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07 19:46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6年4月 | 查看:997次
人物故事:
温江区公平街道长安路社区村民朱鸣嶽老人照顾瘫痪儿媳妇近20年,两人一直相依相伴,自己也从花甲老人变成了耄耋老人。
如今,她每天仍然很忙:煮饭、洗衣、倒尿盆,支撑着这个家......媳妇就是亲生女儿,婆婆也是妈。
美满家庭噩运降临
朱鸣嶽老人共有4个儿子,大儿子生前是机床电机厂的一名职工,他在13年前患脑瘤过世,留下瘫痪的儿媳妇和自己一起生活。老人的其余三个儿子分别在内江、重庆,3兄弟很孝顺,一直想接老人和他们一起生活。但朱鸣嶽老人放不下瘫痪的儿媳妇,一直和儿媳妇相依为命。
老人和儿媳妇已经相处了30多年,感情很好。儿媳妇最早在简阳工作,怀孕后婆婆便从内江专程赶到简阳照顾其起居生活。儿媳妇对婆婆(朱鸣嶽)也很好,冬天会给她做棉鞋、棉衣,夏天会给她做凉鞋,直到孩子出生断奶后,婆婆独自一人带着孩子回到内江。1992年的时候,由于工作原因大儿子随工作单位搬迁到温江,随后她也和儿媳妇一起的来到了温江。搬到温江2个月后,噩运便降临在这个幸福的家庭。
一天儿媳妇在上班途中,骑着自行车被一辆汽车撞倒在地上,当场休克。单位同事把她送到医院,医生诊断没什么大碍。回家后不久儿媳妇的腿就开始疼痛,走路就摔倒,到医院检查也查不出病因。过了一两年,她的腿开始瘫痪,话也不怎么说的清楚,后来才得知是腰椎和脊椎的神经受到损伤。瘫痪后的郑明素(儿媳妇)脾气变的暴躁,经常眼泪汪汪,自言自语。孙女当时还小,常常嚷嚷着要妈妈把话说清楚,朱鸣嶽老人便背着儿媳妇告诉孙女,你妈妈生病了,你要理解妈妈、顺从妈妈。8年后,朱鸣嶽老人大儿子因患脑瘤过世,家里失去了顶梁柱,儿媳妇也变得更加沉默了。
年迈婆婆变全职“保姆”
从此,朱鸣嶽老人就承担起照顾儿媳妇的重任,平日里不仅要照顾儿媳妇的起居生活,还要关注她的心理变化。她时时跟儿媳妇讲孙女的学习生活情况,鼓励儿媳妇要好好生活下去。就这样她们相互陪伴、相依为命,一起克服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一起感受生活中的点滴温暖。
老人这一照顾,就是20多年。3个儿子一直劝老人请一个保姆,可是朱鸣嶽老人不同意,她觉得请保姆每个月要多开销1000多块钱,还不一定照顾的好儿媳妇,她把这省下来的1000多元钱都给儿媳妇买了营养品。20多年来,朱鸣嶽老人早已熟悉了儿媳妇的生活习惯,她常说自己记忆力已经大不如从前了,但她却能清楚地记得儿媳妇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虽然儿媳妇现在已经65岁了,但是朱鸣嶽老人一提到她时,一言一语里却依然透漏出如同对孩子般的宠爱。
“婆媳经”念成了“母女经”
儿媳妇双腿瘫痪不能出门,朱鸣嶽老人想方设法不让她感觉到孤独。虽然儿媳妇从没提出过想下楼走走,但朱鸣嶽老人心里清楚儿媳只是不愿意给她添麻烦。由于儿媳妇站立不稳,如果不借助轮椅,儿媳妇是无法实现出家门的心愿了。但两位老人每月仅靠着为数不多的退休工资生活,一辆轮椅的价格已经超出了她们可以承担的能力范围。
在社区的帮助下,医疗器械店的老板答应将轮椅借给朱鸣嶽老人。借到轮椅的朱鸣嶽老人很开心,终于为儿媳妇达成了“下楼转转”的心愿。在婆婆朱鸣嶽的精心照料下,儿媳妇的病情日渐好转,从之前完全无法站立,到如今能自己迈出第一步,看着朱鸣嶽老人霜染的白发和脸上纯真的笑容,我们无法想象在一个85岁的老人身上承载着多少艰辛,多少汗水,但是朱鸣嶽老人始终展示给我们的是一如既往的灿烂笑容和乐观的心态,她慈母的形象深深的感动着我们。
来源:四川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