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02 21:42 | 来源:中国好人网 2016年7月 | 查看:1085次
人物故事:
杨军,男,1964年3月生人,天津市公安局公安和平分局经侦支队探长。
从1984年开始,杨军30余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资助残疾人李树园。从最初的买米买油、照顾日常生活,到后来的结婚、修房、落户口、申请廉租房,帮助李树园度过了人生的一个个坎儿。杨军用无穷无尽的正能量,诠释着助人为乐的博大胸怀。
“关于生存下去的勇气,我曾经动摇。直到一个人的出现,他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他就像一盏明灯,点亮了我们一家人前行的方向。我终于明白,原来,爱是如此温暖,爱是一种力量……”
双腿残疾、行动不便的天津市民李树园,把自己的一腔真情倾注于笔端,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把30年来的生活变迁全部记录下来。对于写日记的初衷,李树园说,他要用这种方式向一个人感恩,这个人就是公安和平分局经侦支队的探长杨军。
“以前我无法直面自己未来的生活,贫困的家庭,羸弱的身体,我就是一个累赘,拖累着整个家庭。但杨军鼓励我不要放弃,他是一个好人,给了我前行的力量。”李树园说,“家庭贫困,身有残疾,可能是人生的不幸,但能得到杨军这样无微不至的关怀,却是我今生最大的幸运。”
初识管片内的困难户
30年前,李树园是一名肢体残疾、家贫如洗的落魄汉子;而如今的李树园已不用再为生计到处奔波,他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有了稳定的生活。李树园说:“30年的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但是有一个人的名字我永生不会忘怀,是他在我生活的转折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就是我的好兄弟——公安和平分局民警杨军。”
在劝业场附近的一条小胡同里,一间只有8平方米的小屋,住着李树园和他的父母。由于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导致下肢瘫痪,李树园的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只能靠父母照顾。
那时候,三口之家只有靠李树园的父亲打些零工来勉强度日。“这样的生活究竟还有什么意义,我真的是家里的累赘吧!”多少个夜晚,李树园辗转反侧,几乎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此时他还不知道,人生的转折即将出现,一个人即将扣响他的家门。
1984年,杨军从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公安和平分局劝业场派出所。作为一名新片儿警,他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熟悉自己辖区内的情况。通过和居委会主任的交流,他了解到辖区内有不少户生活困难的家庭,决定挨家挨户走访。
一个寒风刺骨的冬日,杨军来到兆丰路,穿过狭长的小胡同,来到了李树园的家。还没进屋,眼前的情景就已经让杨军感到担忧,那间年久失修的小屋,在狂风中就像随时都可能被吹倒。走进一间屋半间炕、几乎难以落脚的小屋,杨军看到,李树园一家人正在吃午饭,清水煮白菜,蘸酱油,主食是窝头。李树园的母亲有点儿不好意思:“别人家都能变着花样改善伙食,我们没钱,一日三餐都是这样。但我们很知足了,毕竟还有个落脚的地方。他爸在外面打工,我和树园在家糊点儿火柴盒,日子还算过得去。”
通过和李树园一家人聊天,杨军了解到,李树园虽肢体有残疾,却是一个特别好强的人,自学完成了高中课程,他的梦想是考取师范大学中文系,但最后因两分之差名落孙山。
聊了没多久,杨军转身离开,立即去粮店、副食店买了米、面、油,送到了李树园家中。第二天,他又拉来一车油毡、砖瓦,亲自动手维修房屋,重新铺了屋顶,加固了墙体。
知道李树园爱看书,杨军特意为他买来各类书籍,还利用下片儿的时间陪他聊天。时隔30年,回想起当年的往事,李树园仍感慨不已:“常言道,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在我们一家身处困境的时候,是杨军兄弟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匿名汇款30年未间断
李树园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他要将这份真情记载下来。
“杨军兄弟的无私精神,渗透到了我们一家人生活的点点滴滴。更重要的是,他教会了我要以乐观的态度直面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说感谢,谈报恩,都不足以表达我内心的感动。是杨军让我知道了人间确有真情在!”
