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军人着军装外出,意义在哪(3图)

发布时间:2018-04-22 12:01 | 来源:人民网 2018-04-20 09:28 | 查看:872次

WechatIMG168.png

  大家好,我是党报评论君。最近,新修订的军队三大条令正式发布,改革力度之大、条令要求之细引来不少关注。而其中一条“允许军人非因公外出着军服”的规定,让不少现役军人激动不已。为何这一规定能够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身帅气挺拔的军装,是军人的标志,也是不少人对军队的第一印象。电影《芳华》的主人公何小平偷拿战友的军装去拍照,寄给监狱里的父亲,令许多人感动。电视剧《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穿着军装回老家探亲,从受欺负到扬眉吐气,这样的场景也让不少观众振奋。军人穿军装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自从2002年修改共同条令以来,一纸禁令让大街上很难见到穿军装的现役军人。当然,出于安全因素、军队形象和部队管理等方面的考虑,这样的规定不无道理,但完全禁止,也让不少军人感到惋惜。

1dfg1sc51j.png

  事实上,穿不穿军装外出,本质上不影响我军的作战能力,也不影响人民子弟兵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记得多年以前评论君在部队服役,一次外出看到一位老爷爷背着一大桶水,很是吃力,出于军人的本能上去帮忙,却被老人怀疑是坏人,后来得知我是当兵的,才非常愉快的让我送他回家。一些战友也认为,本想外出拍个军装照留作纪念,却时刻担心被纠察,本想穿着军装回家让父母高兴高兴,却无奈有着禁止性规定……凡此种种,让寄托职业认同的军装显得“敝帚自珍”,也让军人群体的正能量不能最大范围地传递出去。

  正因如此,将“军人非因公外出应当着便服”的规定修改为“军人非因公外出可以着军服,也可以便服”,可谓顺应了普通官兵的诉求和期待,成为新时代提升军人荣誉的有力举措。当越来越多的军人像雷锋那样,以自身的言行举止在社会上传递出正能量,新时代军人的样子就更加鲜明;当越来越多身穿军装的军人,像舍己为人的孟祥斌那样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老百姓对军人的信任和尊崇就会更多一分。军人拥有更多自豪感、尊崇感、荣誉感,人民就会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由此来看,允许穿军装外出所带来的不仅是军人荣誉的提升,也有军营和社会双向互动的良性效应。

  从社会层面来看,通过穿军装外出重塑社会对军人的理解和感知,这是实现“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的重要一步。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绿色的六五式军服曾风靡全国,不少人以拥有一套军装而自豪。时过境迁,今天的军装在普通人心中的意义依然格外突出,去年建军节前后,我们许多人的朋友圈就被晒军装照刷屏。当一抹军营的绿色融入到斑斓多彩的社会生活中、走进我们每一个人的视野,军装也可以成为连接社会与军营的一个符号、一种媒介,让更多人从中了解军人这个群体,认识他们的坚守和信仰。

timg-68.jpeg

  当然,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还需要下更大功夫。近年来,从成立退役军人事务部,让5700多万退役军人办事有了娘家,到完善军人权益保障的法律规定,依法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再到构筑完善的军人荣誉制度体系,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国防、崇尚英雄的浓厚氛围,中央的这些决策部署必须要以更大力度、更强决心落地生根。惟其如此,才能凝聚民心、振奋军心。

  这正是:军装事虽小,荣誉为本真,走好强军路,方能谋打赢。(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