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苏:普通农民十年挖井惠及乡邻 获赞“当代愚公”(图)

发布时间:2018-04-03 15:23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6年3月 | 查看:1004次

A694703c5-4229-45e7-b8f0-d03b1d49c355.jpg

人物故事:

  郭苏,男,1948年6月出生,招远市毕郭镇官地村农民。十几年前,郭苏看到乡亲们经常为浇地没有水源而犯难发愁,便萌生了为村里挖一眼大口井,解决乡亲们灌溉难的想法。为了这个想法,他仅靠着手中的镐头、铁锨和手推车,历时七年,为村里的父老乡亲挖了一口大口井,解决了300多亩果园和农田灌溉难的问题。人们称其为“当代愚公”。他曾荣获 “金都楷模”、“烟台双十佳好人”等荣誉。

  郭苏自幼家庭贫困,父母均是朴实的农村人,辛苦将郭苏拉扯长大,郭苏成年后一直靠种地为生,家中经济状况窘迫,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所以他对自己的村子、对村里的百姓有着特殊的感情,一直以来,他将每一个村里人都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总希望自己能够为父老乡亲做些贡献。

  2002年,独居的郭苏不幸患上了喉炎,为了治病他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后因再也舍不得花钱治疗,病情日益严重,咳嗽厉害时经常伴有米粒大的血迹,无儿无女的郭苏对生活彻底绝望了。但“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一想起就这样走了,他的心里难免觉得有些遗憾。思来想去,他下定决心不能再这样默默的等待死亡,要给父老乡亲们留下点什么,要在有生之年为生养自己的村庄做出点贡献。可是干点什么好呢?经过一番调查,细心的郭苏发现村东果园和农田灌溉困难,这是困扰村里村民的一大难题。于是郭苏下决心要为父老乡亲们义务打一口大口井,解决村里灌溉难的问题。

  但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大口井工程投资巨大,在普通的土质上打一口30米×30米的大口井预计投资达七八万元,加上官地村村东土质坚硬,且大部分是硬石,投资数目更大。这样的情况让郭苏一筹莫展,思来想去,最终郭苏决定要靠自己的双手挖井,可当时的郭苏因为治病花光了所有的钱,连买镐头、铁锨的钱都没有。他只好到哥哥家里借,哥哥、嫂子见他病得厉害,劝他打消挖井的念头,可他坚决不肯,非要用自己仅剩的日子为百姓为村里做一点事情,哥哥和嫂子被他的决心打动了,给他买来了铁锨、镐头等工具。工具买来的当天,郭苏十分激动,他怀揣着梦想来到村东干了起来。

  春去冬来,年复一年。有人笑他傻,他一笑;有人劝他别干了,他不吱声;哥哥嫂子劝他停下,他说自己还能干。为了省钱,工具磨坏了,他就一修再修;手磨破了,冻开口子,干起活来钻心的疼,舍不得买手套,他就到汽车维修部的垃圾堆里捡几付戴着干,磨破了就再去捡,捡不到就把手里的再补补;有时候身体病得厉害,舍不得买药,他就自己悄悄休息几天,稍微好点再接着干;井越挖越深,土越积越多,舍不得雇推土机,他就用小推车一车车往上推;为了省钱,他一口肉都舍不得吃,衣服也是破了再补,补了再破;家里的房屋年久失修,窗户更是破烂不堪,哪里破了,郭苏就用纸护上。把所有的钱和力气都用在打井上。他的行动打动了乡亲们,有的乡亲给他赠送工具,有的为他捐钱,支持他继续干下去。就这样历经整整7年的时间,郭苏的愿望实现了,一口口径为30米×20米、深8米的大口井挖成了,这口井解决了周边300多亩的果园和农田的灌溉问题。每当看到从这口井里抽出水来灌溉着农田,乡亲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郭苏,现在乡亲们都亲切地称郭苏为“当代愚公”。

  望着大口井里汩汩清水,郭苏开心的笑了,愿望的实现让郭苏有了满足感,郭苏决定在村东南再打一口井,彻底满足村里的用水需求,但由于身体的原因,郭苏无法将想法继续下去,当地政府对其挖成的大井,用机械进行了修缮拓宽,彻底满足了当地群众的用水需求。

来源:山东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