理你。你唯一能靠的,就是你自己,就是通过读书这条路,一步步实现人生的跨越。

  如果说第一次考研,我是奔着那一纸文凭去的,那第二次复读,我则是在深思熟虑之后作出的抉择。

  我父母一辈子都生活在老家,靠双手养活一家老小。在他们看来,医生、教师、公职人员就是最体面、最好的职业。

  他们一直都希望我能听他们的话,留在家乡这座小城市里,找份稳定的工作,然后相夫教子,安稳地过一生。

  自从去北上广,有机会接触了许多牛人大咖,我开始重新思考人生,才恍然觉得当初的想法有多狭窄:20岁后,格局的大小,视野的宽窄,才是命运的决定要素。过一个平凡无趣的人生实在太容易了,你可以不读书、不冒险、不写作、不外出、不折腾。但是,人生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我本可以。

  对于我们90后来说,奋斗的意义已经不仅是满足温饱问题,而是去探索人生的可能,去寻求生命存在的价值。

  去过北上广,就越来越认同海明威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你足够幸运,年轻时候在巴黎居住过,那么此后无论你到哪里,巴黎都将一直跟着你。

  你年轻时去过的地方,居住过的城市,它们都在深深地影响着你。在家乡有安逸生活,但在做任何事都是拼爹和潜规则的人情社会,我更愿意到高楼林立、灯红酒绿的大城市,因为那里更看重的是你的个人能力,也能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最重要的是与优秀者同行,你才能走得更远。

  为了能专心地考,我选择从国企单位裸辞。周围人都说我不懂变通,我没有辩解,但这是我破釜沉舟的决心。

  就像小说《无声告白》的那句经典:我们终其一生,就是为了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离职后,在对几个有意愿的理想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后,我毅然在报考学校那栏填上了“复旦大学”。我知道这次考研于我而言意味着什么,成功这件事,没有谁能轻易许诺于你,而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认定一个目标,然后头也不回地往前奔跑。

  我在笔记本里用力而清晰地写下这句话:考研是严肃的人生选择,既然决定了,就请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一切外界的诱惑与热闹对他来说便成了无关之物。

  在接下来备考的100天里,我几乎进入了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保持每天极其规律的作息习惯,除了抽空看些新闻准备政治,把所有能用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

  伸手摘星,虽有可能徒劳无功,亦不致满手污泥,这是美国著名广告人李奥·贝纳的名言。

  考研结束后,自知结果可能不如人愿。我变得不再恐惧,因为我清楚:我们读书,绝不仅是为那一纸文凭,而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赢得更多选择的机会。

  年前几天,成绩出来了,确实在意料之中。我几乎没有太多的悲伤和抱怨,当天就开始在网上找工作投简历。刚过完年,就拉着行李,告别亲人,踏上漂泊之路。

  凭借着在学校积攒下的文字功底,我用了8天在上海成功应聘到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从事文案工作,又迅速在公司附近租房安顿下来。

  虽然对于未来的路,我还没有想好怎么走,但我始终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最好的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我们要做的就是:怀揣希望去努力,静待美好的出现。

  2018年,改革开放迎来40周年,中国社会亦进入新时代。《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联合发起“强国一代”大讨论。我们希望收纳你的声音,倾听你的见闻,一起探索“路如何越走越宽,人如何活得更加美好”。来,把你的忧虑、迷茫、希望、梦想告诉我们,让这些故事,成为历史的一份底稿。征文邮箱:qiang@cyol.com

郭小玲(十点读书签约作者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