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清明时刻(2图)

发布时间:2018-04-05 19:52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04-05 第05版 | 查看:800次

  刘少华  侯 颗  柴雅欣

  清明,是一个与时间有关的概念。

  对阡陌纵横的农业中国来说,清明是“浸种耕田莫延迟”的节气,人们勤劳耕作,播种希望;对借景抒怀的文化中国来说,清明是“游子寻春半出城”的季节,草长莺飞之时,“风乎舞雩,咏而归”;对仁义孝悌的道德中国来说,清明是“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节日,扫墓、祭祖昭示着血脉的延续,包含着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的深切情思。

  中国人的清明时刻,融合了天时与人时,交织着冷暖与悲欢,也诉说着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

  一个节气 

  劳作播种,踏青寻春

  胡书强抓起一把地里的黄土,用手指捻了捻,眼睛便眯成了一条线:“墒很足,今年应该能卖个好价钱。”

  对于这位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胡家庄的农民而言,种了几十年庄稼,清明总是一个好兆头。一过清明,霜冻散去,气温回升,地会变“酥”。变“酥”意味着泥土松软湿润,正是播种好时节。

  过去,胡书强只有一亩多春地。播种时,用锄头轻轻挖个窝,丢粒花生籽,用土掩上。“腰一弯就是半天”,再挺起脊梁骨时,便感到一阵酸痛袭来。到中午时分,只能耕完三分左右的地。

  这两年,胡书强买了播种机,机器开进地里,化肥撒在前,种子播于后,开过的地方隆起埂。今年,胡书强流转了十几亩春地,过完清明一星期,他就要播种上花生、芝麻,栽上红薯。机械解放了他的时间与身体,完成这些,比过去种一亩春地还轻松些。

  河南信阳九华山地区是张万的家乡,在那里,忙碌的采茶季从清明前的一场春雨开始。

  “下雨后发的嫩芽最珍贵,将叶子拨开,轻轻用手指掐断中间的一根嫩芽,就成为完整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 明前茶在绿茶中价值最高,产量也最少。这两天,天刚蒙蒙亮,张万就要和家人走三里山路去采茶。

  采摘、摊晾、杀青、揉捻、理条、烘干、风选、提香、包装,茶农们要赶在清明前后一个月内完成所有工序。

  在张万儿时记忆中,最“熬”人的是炒茶。父母拿着大扫把在一口大铁锅里来回翻动,一炒就是大半夜,烟熏味弥漫在屋中,呛得人眼泪直流。长大后,那口锅退役了,取而代之的是杀青机、揉捻机、理条机、烘干机,机器带来了高效率和清洁化的规模生产。不再需要费力完成晾晒后的诸多工序,一天的采茶后,张万和父母终于可以早早入梦。

  清明时节,有人日出而作,在辛勤劳动中完成与自然的对话;也有人吟咏而归,在春日夜晚里重新感悟自然。

  “10分钟后,大家小西门见。”清明节前一晚,导师王老师突然在微信群里发来这条消息。彼时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吴悦正对着电脑眉头紧锁,尝试读懂一篇关于胡塞尔现象学的论文。

  那天的出行有些匆忙和随意,没有提前规划。只因恰逢清明,老师一时兴起,便叫上了学生去郊外踏青。正是刺槐开花的时节,一阵风吹过,漫天花瓣飘飘洒洒,伴着槐花香。

  “这些树画成工笔画一定很好看。” 循着木栈道前行,一大片高耸挺拔的水杉林出现在眼前。酷爱书法、绘画的王老师,经常带着学生出游写生,太行山、峨眉山……在中国的山山水水留下足迹。

  天色渐晚,一行人走到了植物园深处的退谷,谷旁有座古刹。再往沟谷深处,可下到乱石嶙峋的沟底,两侧茂林修竹,安谧清静。

  吴悦觉得自己好像第一次这样静静地感受自然,那晚回去,她作了一首诗:

  “《游退谷归晚》

  孤灯惊朱雀,翠竹疏掩影。

  路尽心更阔,虫鸣人愈醒。”

  一次对话

  思念逝者,传承家风

  “孝顺是两个字,要孝,更要顺。”

