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04 08:23 | 来源:人民日报 2018年05月02日 20版 | 查看:635次
本报记者 冯春梅
“敢于啃硬骨头”“抓住了‘牛鼻子’”……
4月20日,全国政协礼堂,以“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对策”为主题,十三届全国政协首场双周协商座谈会在期待中精彩“亮相”, 各界人士纷纷点赞。
新视野
作为国家层面顶层政治协商活动,十三届全国政协的“首商议题”展现了宏阔视野:面向全球竞争,贯彻国家战略,关注高精尖技术,探索新时代战略新兴产业的创新驱动和加速发展。
“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将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围绕核心技术、顶尖人才等展开激烈争夺。” 协商座谈会上,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在介绍有关情况时直奔全球发展大势。
对于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态势,多位委员及专家学者作出了分析判断。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科院、中国科协负责人现场做了交流回应。面对人工智能和相关科技、产业的发展与竞争,与会人员表示既要看到机遇,也要看到挑战。
“经过多年积淀,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具备跨越赶超的重要基础。”全国政协委员曹健林在发言中指出,我国在中文信息处理、语音合成与识别、语义理解、生物特征识别等方向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了以互联网骨干企业为龙头、“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链和生态链,在人工智能发展上独具优势。
“目前人工智能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徐晓兰介绍,2017年,全球核心产业规模超过370亿美元,预计2020年将超过1300亿美元;我国核心产业规模已超56亿美元,预计2020年将超220亿美元,具备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巨大潜力。
“金融行业作为一种高度数据化的产业,被认为是人工智能最好的应用行业。”沈国军委员是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局执行主席,他更关注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发展与应用。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则对发挥香港的优势和作用表示关注:“香港必须跑赢也有能力跑赢智能时代,在国家人工智能战略中发挥独特作用。”
新焦点
此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在继承以往做法的同时,又有一些创新:增设分会场,邀请10位委员通过视频直播旁听会议;会上,一位全国政协副主席代表全国政协作主题发言;相关部委对委员建议现场回应,互动交流更有针对性。
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新一轮科技竞争和产业竞争制高点,引发人们对芯片制造、人工智能发展、科技创新前景的强烈关注。有网友在评论此次双周协商座谈会议题时说:“议题一出,人心一震”。
记者注意到,所有发言人都特别关注问题与挑战。5位预约发言的委员和部委负责人,集中指出了几个方面问题:缺少重大原创成果,基础理论、核心算法主要来源于发达国家,高端芯片、重大产品与系统等被跨国巨头垄断;人才规模和质量都难以满足需求,特别是高端人才严重不足;多数企业重视商业模式创新,但缺乏基础前沿研发布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圈尚未形成;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法规相对滞后。
“芯片、安全、人才、竞争”是贯穿会议过程的四个热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智能处理器中心主任、研究员陈云霁在发言中说,智能时代的核心物质载体就是智能芯片。智能芯片的竞争日趋激烈,欧美高水平机构已经投入了上百亿美元进行研究,我国的芯片技术基础薄弱,挑战巨大。徐波委员则认为,条块化、碎片化、重复化现象,导致我国的相关研究缺乏系统性的融合与整合,阻碍了“巨无霸平台、团队和成果”的诞生。多位发言委员提出,应当关注人工智能的风险问题,比如低质量数据的干扰、隐私保护、监管方式落后带来的问题等。
多位委员强调解决人才短缺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目前我国的人工智能尖端人才不足美国6%,每年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100万人,但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却有限。郝跃委员发言表示:“如何做好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追求
“我们必须开展什么样的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才能使我国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强国?”
“历史上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推动强国崛起。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应用为我国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
想国家、民族、大众之所想,议强国、兴国、富国之所望。几小时的协商座谈会充满激情,也充满智慧。蕴含真知灼见的对策建议,在共同追求中涌现出来。
在主会场对面的会议厅,10位来自相关领域的委员被邀请列席,他们和全国政协办公厅相关负责同志坐在一起,在清晰的大屏幕前专注地观看会议现场直播,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和坐在主会场一样。在一位委员手中的资料上,记者看到他用红线标明的一行字:“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要求我们在此高技术领域加快部署实施,抢占先机。”
科技界多位委员建议,强化基础研究特别是跨学科探索研究,加大芯片研发支持特别是加大对AI芯片的研发支持,吸引海外人才回流、实现人工智能高端人才精准引进,推动建设顶级研究机构,建立人工智能国家实验室,完善我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学科体系,建设国家示范性人工智能学院和创新创业特区,建立和完善适合市场规律的人才激励长效政策。
来自企业界的委员和有关专家建议,加速构建我国自主的人工智能底层技术开放平台,抓住“智能+”时代创新的“牛鼻子”;鼓励企业开放人工智能平台,赋能各行各业,快速实现“智能+”的大发展;推动人工智能向广大城乡地区特别是“三农”领域的应用。
相关部委领导同志建议,从国家层面重点推进人工智能创新能力建设,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示范,加大人才和团队引进培养力度,加强法规政策储备,加强劳动力精准培训,参与人工智能全球治理。
同心同德同筑梦,新时代里开新局。作为政协委员与中央有关部门定期交流的重要协商平台、委员建言资政的重要履职方式,迸发朝气与活力的双周协商,正走在焕发新风采的大路上。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