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邹梁波:群众眼里的“老邹大哥”

发布时间:2008-10-23 08:00 | 来源:2008-09-02 福建文明办 | 查看:6833次

  

  

  

  人生就象是站在十字路口的羔羊,随时都需要作出抉择。厦门市海防办邹梁波副主任在3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同样遇到过各种各样的人生抉择。不同的抉择必将得出不同的结果,正是因为他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刻认识,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在人生的历史长河中,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演绎出了如诗般的精彩人生画卷。

  当站在家庭与事业的十字路口时,他选择了事业

  邹梁波是一位有着30多年当兵历史的老军人,在部队工作期间,他长年担任军事主官,不论事大事小,只要动用了部队,他都始终和部队官兵一起,走在任务的最前面。1999年,部队要到闽北地区担负国防光缆施工任务,此时,女儿正好初中毕业要进行中考,众所周知,中考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意味着什么,许多学生家长都会陪着小孩共渡“中考关”。于是,女儿和别的学生一样,也提出要家长作陪,不让他外出施工,给她当中考“靠山”。然而,女儿的请求不仅没有批准,反而遭到了人他的一通责备:考试是自己的事情,军人的女儿更应该自强自立。短短数语,女儿早已泪流满面,但他还是选择了部队,毅然决然地当起了“施工队长”和部队一起走进了闽北山区。2001年12月11日这一天,对邹梁波而言,是一个永远都无法忘记的伤痛。往事如烟,但至今提及此事,他依然泪湿衣襟,哽咽无语。那时,邹梁波还是厦门警备区的副司令,虽然爱人、孩子都已经随军到了自己的身边,但邹梁波往往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一心扑在工作上,对家里的事情从来不管不问,总认为“妻子有了工作用不着发愁,女儿大了用不着担心”,以至于女儿身上的病痛他这个做父亲的竟然一无所知。当医生把一纸“脑瘤”的诊断报告书递到他手上时,他的心几乎静止了,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由此他发疯似地要求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女儿的生命,但是,病魔无情,回天无术。女儿从发现病情到入院治疗,仅仅7天时间,女儿就被无情的病魔夺去了她年仅18岁的韶华年轮。

  2002年,由于失去爱女,邹梁波的内心受到了重大打击,常常因念之痛,而彻夜失眠,不能自拔。同时,爱人也几乎哀求地对他说:你都是过50岁的人了,回家过几天清静日子吧。看到妻子一脸的无奈,邹梁波动容了,于是,他递交了转业报告。组织上经过慎重考虑,批准了他的转业报告。有过当年历史的人都知道,当组织上批准转业报告后,地方还没有接受安置前,完全是处于休息状态。但是,就是这一年的9月,厦门市受领了全国第二次海防会议的任务,会议期间,还要举行军警民海上“处突”演练。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当时,已经被确定转业的邹梁波二话没说,主动请缨,迎难而上,担任这次演练的现场总指挥,重新穿上了已经锁进了衣柜里的军装。在他的精心筹划下,演练取得了圆满成功,受到国家边海防委领导的高度评价。

  当站在求逸与求索的十字路口时,他选择了求索

  2003年,邹梁波转业到厦门市海防打私办工作,陪伴他20多年的妻子打心眼里高兴:忙忙碌碌大半辈子,现在总算有了个头,可以过上清闲、安逸的日子了。的确,在刚刚到地方工作的那几天,他确实想过要多陪陪妻子,给妻子多补偿一些欠下的“感情债”,每次下班,他总是准时到家;每到周末,他都要陪妻子到海边散散步。看到这些,妻子多年积下的委曲和牢骚烟消云散,那些久违的微笑重新绽放的脸上。可是好景不长,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邹梁波的感情天秤又发生的变化。这年7月,邹梁波走马上任,担任厦门市海防办副主任。上任之初,由于主任尚未配备,他这个“副官”临危受命,他遇到的第一个“棘手”的是,市委、市政府刚刚作出决定,市海防办与市打私办合署办公。合力先合心,邹梁波开出了三剂“处方”:一是找路子,与每个干部职工交心,了解每个干部职工在想什么,有什么困难,需要组织帮助解决什么问题,从而找到工作的突破口;二是定位子,按照每个干部职工的专业特长和个人喜好,有针对性地重新安排岗位,做到定编、定岗、定位;三是压担子,制定规章制度,确保一切按规章制度办事,同时,他始终做到严人先严已,要求广大干部职工做到的,自己先做到。三剂良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尽管刚刚合署办公,但大家风正气顺,劲足心齐,使工作很快走上正规。

  2004年,当时国际国内形势比较严峻,特别是厦门与台湾一水之隔,“台独”势力等敌对势力企业从厦金海域恶意挑起事端,破坏祖国和平统一进程。2004年,就在他转业的第二年,他就带领全办同志深入调研,亲自拟定了《厦门市海上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并组织全市31家海防成员单位开展海上“处突”检验性演练,经过一个多月的室内推演、沙盘作业、海上实演,演练取得了圆满成功,既检验了全市海防成员单位的实际“处突”水平,又提高了广大海防干部的具体应对能力。

