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10-01 09:06 | 来源:新华网河南频道 2009-09-14 | 查看:1751次
任朝学在纪检一线奋战了21年
任朝学只有45岁,他是淅川县纪委副书记,一直被当地百姓誉为“党的忠诚卫士”、“百姓的贴心人”、“丹江卫士”。
2008年12月3日,在纪检一线奋战21年的他,在早晨上班途中一头栽下,再也没有醒来。
任朝学的感人事迹很快在中原大地传开。8月25日,河南省纪委作出决定,号召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向任朝学学习。
近日,记者来到丹江,试图沿着任朝学走过的足迹,寻找当地干群记忆深处的碎片。
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没去医院,而是直奔办公室
“朝学心里只有工作,如果他不那么积极,也不会走得那么匆忙……”昨日,任朝学的妻子王晓平流着泪追忆着丈夫生前的最后一刻。
任朝学去世的那天早晨,他起得特别早。吃早点时,他喝了稀饭,起身要餐巾纸时,头晕起来。“莫非是老毛病高血压复发了!”王晓平一把拉着任朝学,就去县公疗医院。可到了医院门口,任朝学又停下了。“不行,我得先去机关,把今天的工作安排一下再过来检查也不迟。”任朝学说着就往县纪委的方向走。
王晓平深知丈夫的“犟劲儿”,只好紧跟其后。7时40分,任朝学走到距县纪委门口只有30米处时,双腿一软,“扑通”一声倒在地上。
王晓平呼喊着与闻讯赶来的同事将任朝学抬上了呼啸而来的救护车,拉至县公疗医院抢救。10时15分09秒,因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任朝学没有再醒过来。
他总是告诫自己,干纪检,就得去做“包公”
“任朝学办案,铁面无私,敢于碰硬。是一个敢办大案,能办大案的‘铁包公’!”淅川县纪委副书记周红军告诉记者。
2003年,时任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的任朝学,接到群众举报:淅川一冶炼集团副总老单有重大经济问题!
刚一初查,“能量”很大的老单放言:“我在淅川手眼通天,谁敢动我?”
更嚣张的是,任家不断接到恐吓电话,妻子王晓平哭着对任朝学说:“咱惹不起,还躲不起吗?你不为我着想,儿子咋办?”
任朝学没想到会有如此压力,面对妻子的质问,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干纪检,就得去做‘包公’!我对不起你们……”
案件进入关键时刻,需要北上取证。此时非典肆虐,上级要求案件暂停。
任朝学急了,案件一停,嫌疑人就有串供、毁证的可能。他主动请缨,带两名同志驱车一千多公里,经过了19道关卡,接受了50次体检,终得到关键证据,使嫌犯得到应有的惩罚!
嫉恶如仇的另一面,却是古道热肠,百姓心中的柔情任朝学
2004年10月,中吴店村的群众因不满村干部所作所为,自带干粮赴郑州上访。
任朝学临危受命,带领工作组进驻中吴店。当日下午3时,他召开群众大会,不要桌椅,不要喇叭,站直了与村民面对面:“乡亲们,我是县监察局副局长任朝学,农民的儿子。请大家放心,我将秉公办案、阳光操作,还你们一个公道。”话没讲完,就被掌声和叫好声所淹没。
案件查清处理后,任朝学还经常骑摩托车来到中吴店。村民姚黎明说,一点也看不出任朝学身上的“官味”,倒像个在城市工作的邻居大哥。
“朝学是个农村娃儿,他对农村、对农民有着浓厚的感情。”淅川县委书记袁耀生说,整理遗物时,我们发现了任朝学用毛笔书写的一副对联:“廉政无愧于心是操守,勤政造福于民乃职责。”这副对联,是他给自己定的标杆,也是对自己的真实写照。(作者:首席记者郭启朝 通讯员高帆 实习生朱立芳 )
(责任编辑:卢亚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