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9-24 07:08 | 来源:2009-07-24 08:48:15 新华网贵州频道 | 查看:2008次
相关新闻:范义勇入选"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侯选人
新华网贵州频道7月24日电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侯选人已经产生,贵州人范义勇进入候选人名单,从即日起7天,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
范义勇,土家族,46岁,现任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农业局副局长。他长期战斗在贫困山区农业生产第一线,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传播农业适用技术,使多种农业适用技术在沿河地区得到广泛推广运用,为“科技兴农、科技兴沿”作出了积极贡献。曾荣获“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为了大地的丰收
———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标兵范义勇
26年来,范义勇矢志扎根贫困山区,传播推广农业科技知识,让农民越过温饱,致富奔小康。他的敬业、务实和淡泊名利,赢得了人们的称赞。
二十六年不变的农业情结
现年47岁的范义勇是沿河自治县农业局副局长。面孔黝黑、身材墩实、说话和气的他,一看便知道是一个经常下乡、善于和农民打交道的人。
去年,县农业局在黑水乡麻竹溪村办示范点推广水稻抛秧技术,但当地老百姓都不相信:抛出去的秧苗怎么能够生长?一个人一天能栽往几年需五六个人才能栽完的秧苗?
为释疑解惑,范义勇带着工作队来到位于该村邓群组的示范点上,亲自向围观的30多名群众宣传抛秧技巧和好处。他一边说,一边换上水胶鞋下到村民张加宣的田里抛撒秧苗。在他的示范带动下,群众纷纷抬起秧苗到自家田里抛撒起来。实践证明,示范点比往年省时省力省工,还略有增产。初尝甜头的麻竹溪村民,今年主动要求县农业局将示范点从去年的50亩增加到104亩。
从1983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来,范义勇便表现出了过人的农业才干。作为项目负责人,在持续8年驻村蹲点中,他先后治理了原官舟区永祥乡1000亩水稻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综合防治了新景乡边山农场大实蝇、桔实瘿蚊危害,每年挽回柑橘损失2.5万公斤。
1993年,范义勇在黑水乡龙堡村抓点示范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因当地两段秧基础较好,农民不愿接收新技术,他就动员村民田茂豪等农户办了21亩示范田。经过手把手传授技术,当年示范田实现亩均产1200多斤,比两段秧多出300斤左右。两年后,水稻旱育稀植技术逐渐在全乡大面积推广。
冬去春来,几易寒暑。他先后带队到沙子、中界、官舟、甘溪、和平、土地坳、思渠等乡镇驻村蹲点,大力推广水稻旱育稀植、玉米肥球育苗移栽、脱毒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和果蔬栽培等农业实用技术,同时亲自编写浅显易懂的教材,利用培训会或晚上到村组召集农户讲解,使良种良法三杂推广达90%以上,果蔬产业解决了市场供应,促进了农民增收。
从局办公室的记载中看到,范义勇每年下乡蹲点检查都在200天以上。“因为大部分时间在乡下田间地头转,他一年要穿烂几双草鞋和水胶鞋。”驾驶员张永文对范局长的底细一清二楚。
天道酬勤。在范义勇等农技干部的努力下,沿河春耕生产连续10年被评为地区一等奖,尤其是2007年粮食总产达19.5万吨,增长19.4%,创历史新高,2008年粮食总产20.6万吨,增长6.1%,再次刷新历史纪录。
每次蹲点撤队,老百姓总是含泪送行
经常在农村蹲点,为人随和,群众都愿与范义勇接近,一到晚上,其蹲点处往往是满屋群众。他喜欢与群众拉家常,群众有何想法,都愿与他倾诉。
同时,群众受惠于“老范”推广的先进农业实用技术,不但越过了温饱线,而且腰包渐鼓。每次在他蹲点撤队时,村民们都与他依依惜别,其情其景非常感人。
镜头一:1984年在原官舟区永祥乡蹲点时,因综合防治1000亩水稻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的危害,帮助该乡夺得了自土地承包到户后的第一个丰收年。在他离开时,上百群众自发鸣鞭炮送行了一里多路程。
镜头二:2003年春节刚过,因带队到边远的官舟镇水爬岩村搞马铃薯、玉米分带轮作高产示范,使该村当年实现人均产粮350公斤,仅马铃薯一项便解决了全村三个月的口粮。以前一直未解决温饱的村民们三天之内就交清农业税。工作队撤队时,群众含泪送行。
镜头三:2005年,带领农技干部到黑水乡大山村和建权村蹲点指导种植高山冷凉蔬菜,使125户菜农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深山里的菜农们一下有钱了,他们派出20个人为代表,敲起锣打起鼓,到县城给县农业局和范义勇送去了锦旗。
尽管范义勇给予群众的多,但给家人的却太少。
2005年,县政府将马铃薯作为产业结构调整重点,从威宁调运薯种。运抵当晚,为了不误农时,范义勇冒着大雪跟车送到离县城100华里的偏僻小村,已是深夜两点,他和村干部一道将13吨洋芋种下车,次日一早又分发给群众。当天是正月十四,当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时,沿河城内已是万家灯火,爆竹声声,人们早已吃过元宵饭,而自己家人还围坐桌前,守望着等他回来吃团圆饭。望着桌上已经冰凉的饭菜,望着家人期盼的眼神,他不禁潸然泪下。
从容面对各种诱惑和荣誉
从递交入党申请书的那天起,范义勇就暗自告诫自己:“从现在起,一切交给党组织,一切听从党安排,要对得起共产党员这个称号。”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上世纪90年代,沿河大力发展蚕业生产。一次,范义勇被派往贵阳验收桑苗,由于桑苗带有检疫对象桑白蚧,对方提出给他5万元作为调进条件,被他拒绝了,他坚持一定要对方等集中假植,待疫虫消灭后方可出圃,从而避免了由此造成的重大损失。
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农业生产投入,每年经他手调进的生产物资在30万元至50万元不等,但他都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从不要一分回扣。
“范局长对名利看得淡。”县农业局植保站站长杨超说,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组织上就调他到县委组织部工作,却被他拒绝了。
自1996年范义勇被提拔为县农业局副局长后,在这个岗位上他一干就是13年!有人为他打抱不平,说作为80年代的大学生,他完全有资格也有能力走上更高更好的岗位。但范义勇却不为所动。
范义勇敬业、务实和淡泊名利的精神,赢得了组织的肯定。1996年以来,他先后被农业部、总参动员部及贵州省评为武陵山科技扶贫先进个人;三次被评为全省农业系统先进工作者;获贵州省政府“科技兴农人才奖”;1998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2008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标兵。
(责任编辑:龙杜娟)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