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27 20:26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4-02-20 11:50 | 查看:1652次
2010年7月23日,对甘肃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输电检修中心运行一班高玉鹏来说,是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天。多年平淡的生活,没想到在43岁这一年,他对自己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这一切,均源于他为朋友的一次献血经历。
那天,在外出巡线回程的车上,他突然接到朋友妻子打来的电话。他最要好的朋友因胃部手术造成大出血,急需献血。这个不幸的消息顷刻将他的心揪了起来。怀着急切的心情,他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医院。自信身体很棒的他二话不说,在医院的安排下赶往甘肃省中心血站献血。验血过后,他才知道自己血管里流淌的竟是概率仅为千分之三的HN1阴性血型。RH阴性血,是一种极其罕见的血型,仅有0.3%的人是RH阴型血,在医学上称之为“熊猫血”。这结果使他感到忐忑不安,不知道他身体里的特殊血液会给自己带来什么。
那天他为朋友一次性献出了400CC的血液。同时,他的资料被甘肃省红十字血液中心备案。自此以后,他被大家调侃为“熊猫人”。
如果说第一次献血是因为友情,第二次则是因拥有这种血型而践行的社会责任。2010年10月,离他第一次献血刚刚过去3个月。作为一名线路工,常年奔波在荒山野外,戈壁沙漠,那天他刚刚从白银回到兰州,正在前往回家的路上。突然接到血站电话,兰州妇幼保健医院一位血型为A型HN1阴性产妇急需400毫升血。放下电话,他立即改变路线,赶来血站捐献了400毫升血。看着自己的血液沿着塑料管线流入密封袋,再流入另一个陌生人的体内,在他人身上重换生机,高玉鹏才认识到,他的血是珍贵的可以救人的。此刻,特殊血液带来的特殊责任感油然而生,他甚至有些激动。也是从这次开始,高玉鹏决定将献血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事业”。
2011年3月4日晚8点,高玉鹏刚刚结束一天的巡线工作回到家中,正准备吃饭时接到血站打来的电话告诉他紧急需要献血,让他做好献血准备。他顾不上吃饭,随即赶到了医院。顾不上休息,他立即配合医护人员进行了检测。“体检合格,可以献血。伤者身体较弱,献200毫升就可以了”。医护人员对高玉鹏说。“救人要紧,我就多献点吧。”在高玉鹏的坚持下,医护人员最终从他身上抽了400毫升。当血液从他的身体中流出的时候,高玉鹏笑着告诉医护人员:“我不是第一次献血,已经不紧张啦!如果有别人需要,我依然会这样做。”
2011年冬天,对处于西北内陆的兰州来说,这年的雪来得格外多。一个周末的早晨,行走在街上的他突然发现有多辆救护车从身边疾驰而过。猛然间,他意识到这样的天气许多老人孩子可能会摔伤,也许这些车上拉的就是某位不小心摔伤的老人,那血站存血是不是该紧张了?一个念头很自然的在他脑中形成。就这样,他掉头走向了停在街边的献血车,再次献出300CC宝贵的血液……
高玉鹏多次献血,家人免不了要担忧。高玉鹏的父母、妻孩和大多数家人一样,因为对献血知识了解不多,担心他营养跟不上,并不是很赞成高玉鹏一次次地献血。“为了避免家人担忧,我现在一般不跟他们说献血的事。”高玉鹏说,“但我明白,只要到血液中心的采血点,按照相关的规定献血,不会对身体有任何损害。献了这么多次,目前我还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适。只要有人需要,身体条件允许,我想我还会继续。”
两年来,他曾先后共7次无偿献血2000多毫升。“熊猫血”人随叫随到的事迹谱写出一副感人的篇章。
工作中,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员工;生活中,他是一个普通的西北汉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平凡人,血液里却流淌着人性的善与美,他的血是无偿的,他的善是不求回报的。也正是这一点,他感动了许许多多身边的人。
来源:甘肃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