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14 15:03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6-06-27 | 查看:1352次
人物故事:
安永胜,男,1962年6月出生,大专文化程度,志丹县双河镇张湾行政村人。
志丹,是“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刘志丹将军的故乡,被誉为中国革命的“红都”。 就是这片神奇的土地,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既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文化,又造就了自身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优良品格和气质。志丹因土地广袤、五谷适生、矿藏丰富,素有“山保安、米粮川、牛羊满山”之称。近年来,以羊子为主导的畜牧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得到快速发展,全县存栏羊子达到20.4万只,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5%。在全体畜牧工作者的努力下,全县无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在经济飞速发展、群众物质生活日渐富裕时,有人追求名利,有人追求财富,但有这样的一个人却忙碌奔跑在乡间的道路上:他,就是三十年如一日,扎根在基层的畜牧师——志丹县永宁镇畜牧兽医站站长安永胜。
“老百姓养一头猪一只羊不容易,不能让他们有损失!”“安站长,我家的骡子快不行了,你赶紧来看看吧!”2月25日晚上12点多,熟睡中的安永胜被一阵手机铃声惊醒,是本镇贺老庄行政村关庄湾村村民牛清亮打来的。“好!好!你别着急,我这就起身。”安永胜睡意全消,一骨碌坐起来,穿起衣服就出了门。初春的陕北夜晚,寒气依旧逼人,冷风飕飕只往脖子里钻。老安骑着摩托车顾不得寒冷,急匆匆赶到牛清亮家里。畜棚里,牛清亮一家人正不知所措地围着自家饲喂的骡子。骡子后肢踢腹,前肢刨地,回顾腹部,卧地滚转,起卧不安。根据病症,老安现场诊断骡子得的是肠痉挛。于是他对症下药,开出药方,配好药,在畜主的帮助下亲自动手灌服,直到骡子好转了,又连夜返回家中,天已经快亮了……
牛清亮至今心怀感激:“安站长真是个好人,没有他,我家的骡子早死了!”这样的情景,30年来,安永胜自己也不知遇了多少回,只知道常常在深夜出诊,凌晨回家。哪里老百姓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老百姓的猪不吃食了,羊生病了,无论刮风下雨他都随叫随到,跳在猪圈里检查病情,在羊圈里和老百姓一块逮羊。每次出诊后,回到家里浑身都是猪粪鸡粪的臭味。妻子与他刚结婚时,很不习惯这种味道,虽然自己也是农村人,但整个家里都因他出诊带回来的粪臭味,往往几天了都散不去,吃饭都反胃。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妻子不但适应了这种味道,而且只要在他身上闻闻,就知道他今天又出诊了。
做为最基层的一名畜牧工作者,他深知老百姓的苦,哪怕一只鸡、一只羊、一头猪,或者是一头牛,都是老百姓的财产,他说:“老百姓养一头猪一只羊不容易,不能让他们有损失。”就这样一句朴实的话,心里却装的是老百姓。“他是我们的站长,却像父亲那样关心我们。”1985年,年轻的安永胜被分配到志丹县原侯市乡畜牧兽医站工作。后因其工作表现突出,2000年4月被任命为永宁镇畜牧兽医站站长。
永宁畜牧兽医站共有9名职工,其中正式工2名,临时工7名,而女职工就占了4人。就是这样一个基层站,在安永胜的带领下,站上职工相互之间在工作生活上从来没有红过脸,更没有吵过架,相处的很是融洽,在工作上齐心协力,在生活上互帮互助。
安永胜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人瘦,个头高,走路快,但人性格温和。职工们说他“啰嗦”,每次防疫他都要千叮咛万嘱咐,就怕将工作搞不好。在基层一线工作,尤其是一线的畜牧工作人员,在春秋两季动物防疫中,因个别群众对动物防疫认识不足,不配合防疫,安永胜和职工们总是耐着性子做思想工作,告诉群众防疫的重要性;有时被群众无端指骂,他和同事们忍受着屈辱,默默地照样防疫,绝不退缩。在他所管辖的区域,多少年来,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安全事故。
在偏远林区的道路上,在陕甘交界地带,在养殖场的圈舍里,在老百姓的院落里,到处都有他忙碌的身影。“我们的站长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心里永远装的是工作。”站上老职工张彦林这样评价他。
“他是我们的站长,却像父亲那样关心我们。”站上职工边世艳动情地说。因为他为人公正、和气,没有一点架子,所以职工们喜欢叫他“老安”,年轻的叫他“叔叔”。 “我的根在基层,单位就是我的家!”有人问安永胜:“你在基层畜牧兽医站干了一辈子,累了一辈子,城里连个家都没有,值吗?”面对这样的话,安永胜总是淡淡一笑,“我来自农村,只有在基层工作我的生活才会充实。我的根在基层,单位就是我的家!”