  这个道理,是黄慧在父亲去世后才明白的。父亲因胃癌过世,今年是他过世后的第十个清明节。每到这个时候,她心里就特别不好受。

  “我爸脾气倔,我也倔,觉得他不对的地方就要呲儿,从来不让着他。”在外人眼里,几乎每周都回家陪父母的黄慧,是个不折不扣的孝顺女儿。可她心里,一直后悔、有愧。

  “老人很多习惯都改不过来了,做儿女的要顺着,脾气要好。我现在都顺着我妈,她也高兴。”今年去扫墓时,她准备给父亲带点炸带鱼和凉粉儿。作为地地道道的老青岛人,这两样都是父亲生前最爱。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样的遗憾总会在一些儿女心里隐隐作痛。

  “妈,六十六大寿,祝你在那边祥和快乐。”2月21日,璐璐在微博上写下了第1539封给妈妈的“信”。

  2012年6月2日,璐璐的妈妈离开人世。10天后,她在微博上写了第一封“信”。截至今年4月1日,2129天过去后,她已经给天堂的妈妈写了1555封“信”,每封都以“妈”开头,就像妈妈还在身边时那样,唠唠家常,说说心事,回忆从前的美好时光。

  现在,她的微博“@璐璐给妈妈的信”已有超过10万粉丝,不再只是璐璐和妈妈说心里话的“树洞”,也成了万千网友的心灵港湾。评论里有人安慰鼓励,有人感同身受,还有人会写下自己的故事与思念。

  “我收到的评论和私信不计其数,好多都是亲人或朋友去世过不去心里那道坎儿,还有表示自己以后要多孝顺父母的。能让大家更珍惜母亲,珍惜身边人,我挺欣慰的。”璐璐告诉本报,自己和妈妈之间没有什么感天动地的故事,彼此也会有不解和争吵。“有时候不是父母不理解你,而是你没有给他们机会。他们只是你手机背面的那两个人,而你却是他们的全世界。”

  生命也许很长,相处却可能很短。

  刘海洋的姨父曾是吉林四平电视台的主任播音员。“他的声音特别好听,我小学就跟着他学习播音,参加演讲比赛。”刘海洋记得,每次自己比赛前,姨父都像要上战场似的,一字一句帮他琢磨讲稿,设计动作,练习、纠正的次数更是不下百遍。“既然是比赛,就是要争第一。争第一要有态度,更要有努力。”

  “争第一的劲儿”深深影响着刘海洋。小学六年级时,他就在人民大会堂发表演讲;高考自主招生时,他以面试满分的成绩,考入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刘海洋是姨父的骄傲,而他的梦想是成为像姨父那样的播音员。

  谁料,在刘海洋大三最后一门期末考试的时候,姨父因肺癌离开人世。

  “姨父是全家的顶梁柱,没有姨父,就不会有我的现在。”今年清明,在加拿大读研究生的他不能回家扫墓。刘海洋决定,带着姨父生前爱不释手的单反相机,出去拍樱花和大海,暑假回国时把照片放在墓前。

  一种纪念

  祭奠英烈,不忘初心

  春日渐深,南京气温稍有回暖,松柏苍翠,雨花台烈士陵园里来了26名“95后”大学生。

  这群大学生是南京林业大学水杉剧社成员,此行是来参观学习烈士事迹。清明节当天,他们将在雨花台演出情景剧《热血初心雨花魂》,该剧以恽代英、孙津川、李耘生、郭纲琳四位英烈的故事为原型,讲述他们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故事。

  这一次演出的特殊之处在于,当天会有一群特殊观众前来——英烈们的后代家属。

  “恽代英烈士说过,未来的年轻人不一定能理解我们走过的这条崎岖艰难的道路,但我们吃了苦中苦,才能让他们享受福中福。排练的过程中,我也渐渐明白他为何能‘舍小我,为大家’。”刘新雨是一名大一新生,在剧里扮演恽代英烈士。他在手机相册里保存了恽代英的照片,还通读了这位烈士生前写过的诗歌和文章。

  “清明节是一个节日,同样也是一个庄重的仪式,可以让孩子们铭记历史,反思过去。”柏昱是水杉剧社的指导老师,也是此剧的编剧兼导演。“前天彩排时,一位老教授说,没想到20岁出头的大学生能将英雄战士的形象刻画得这么深刻!”