  开弓没有回头箭。2005年、2007年,针对近两年的演练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当前海防工作的实际需要,他又组织开展海上“处突”演练、海空立体救援演练。由于演练需要动用船艇、飞机、人员,存在一定的潜在危险,有人曾劝他少“玩火”,防止因工作出现纰漏而引火烧身,导致晚节不保。同志的善意提醒并没有影响他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他说:个人仕途对我并不重要,但我的工作任职时间已经不长了,如果再不抓住时间的尾巴,在有限的时间里好好工作,在我的人生中就会永远地留下一笔遗憾。

  老骥伏励,志在千里。邹梁波对事业的追求是立体的、多方面的、无止境的。为了加强海防工作的理论研究,给后人留下一些理论参考,他决定结合工作,撰写理论文章。众所周知,文字工作是一项苦差事,需要有一种“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练炉精神。有时,他为了写好一篇调研报告,通常通宵达旦、夜不能寐。由于他的眼睛过早地老花,加上长期熬夜,睡眠不足,视力明显下降,并患了严重的眼疾,为此,在他的办公桌上,长期准备着各种各样的眼药水作为临时应对。功夫不付有心人。由他撰写了《新时期厦门海防管理面临的形势和对策分析》、《加强厦金海域管理,促进两岸经贸发展》、《厦门海防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初探》、《增强厦门发展后劲之我见》等一批理论著作,并有多篇论文在全国、全省获得各类奖项。这些论文有的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有的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对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当站在局部与全局的十字路口时,他选择了全局

  厦金海域既是牵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情感之海域,也是提高两岸人民生活水平的富饶之海域。改革开放以来,两岸人员往来十分密切,民间经贸十分活跃。然而,少数渔船民不顾海防管理规定,经常“越线”吊养、“越线”贸易、“越线”旅游;有的还驾驶“三无”船只挤占港区航道、私载游客进出港;一些涉海企业偏面地认为该怎么经营,经营什么都是由企业自己作主,为此,他们在厦金海域经常“越线”旅游、“越线”作业,严重影响了厦金海域的安全稳定。作为分管海防工作的一方“诸侯”,他深感责任重大,任务弥坚。连续几天,他在反复思考着同样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有效维护厦金海域的安全稳定?如何才能确保两岸人民和谐安宁的祥和生活?思考出智慧。一个大胆的设想在他脑海中不断地跳跃,他想:维稳工作是惠民工作,既要职能部门强力维护,也要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如果在沿海地区开展“平安海域”建设,由相关职能部门组织,把最基础的广大群众、涉海企业全部动员起来,大家共同跳好这部“平安曲”?共同维护厦金海域的安全稳定。为此,他积极推进“平安海域”建设,并得到了省海防委以及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在开展“平安海域”活动中,防止渔船民越“中线”是一条死杠杠。然而,“中线”在哪里?渔船民不清楚,一些海上执法部门也不太清楚,“一定要把中线图制作出来”,他暗自给自己较起了真。于是,他查阅了军内外大量的资料文献,终于将“中线”图制作完成。同时,他带着“中线”图,深入到沿海各村、各渔港,仔细介绍“中线”管理的有关规定,几年来,他直接参与授课就达10多场,使“中线”管理意识深入民心,渔船民“越线”行为得到了很好控制。

  为了提高广大渔船民和涉海企业的大局意识,邹梁波还与他们交心谈心,讲政策、讲法规,使广大渔船民和涉海企业进一步认识到厦金海域是厦门市的一张特殊“名片”,是加强两岸沟通的一张特别“通行证”,任何行为都要和厦门的荣誉联系在一起,都要和有利于密切两岸关系联系在一起,决不能为了追求单纯的经济效益而失心失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循循善诱的思想教育,广大渔船民和涉海企业的情绪被彻底转化了,他们主动配合执法部门的执法行动,自觉拆卸“三无”船只,自觉拆卸网箱吊具,自觉维护“中线”管理,自觉维护航道安全,由于有了广大渔船民和涉海企业的广泛参与,“平安海域”建设得到了空前高潮,如今,厦金海域呈现出管理规范有序,海面清洁如镜,两岸风景秀色可餐。由此同时,两岸民间贸易纠纷、渔船民因“越线”被抓扣的现象也明显减少了,海上走私等违法犯罪活动日益锐减,沿海渔船民的生活水平更加盈实,涉海企业的规模不断壮大。维护厦金海域的安全稳定是他的最大追求,保护人民群众的平安幸福是他的最终心愿。这,就是邹梁波,群众眼里的“老邹大哥”。

  (责任编辑:周仙姿)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