是啊!在城里上班、有房,多好,可现年54岁得他,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心就牢牢地和基层老百姓拴在了一起。工作三十年来,他一直住在站上,办公室就是家。女儿出嫁了,儿子长大了,小外孙也上小学六年级了,可他,除了办公室是家,再没有一间房子是自己的。
三十年来,身边的同事大多都调动进城工作,有的在城里买下了房,有的得到了提拔,而他,却依旧工作在最辛苦的基层一线,从没有向领导提要求调动。他一心为民,尽职尽责,恪守职业规范,受到辖地群众的一致好评和喜爱。
“说心里话,跟着老安我没有享受过多少福,日子虽然过得不宽裕,但我心里踏实,嫁给他,我不后悔!”妻子柳金兰理解丈夫、体会丈夫,更懂得丈夫。“他扎根基层时间长,敬业精神好,群众满意度高,是个好同志!”县畜牧兽医局局长刘志峰几句话概括了他的全部。“我是党员,疾病是压不垮我的!”
永宁镇位于志丹城南33公里处的子午岭腹地,与一省四县八乡镇相毗邻,总土地面积810平方公里,是全县面积最大、畜禽存栏量最多的乡镇之一,仅羊子存栏就达到8万多只,每年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工作任务之重可想而知,加之永宁镇东与安塞接壤,南与甘泉、富县为邻,西部与甘肃合水、华池县相连,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重大。“守护好永宁镇动物疫病防控这道门,就是守护全县的动物疫病防控大门,我不能松懈!”安永胜牢记自己的使命,协同站上其他同事,在动物防疫、检疫战线上冲锋陷阵。同时,在全镇大力宣传推广畜牧新技术、改良当地羊子种群质量,并取得优异成绩。目前,永宁镇仅千只规模养羊场就有8个,200只以上规模养羊场50多户。工作30年来,经他治愈的猪鸡牛羊不计期数,为老百姓挽回的损失难以用数字来估计。
原本再干几年就可以退休的他,命运却对他开了个无情的玩笑,2013年在县畜牧兽医局组织的体检中,他被检查出患有布病。这对于一个没有房、妻子无收入、孩子无工作的他来说,宛如晴天霹雳,对生活可以说是雪上加霜。几年来,他奔跑在治病和动物疫病防控的路上,工作一点也没落下。每次从外地治疗完回到单位,首先想的就是站上防疫、检疫工作开展的如何?陕甘交界林区有没有疫情发生?县畜牧兽医局领导担心他因为工作身体会吃不消,多次询问他要不要调整岗位,他次次都拒绝。“我是党员,疾病是压不垮我的!”他说。
他身边的许多人都想尽千方百计将孩子的工作解决了,而他,全家就他一人工作,妻子是家庭主妇,女儿没有工作,儿子大学毕业几年了还在打工。工作了30年,干了15年的站长,至今连个副科级都不是。“我愧疚妻子儿女,没有尽到一个好丈夫、好父亲的责任,但对党,我问心无愧!”他这样说道。
“我认识老安几十年了,他是个实在人,换成旁人得了这个病,早在家休养了,而他却依然坚守在岗位上,现在这样敬业的干部太少了!”县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张海军感慨地说道。
2014年11月9日,对安永胜来说,是人生中最悲伤的一天,也是最愧疚的一天。这天,享年86岁的老父亲离开了人世,而他,却没能见上父亲最后一眼。
自从自己检查出病后,他和家人一直不敢告诉老父亲,担心老父亲因为他而过度伤心。但老父亲最终还是从亲戚口中得知了他的病,常常躺在床上掉眼泪。老父亲知道儿子的状况,没有个像样的家,如今又得了病,自己死不瞑目啊!