  对有些家属来说,烈士不只是个崇高的词汇,还是曾经山盟海誓的爱人。

  “但愿他还活着。当我们相见时,我会把《守望南海——离开王伟的日子》这本书送给他;当他读到这本书的时候,知道我一直在等他,等他回到我们的家……”

  2001年4月1日,一架美军侦察机侵犯我南海领空,我军随后派出两架飞机跟踪拦截。突然,美军飞机撞向我歼-8Ⅱ战机,33岁的飞行员王伟再也没有返航,以身殉国。

  此后的漫长岁月里,妻子阮国琴把对丈夫的无尽思念写成了一本书。时光不负人,这位坚强的女性已独自把儿子抚养成人,儿子继承父亲遗志,成了一名海军军官。

  “此生唯有飞行和你左右我。你能给我最大的幸福和快乐,飞行也能。我爱飞行事业,同样爱你。”曾经,王伟在成为海军航空兵后,在信里这样向妻子倾诉衷肠。带着这份爱,她始终知足。

  17年前,阮国琴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王伟会回来的,我会等他回来。”

  17年后,她把想对丈夫说的话写成了歌词《等你回家》——“记得那年春暖花烂漫/你匆匆离家没顾上给我说再见/都说你还在南海的云涛中飞翔/那漫漫的航程总有一天会飞回家园……等你回家,是所有中华儿女的祈盼,是所有中华儿女的期盼!”

  回家,是英烈最好的归宿。

  3月28日,辽宁沈阳,中国空军专机护送着第五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从2014年至今,先后五批共569位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遗骸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英灵终归故里,忠魂得以安息。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一场仪式

  祭祖怀先,贵在其心

  每年清明,何海燕都会从广东佛山回到家乡广西玉林陆川县,陪家人一起“拜山”。岭南地区的墓园多在山上,故此,给祖先扫墓也称作“拜山”。

  从她记事起,清明拜山是家里 “第二大热闹隆重”的仪式,仅次于春节祭拜祠堂。清明这天,整个何家宗族100多人从邻近村庄赶来,抬上一只烤乳猪,带上备好的食物、香纸,走上几里山路,来到山顶的家族墓园祭拜祖先。

  锄草、摆盘、祭酒、挂纸烧钱、祭拜,整个过程要持续一个上午。

  祭祀的食物非常丰富,每座墓碑前会摆上三碗米饭、三碗粉丝、三小杯茶、五杯酒、三双筷子以及一只完整的鸡。祭酒时,长辈会让晚辈将一杯酒撒成一个“三”字。之后,双手合十,面向墓碑鞠躬。

  近两年,由于外出打工等原因,整个宗族一起拜山的情形越来越少见。这让何海燕有些怀念儿时100多人同去祭祀时的热闹场景。“小时候懵懵懂懂,只觉得热闹,现在觉得这种仪式感还是很有必要的。”

  而对在美国留学的李聪来说,连续两年缺席清明节给奶奶扫墓的仪式,让她内心有些愧疚。网上祭奠成为一种新选择。去年清明节,李聪就在朋友圈发了一首奶奶生前最爱听的京剧《贵妃醉酒》,并留下这样的文字:“来了曾经最想去的地方,却不能亲口告诉您,好遗憾,您在那边还好吗?我时常想您,很想很想。”

  清明祭扫,是中国人对先人特殊的缅怀方式。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教授萧放告诉本报,这种方式与中国人特别强调“伦理性”的内涵有关。“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能传承延绵几千年,离不开中国人重视历史感和慎终追远的文化传统。”

  时代变迁,祭祀方式也有所变化。除了网上扫墓,近几年,不少地方还出现家庭追思会等新的祭祀方式。

  2014年清明前夕,一位70岁的老人一大早便从重庆渝中区安乐堂的骨灰存放处,取出父亲的骨灰盒,默哀、鞠躬、献花。他是台儿庄大战中“独目虎将”李宗岱的儿子李大淮。当天,这里举行了一场大型家庭追思会。

  “在祖先亡灵面前,表达对他们的追思和怀念时,其实是在和历史对话,也是一种感恩。这种和亡人交流的观念,合乎伦理德性,合乎当下时代。”萧放说道。

  萧放觉得,任何民俗文化的传承,最根本之处在于心意和精神的传承。外在形式可以变化,但其内核——感恩之心、礼敬之心、伦理之心——是不能变的。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