从走进李树园家的第一天起,杨军的脑子里想的就是如何让这一家人摆脱困境,重新树立对生活的信心。考虑再三,他决定每月从工资中拿出几十元钱,贴补李树园一家的日常生活。那个时候,对于一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普通民警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然而,当他把这几十元钱送到李树园面前时,却被断然拒绝。李树园说:“兄弟,你为我们一家付出了多少,我心里都有数,你的收入也不高,再说了,我们家现在的生活也过得去,再给你增加负担,我心里真的过意不去!”无论杨军怎样劝说,李树园依旧执拗,坚持己见,不改初衷。
无奈之下,杨军想出一个办法,他假称将李树园一家的情况告诉了一个做生意的朋友,那位朋友主动提出,要每月资助李家几十元钱。李树园不相信,非要进行核实,早有准备的杨军让自己的一个亲戚“冒充”那个好心人,给李树园打去电话。最后,李树园终于同意收下这笔资助。
从那时起,杨军化名“杨一民”,每月给李树园汇去资助款,从未间断。随着时间的推移,杨军的汇款,从一开始的几十元,到100元、200元、300元,30年从未间断过。杨军说:“当初想到化名为杨一民,就是因为我是一名民警,扶危救困是我的天职。帮助李树园一家人走出困境,我责无旁贷!帮助李树园一家这件事,除了我的妻子,别人都不知道。我想把这个秘密一直保存在心底。”
他是困难家庭的主心骨
时光荏苒,李树园已经过了30岁。看着他的父母一天天衰老,杨军心里很着急:该帮树园说门亲事了,以后的日子需要有人来相互扶持才能走过!在杨军和居委会主任的帮助下,来自河北省衡水市的苏风良,走进了李树园的生活。苏风良是和前夫离婚后,带着年仅6岁的儿子李强来天津的打工者。在好心人的撮合下,1990年的一天,李树园与苏风良成家,婚后又生下了小儿子李健。
此时,苏风良和李强的户口问题迟迟不能解决,李树园发了愁。这一天,他摇着轮椅来到杨军家,拿出两条烟和一瓶酒,对杨军说:“兄弟,这些年全靠你的帮助,我才能有这样的好生活,不知道该怎样感谢你。你弟妹和孩子的户口一直解决不了,麻烦你再给帮帮忙吧。”杨军生气了,“树园,你这是侮辱我,咱哥俩儿是嘛关系,别人不知道,你还不清楚?实话告诉你,弟妹和孩子的事我一直在想办法,近期就会有结果!”通过杨军的多方协调,不到一个月,苏风良和李强的户口问题顺利解决了。
“在我的生活中渐渐形成了一种惯性,无论大事小情需要解决,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杨军兄弟,他是我们家的主心骨。虽然只是萍水相逢,但经历了这么多年风风雨雨,我们情比金坚。”
30年来,杨军的工作,从派出所调到刑警支队,再从刑警支队调到经侦支队,但无论如何调动,他对于李树园一家人的真情从未改变过。每年春节之前,杨军都会带着李强和李健到商场去买新衣服,听说李健考上了市重点高中,杨军毫不犹豫地承担起孩子上学的所有费用。而且,通过多方协调,他还为李树园一家申请到了廉租房。看着一家人搬进宽敞明亮的新房后的那兴奋样儿,杨军心里很是欣慰。
无私奉献换回感恩之心
“说实话,我当初伸出援手,是出于一名民警的责任,但我渐渐地发现,对有困难的人做出力所能及的帮助,能让自己的内心如此温暖,如此踏实。”杨军说。
对于杨军多年以来的深情厚谊,李树园一家心存感激。2006年,李树园的母亲身患重病。弥留之际,老太太唯一的愿望就是要见杨军最后一面。当杨军赶到医院时,老太太一把抓住他的手,用尽力气从口中挤出一句话:“今生我们欠你太多!”短短几个字,令在场的所有人都流下眼泪。
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一次,李树园写了一封感谢信,摇着轮椅前往和平分局,想把感谢信亲自交到分局领导手里。正巧,他在分局门口碰见了杨军。弄清楚李树园的来意后,杨军说:“我从未想过你要如何报答我,我最想看到的是你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原因很简单,从踏进那间8平方米的小屋开始,我就把那里当成了自己的家!”就这样,树园被杨军“轰”了回去。
李树园久久不能释怀,又拨打了广播电台的热线,通过电波,深情地讲述了杨军对他一家人30余年的帮助与关怀。他哽咽着说:“杨军兄弟,你对我们一家人的恩情,我知道无论自己怎样做,今生今世也报答不完。你说过,自己只求耕耘,不问收获,但我不能漠视你为我们付出的一切。好兄弟,我们永远是一家人……”
大爱无声,杨军用自己的一颗心感动着李树园一家人,践行着一名人民警察的誓言。
来源:天津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