从2014年正月开始,老父亲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因病时不时就住进了医院,而安永胜在上班的同时,不但要抽空到医院伺候老父亲,还要外出给自己治病,一天的忙碌可想而知,半年下来,本来就瘦的他更瘦了。
在老父亲去世的前一天,正值上级部门对秋季动物防疫工作进行考核,看到老父亲病情有所好转,安永胜留下妹妹和哥哥照顾,便匆忙返回单位迎接考核去了,谁知,那是他和老父亲见得最后一面。
11月9日一大早,妹妹打电话告诉安永胜,老父亲不行了!听到妹妹的话,他和妻子匆匆忙忙雇了辆车就往县城赶,还没走到哥哥家大门口,老父亲就走了。哥哥和妹妹告诉他,老父亲离去时眼睛一直望着门口,久久不能闭合。安永胜抱着老父亲嚎嚎大哭……老父亲的离去,让他伤心欲绝,虽然他知道老父亲年龄大了,但做为父亲最惦记的儿子,却让老父亲带着遗憾离去。
将老父亲扶上山的第三天,带着对老父亲的愧疚,安永胜又回到了工作的岗位。
“没能见上父亲最后一眼,是我一生的遗憾。”至今,安永胜心里很是自责,深感自己对不起老父亲。从刚参加工作到成为一名合格的畜牧工作者,安永胜三十年来如一日,用辛勤和汗水,浇灌着他热爱的这片热土。
为了更好的掌握专业技术,他拜老兽医为师,参加专业技术培训,几年下来,对猪鸡牛羊的一般病症都能快速诊断,对症下药,深受群众的喜爱。在永宁镇,没有哪个村的村民不认识他,他走到那里,哪里就有他的朋友,这些,都是他跋山涉水,一步一步,用真诚和汗水与老百姓交出来的朋友,是老百姓信得过的好朋友。
“他是我们的羊专家,我的羊场疫病防治全凭安站长,有他我就放心。”提起他,永宁镇万富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金万富打心眼里感谢他。因万富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羊子养殖数量多,平时羊子一有病,安永胜都随叫随到。在春秋两季防疫中,畜牧站对各规模养羊场开展集中免疫,保证了养殖场的健康发展。
从他2000年4月当站长至今,在他的带领下,站上先后6次被县畜牧兽医局评为先进单位,7次被永宁镇政府评为先进机关单位,2009年被延安市畜牧兽医局评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工作30年来,他个人5次被县畜牧兽医局评为先进工作者,3次被镇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2010年被志丹县县委、县政府评为畜牧业“一村一品”建设先进工作者,2014年荣获延安市疫控系统先进工作者,2015年又被省农业厅向农业部推荐他为“全国十佳农技推广标兵”候选人。面对诸多荣誉,他不骄不躁,仍然默默奉献在基层一线。
“我获得的荣誉,就是我今生最大的财富!”他这样说道。如今,一米七八个头的他,体重才一百一十斤,身体瘦了,工作的步伐一点也没落下。他没有因为疾病自暴自弃,更没有在疾病面前退缩,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坚持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如既往地忙碌在基层一线,展示了新一代畜牧人的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来源:陕西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