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06 21:04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3-12-24 15:55 | 查看:1365次
他,一位78岁的老中医,也是胸部以下严重瘫痪的病人,退休18年来,带着“尿袋”坐诊18载,用一双因长时间摇手摇车而严重变形的手,感受着患者的脉博,传递着爱与温暖。
他说:“分担病人的痛苦,是我最大的快乐。”患者说,找万大夫看病,是一种享受。
他,市中医医院正高级医师万斌,身虽残,志弥坚,坚定跟党走、报党恩,是视患者为亲人的人民的好医生。
每天上午8时30分,阳光普照,万斌就摇着手摇车,从家里出发向医院摇去,一如18年前没退休时一样。
3任院长劝退——他说:“只要有一口气,我就要上班”
11月18日万斌出门时,王女士等七八位患者已经在医院专家门诊处守候。一同来守候的还有院长赵旭。
赵旭一直担心万斌的身体,劝过万斌多次,叫他不要来上班了,但均被老爷子婉拒。前不久,赵旭听说老爷子每天只能吃一小碗稀饭,心里实在放心不下,专程赶来看看老爷子。
9时整,老爷子摇着手摇车出现在电梯口。见到赵旭,老爷子笑眯眯地说:“你该不会又来赶我走吧?”赵旭无言以对,他怎么可能不理解老爷子?
万斌1935年7月出生在武汉市,1964年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并被分配到市中医医院工作。
命运常常捉弄人。1972年,风华正茂的万斌常常感到走路没力气,腿抬不起来,大小便失禁。
医院的诊断书给他的职业生涯判了死刑:“第7-9胸椎结核,导致神经传导受阻,下肢不完全瘫痪,只能长期卧床,丧失正常的工作能力。”
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辗转断续治疗3年之后,万斌拄着拐杖出现在医院的门诊上,1990年以后拐杖换成了轮椅。
1995年7月,年满60岁的万斌要退休了。当时的院长熊功丞找他谈话,问他还有什么要求。万斌提出的要求让熊功丞大感意外:“你不要赶我走,我不要一分钱!”
2007年,医院要对门诊部进行维修,在医院空地上搭了一些棚子接诊,在职的医生有些都没有地方坐诊。时任院长段华汛找到万斌,希望他不要来上班了。
万斌顿时红了脸:“你不要赶我走,我倒贴给医院钱都行,只要我有一口气,我就要来上班。”
退休18年来,3任院长的好心劝说,没有把万斌劝。
万斌的家距市中医医院仅有500多米,要穿过熙熙攘攘的长征路,那是他每天必需的“长征”。
这天摇着手摇车赶到专家门诊时,他额上已经冒出了细细的汗珠。他大口地喘着气脱下白手套,手掌磨红了。记者注意到,因长期摇手摇车,万斌的手掌已严重变形。
同事李丽说,她经常从万斌的专家门诊室经过,但常常故意加快步伐,不看他接诊时的状态。
去年冬天的一天,李丽路过万斌的门诊室,无意中看到万老师的腿吊在轮椅外面,脚脖子也露出来了,而他一点儿没有发觉。她不忍心,跑过去帮他把腿抬进轮椅的踏板。
更让李丽感叹不已的是,铁路职工杨师傅患上了一种脊体狭窄的罕见病,行走不便,多次来医院就诊。
有一段时间,杨师傅没来医院了。万斌断定是走不动了,坚持要上门去看看。老伴和医院都拦不住他,医院只好派李丽陪同。
李丽和万斌一起来到樊城铁路大院。杨师傅家住二楼,楼梯没有扶手。李丽抱不动万斌。
只见万斌趴在了第一级楼梯上,用手撑住第三级楼梯,一用力,整个身子上去了。
李丽见状要上前搀扶,万斌说:“楼梯又窄,说不定我们两个人都要摔下去。”当他爬到杨师傅的床前时,杨师傅已是老泪纵横。
老伴周慧珍说,只有她最了解万斌向前爬的动力。
万斌出生在兵荒马乱的年代,父母靠贩点花生、瓜子为生,他童年在讨饭中度过。1952年,已经17岁的万斌在政府的资助下上了初中,见他家困难,政府的干部还专门给他送来了一件新棉袄。
那是万斌穿的第一件新棉袄,以前他是捡街坊邻居家孩子不穿了的棉袄御寒。从初中到大学,都是党和政府培养他。
1964年大学毕业时,同学们立下“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誓言。
“恩当涌泉报,甘当马前兵。”60岁生日时,万斌在写给自己的《花甲回首》的诗歌中立下新誓言。
“一生跟党走,一辈子为人民服务。”万斌说,绝不让患者多掏一分冤枉钱。
王女士是万斌18日接诊时接待的第3个患者。
详细交谈、拿脉问诊之后,万斌说:“送你6个字:‘莫强求,不计较’。”
“我看病,咋不开药?”王女士反问。万斌挥挥手说,急火攻心,放下,把一切看淡些,病就会好。王女士不解地离去。
万斌是湖北中医学院第一届毕业生,经过数十年临床实践,对疑难杂症有独特研究,是医院少有的几个有正高级职称的医师。退休后,多家民营医院找上门高薪聘请他,但均被万老婉拒。
他退休前3年接诊,医院没给一分钱,后来,医院从专家门诊挂号费里给他提一点。妻子周慧诊说,我们都有高级职称,退休后待遇也很好,钱不是我们的追求。万斌说:“分担病人的痛苦,是我最大的快乐。绝不让患者多掏一分冤枉钱。”
王军患有前列腺炎,看了很多医生,吃了很多药,仍不见好转,找到了万斌。看着厚厚的病历,万斌拿脉之后也是一头雾水。反复询问之后,得知王军是名厨师。万斌哈哈大笑:长期站在灶台前,膀胱附近的温度高,会使血液循环加快。万老开出了处方:把炉子做高一些。没多久,王军病除。
提起万斌时,87岁高龄的患者王臻抹了抹发红的眼睛说:“万斌是我这辈子遇到的最好的医生。”
2010年9月,王臻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得靠输血保命,把家里“输”得债台高筑。
2012年6月,万斌开的300多元的20副中药服下之后,王臻不用再输血了。病情好转后,王臻不去复诊了。万斌却急了,托老伴周慧珍找到了王臻说:不能停药,一停就会反复。
王臻很感动。今年春节,他特意去了趟万斌家,给了万斌一个800元的“红包。”3月,王臻去复诊时,万斌又把“红包”原封不动地塞到了他手上。
万斌说,誓做一个纯粹的人。《花甲回首》诗中,万老再次吟诵:“出世双手空,而今两袖清;平静少憾事,漫步渡余程。”
来源:湖北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