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克焕:让广西水牛产业“牛”起来的教授(图)

发布时间:2018-04-28 22:03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4-02-24 15:14 | 查看:2258次

  卢克焕,男,汉族,1945年4月生,中共党员,广西大学动物繁殖研究所所长。

  一个农家孩子,源于改变中国农村生活现状的勇气,数十年如一日地从事水牛繁殖科学研究,手执牛头,默默培育和带领其科研团队,历尽艰辛,却一路从容走来,在中国水牛产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使水牛现代繁育生物技术不断改良,呈现出多样化的商品特质。

  这位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就是广西大学博士生导师卢克焕教授。

  执着攻坚,成功演绎水牛科技传奇

  从古至今,水牛一直被用来耕田犁地。然而现在,经过卢克焕教授和其科研团队的不断培育和改良,它却可以专门用来产奶了。为实现这一神奇的蜕变,卢克焕花费了大半辈子的心血和汗水,付出了常人意想不到的艰辛和努力。

  上世纪80年代,卢克焕远渡重洋,来到爱尔兰国立大学都柏林学院进行学习研究,他的研究课题是牛卵母细胞体外授精和胚胎移植。爱尔兰是一个畜牧业高度发达的国家,而养牛业则是爱尔兰农牧业最为重要的两个养殖业之一。卢克焕非常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每天总是第一个来到实验室,最后一个离开。工作紧张的时候,他干脆卷起铺盖住进了实验室。长期超负荷地进行实验,卢克焕浓密的黑发变得稀疏了,他的右肩胛周围也因常做实验、操作频繁而常常发炎疼痛,可他全然不顾。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卢克焕进一步完善了牛体外受精技术,于1987年获得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试管牛犊群(17头),并于1988年研究成功了世界首例完全体外化的试管双犊,这项技术成果在爱尔兰一经推广,立即使乳牛繁殖率成倍增长,促进了牛胚胎的工厂化生产,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正当年富力强的卢克焕,也因此被称为“世界试管双犊之父”而名扬于世。

  凭着刻苦钻研、敢于打破常规的精神,卢克焕再接再厉,和他的科研团队一道,又攀上了一个个新的高峰:1993年研究成功国际首例沼泽型试管水牛;1995年研究成功国内首例克隆牛;2004年研究成功世界首例克隆水牛。

  爱尔兰的风笛声在耳边不时响起,那悠扬舒缓的音乐让人陶醉。然而在卢克焕的内心深处,却时常回响着祖国母亲的召唤。2001年,在异国他乡奋斗整整17年后,他毅然地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并将自己发明的完全体外化生产胚胎技术全套带回国内,亲自主持组建广西农学院动物科学繁殖研究所胚胎工程实验室。

  回国后,除了继续从事牛体外受精研究之外,他带领广西大学动物繁殖科研人员又向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水牛性别控制研究——进军。

  我国的水牛资源丰富,广西水牛数量更是位居全国第一。水牛奶的总体营养价值比黑白花牛奶要高得多。然而,广西水奶牛个子小、产奶产肉量不高,且母牛每年只是一胎一崽。卢克焕的新课题,就是通过先进的性别控制新技术,快速生产更多的优良母水牛,解决奶水牛业奶源缺乏的瓶颈问题,加快广西水牛奶业发展。

  为攻克通过性别控制技术提高母水牛繁殖这个难题,卢克焕和他的团队卯足了劲。然而刚开始的几年,研究却没有做出什么成果,团队也面临着解散的危机。关键时刻,还是卢克焕带领大家坚持了下来。经过几年的刻苦钻研和沉淀积累之后,卢克焕团队终于迎来了科研事业的重大转机。他们在试验的过程中发现,水牛X精子的DNA含量比Y精子的DNA含量要多出3.6%。这一发现,对于水牛性别控制研究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口。此后,他们成功分离出水牛X精子和Y精子,建立了一整套分离水牛X和Y精子以及使用分离精子进行人工授精和体外受精等性别控制技术体系。2006年2月13日,他们研究成功了世界首例分离XY精子性别控制试管水牛双犊。他的学生用卢克焕名字的谐音,为这一对试管水牛取名为“可可”和“欢欢”。2007年底,他们又生产了世界首批分离XY精子性别控制试管水牛群,性别准确率达90%以上。卢克焕及其团队的水牛分离精子性别控制技术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项,科研成果分别在1997和2011年获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2001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卢克焕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潜心栽培  造就广西“牛气”水牛产业劲旅

  卢克焕认为,一个产业和学科的发展,仅仅靠一个人或少数人是远远不够的,要实现广西水牛奶业的振兴,必须有一群业绩精湛、敢于创新的科研工作者。为此,在醉心动物繁殖科学技术研究之际,卢克焕还不遗余力地为我国和广西畜牧业发展及人才培养辛勤耕耘,默默奉献。

  早在1984年9月在国外任职期间,卢克焕就利用自己在国外兼职的优势和争取到的资金和条件,积极给学生提供到国外学习进修的机会,为国家和广西畜牧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科技人才,为广西畜牧业长足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1989年,卢克焕在爱尔兰与澳温玛斯公司签约时,就与外方约法三章:一是每年接收当时的广西农学院派去的6名博士研究生参加该研究室的工作,费用由外方负责;二是该研究室所取得的科技成果可以带回中国使用,不受外方专利限制;三是卢克焕每年回国两次,每次用一个月指导当时的广西农学院的研究工作,来往机票等费用外方支付。

  回国后,卢克焕更是先后选派20名中青年教师和学生到自己所在的胚胎公司研究开发部进修学习。培养了6名博士研究生和3名硕士研究生,所需经费完全由他争取到的国外经费负担,为国家节约了近60万美元。这批人员学成归来后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取得丰硕的成果:他的学生,石德顺博士1995年研究成功国内首例克隆牛、2004年研究成功世界首例克隆水牛,蒋和生博士1993年研究成功了世界首例沼泽型试管水牛犊。

  由于卢克焕带出去的这批学子陆续回到广西大学,并在教学和科研上做出显著成绩,使广西大学动物遗传育种和繁殖学科拥有了一支技术力量雄厚、专业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创新型学术团队,1998年,该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8年获得博士后流动站。近三年来,卢克焕的科研团队共承担科研项目6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2项,科研经费总额达6570万元,发表SCI收录论文20多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

  在卢克焕的带领下,广西水牛界,从此有了一群默默无闻,埋头工作的科研工作者,杨炳壮、蒋和生、石德顺、黄右军……他们一直为广西的水牛产业奋斗着、奉献着,他们创造了一串串辉煌的成果,使广西水牛繁育技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让广西的水牛产业真正“牛”起来:广西区水产畜牧局投入1000万元进行水牛性别控制的中间试验。卢克焕和他的团队在武鸣、灵山、来宾、合浦等地进行大面积的水牛分离精子人工授精中间试验,从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已用X精子进行人工授精,共输精近万头,其中已产犊2006头,其中母牛犊1792头,性别控制准确率达89.3%。他们争取5年内,在现有的本土母牛中,发展15万-20万头改良后的奶水牛。

    强悍内敛于心,温顺外表于型。年近花甲的卢克焕教授,就像一头勤勉的牛,鞠躬尽瘁,始终埋头在科技的田园里,为迎接丰收而默默耕耘。

  来源:广西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