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09 12:30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6-05-30 | 查看:1088次
人物故事:
苏咏梅,女,1971年2月出生,常熟市虞山镇北门大街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
从2001年起,她开始全面负责社区的各项事务。在社区这么多年,她就奉献了这么多年,社区居民亲切地称她为“小巷女总理”。
她开设常熟首家日托所“银康苑”,让老人们享受居家养老的便利;成立爱心牵手单亲家庭俱乐部,让寒门学子衣食无忧健康成长;她关注失独家庭生存状况,打造“连心家园”平台;她创新传播方式,将繁华的商业街变身“千米文化街”。社区先后荣获全国和谐示范社区、省文明社区、苏州市先锋社区等荣誉。
志愿服务 为40名孤老筑暖巢
“笃笃笃。”2015年4月9日中午11时左右,和往常一样,苏咏梅敲开88岁吴忠林老人的大门,送来喷喷香的爱心午餐。由于老伴身患重病,自己又中了风,吴忠林在托老所刚开办时就接受了送餐服务。西红柿炒蛋、百叶蒸肉、清炒油菜、红烧土豆,这些都是老两口爱吃的,笑容在他们脸上荡漾开来。
北门大街社区地处老城区,几乎完全进入老龄化,其中40名独居空巢老人成为急需关注的对象。2013年,苏咏梅带领社区干部创新居家养老模式,在社区开办全市首家老年日托所“银康苑”,为老人“开小灶”供应午饭,老人们既可以自行前往就餐,也可以享受志愿者送饭上门这项新服务。
苏咏梅不仅以志愿者身份每天坚持爱心送餐,还结对了孤老包金根,只要有空就帮他洗衣服、搞卫生。得知他家的纱窗纱门坏了,苏咏梅就拿出600元钱叫人更换。每到年底,苏咏梅总是把他接到社区吃年夜饭,还自掏腰包送上1000元压岁钱。这份关爱和温暖,给予在外流落大半生的包金根以莫大慰藉。“我想不到的,你都替我想到了,你就是我的亲女儿。”他感激地说。
“我一看见这个氧气瓶,就想到社区里的苏书记。”苏咏梅对老人的关爱,孤老孙福华也深有体会。因哮喘发病,孙福华两次住院都是苏咏梅送医。第一次住院后,她就为他牵线与医院结对,医院后来“支援”了一个氧气瓶。以后遇到紧急情况,孙福华就可以自己吸氧。
在苏咏梅的倡导下,北门大街社区如今志愿者队伍达到180人,他们与空巢独居老人结对帮扶,制作发放爱心结对卡,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等亲情服务。每月25日,他们还为老人免费理发、送戏到家。
牵线搭桥 圆梦困难家庭学子
在北门大街社区,苏咏梅不仅是孤老的“亲女儿”,还是16名单亲孩子的“亲妈妈”。
“解困济贫到社区,爱心热心感我心,十年寒暑终如一,牵我小手一路行。”这是社区单亲特困女孩小杨写给苏咏梅的一首诗。这名女孩未满周岁时被父亲抛弃,随后母亲病魔缠身。她三年级时,苏咏梅为她四处奔波,联系到共建单位常熟高新区管委会与她结对。此后,每逢新学年开学,小杨都会收到爱心助学款,一直持续了12个年头。
小杨考上大学后,把暑期打工赚到的700元钱拿到社区表示感谢,但苏咏梅没有收下,而是让她为自己的妈妈添置几件新衣服。女孩非常感动,把苏咏梅喊作“社区妈妈”。
2006年“三八”妇女节,苏咏梅在社区成立“爱心牵手单亲家庭俱乐部”,为单亲家庭提供就业指导、心理诊治、法律帮助等服务。在她的牵线搭桥下,社区16名寒门学子都攀上了“高亲”,企业家、个体户、共建单位及不愿透露姓名的好心人等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关爱行动中,用爱心照亮困难家庭学子的求学路,资助学费、学习用品和爱心款达20万多元。
全情履职 坚守基层任劳任怨
东家的矛盾你要管,西家的困难你要问,这是社区工作者最基本的工作职责。北门大街社区3200多户居民,苏咏梅跑遍了每家每户。在她的办公桌上,厚厚一叠《民情日记》格外引人注目,随便一翻,每一页都是详细的走访记录。
居委会干部上班有钟点,下班没准点,居民有事随叫随到,哪怕是半夜三更,而晚上加班到十一、二点,双休日不休息也是家常便饭。对于这些,身为社区干部的苏咏梅毫无怨言。
苏咏梅为了社区的大家,舍弃了自己的小家。75岁的老母亲患有老年痴呆症,2014年5月又不慎摔断了骨头卧床不起,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但面对纷繁的社区事务,她只好将母亲送到颐养院,抽空去看望。平时,苏咏梅还要细心照料年届八旬的公公,让他在舒适的生活中安度晚年。有一次,正在读初中的女儿到校后高烧一度达到40度,班主任立即电话通知苏咏梅,要她接女儿去医院看病,但当时她正在协调社区业委会物业管理事宜,涉及到居民和物业之间的纠纷,如不及时协调化解,容易引发和激化矛盾。苏咏梅只好把送女儿看病的任务交给正在上班的丈夫。中午,当她赶到学校拿书包时,正好被不知内情的老师看到。她责备苏咏梅:“你也太不负责了,有你这样做母亲的吗?”
2014年7月初,苏咏梅因患肿瘤进行手术治疗,医生告诫她必须注意休息,但她人在家里,心却念念不忘社区的大小事务,手机成了她化解问题的亲民热线。这样持续了三个月,苏咏梅再也坐不住了,10月8日,她不顾家人劝告上班来了。她说,实在是放不下社区的事情。
来源:江苏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