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克伦:信义包工头自掏腰包 35年还清百位工人欠薪(图)

发布时间:2018-04-13 22:19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6-06-28 | 查看:937次

人物故事: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是说人之诚信,胜过千金。现年67岁的仁寿人喻克伦,以35年的时间,尝践承诺,有如古人季布之诚。

  35年过去,终于兑现了100余工友的工资,喻克伦如释重负,“感觉轻松多了,没有欠下来生债,让子孙后代背上骂名,此生无憾了。”喻克伦说,非常感谢当年一起打拼的兄弟,没有埋怨,没有怪罪,没有加收一分利息。

  这桩纠缠了他整整35年的心事,终于在2016年春节得以了结。35年来,喻克伦念叨最多的便是要兑现100位工友的工钱。35年来,他最大的歉意,便是没有及时结清这100多兄弟的血汗钱。虽然,有的工友已经去世了,但是凭记忆、凭良心也要把工钱算给人家。”

  35年前,带着工人跨省修桥筑路。一切都要从1978年说起,那一年,喻克伦和妻子还在处对象,也因此认识了妻子老家的龙德康。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甘孜州丹巴县到阿坝州小金县要修公路,喻克伦和几个年轻人就相约外出闯荡,他也成了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包工头。在工地上,他又认识了来自资阳的工友黄汉全。

  1980年末,黄汉全在贵州威宁县揽到了修路的活。“他就写信给我,喊我带人去一起干。”喻克伦说,自己便在当时的始建乡附近组织人,又让龙德康在当时的曹家乡附近组织人。1981年1月,一支三四十人的队伍拉了起来,成员主要来自仁寿县,少部分来自邻县井研,分几路赶往贵州。

  然而,到威宁后接的第一个活,是修当时黑石头区到银厂乡的公路。当地条件很恶劣,下了汽车还要走一整天才能到工地。大家就地砍树在半山腰搭成工棚,下雨时漏雨、刮风时漏风。但是工友们都很拼命工作,却一直没有领到工钱。喻克伦说,业主单位也没有付钱给他。做了大约3个月,因为一直没有发工钱,工程便没再继续下去,有些人干脆回了四川老家。之后,喻克伦也带着人去做了其他两个工程。其间,不断有人回四川,但也不断有人从四川过去,队伍规模常年维持在四五十人。“但这两个工地,依然没拿到工钱。”喻克伦说。

  35年来 不断梦见工友索要工钱

  在女儿喻丹的回忆中,父亲每年都会念叨,但一直未兑现。喻丹起初也不理解,“后来都觉得他的念叨已经是一种习惯。”“我们最初还住在牛毛毡棚子里,自己的温饱都没解决,哪来的钱还账?”喻丹说,最困难的除夕年夜饭,一家人只有一捆莴笋。

  在贵州的每个除夕,并不是喻克伦一家四口过的,最多要多七八个人。多出的人要么是父亲手底下的工人,要么是四川老家过来打工的人,“都是陌生人,还要一起团年。” 喻丹和弟弟上大学时,父亲整天在工地上忙,“一家人吃穿用度都靠他,他手上和脚上都皴裂了一道道口子,妈妈用针线给他缝好,他第二天继续上工。”喻丹说,在外地打拼的父亲不容易,当地人甚至不让他们吃自来水。“都怪那时候太穷了,更别说还账了。”喻丹说,这么艰难的情况下,父亲仍然是热心肠。

  而父亲每至年关的念叨总是以不断叹气告终。前些年,一家人才从牛毛毡房里搬出来了,父亲也不断接到工程项目,但家里经济仍不见宽裕。喻丹记得,每年春节前,父亲都是忙着要账,可家里过年总显得窘促。“要回来的钱要不全都发给工人了,要么就是根本要不到钱。”喻丹说,父亲不会玩乐,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最近两年,父亲念叨更频繁,而且显得很着急,“他说一定要快点去还了,有的工友都去世了,从他的话里,我能听到那种愧疚。”

  35年后 自掏腰包兑现诺言

  “不管别人欠不欠我,我始终亏欠乡亲们。”喻克伦说,当年带出去的人,都是自己和妻子老家的人,本想带着大家一起过好日子,却不想连做几个工地都没拿到钱。多年以来,他都想自掏腰包把账结了,但一直心有余而力不足。

  最近几年,喻克伦仍在不断接工程,去年挣了些钱,就先拿出来还账了,“虽然只有4万块钱,现在,我35年的遗憾终于了却了。”工友们说:“35年的烂账能要回来,本身就很不错了,多一点少一点,都不那么重要了。”

  2016年2月14日,乐山市井研县周坡镇石马村6组的龙德康领到了200元工资。虽然是35年前的标准,大约相当于现在4000元的购买力,龙德康说,他和所有工友都不会催要利息,“钱不重要,他兑现了给工友的承诺,这才是可贵的。”

  “钱不重要,他兑现了对工友的承诺”龙德康说,35年前和喻克伦一起前往贵州,喻克伦和工友们同吃同住,睡在大通铺上,同在一口锅吃饭,“后来没有结到工钱,他承诺说一定会兑现,很多工人就回来了。”

  35年前,工友们没有要求写一张欠条,仅凭喻克伦一句口头承诺。“大多数都没有文化,法制观念也不强,根本没有想到还要一个凭证。”龙德康说,少数人有凭证的,年代久远也都丢失或者损毁。

  35年过去,龙德康和工友们几乎已经忘记了这笔工钱,甚至没有想过还会兑现。其间,喻克伦偶尔回到四川仁寿,也与龙德康相约见面,“他还会提起这笔钱,说一定要还上。”龙德康说,他知道大包工头黄汉全没要到钱,小包工头喻克伦也就拿不到钱,“他难道自己拿钱给工友们兑现?”

  2月3日,他接到喻克伦的电话。“他说要回来把账了了。”龙德康说,35年前的旧账说了就能了,万一对方只是心血来潮呢?那天挂断电话后,他没敢给人提这个事。直到2月12日上午,龙德康再次接到通知,和其他工友在喻克伦妻子的老家相见后,喻克伦当场拿出了现金,“我们反而有点不好意思,原来他一直守着给工友的承诺。”

  2月13日,喻克伦已经返回贵州六盘水市。“觉得对不起兄弟们,请他们原谅”。35年过去,终于兑现了100多工友的工资,喻克伦如释重负,“感觉轻松多了,没有欠下来生债,让子孙后代背上骂名,此生无憾了。”喻克伦说,非常感谢当年一起打拼的兄弟,没有埋怨,没有怪罪,没有加收一分利息。

  来源:四川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