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03 09:41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6年2月 | 查看:1219次
人物故事:
太仓市璜泾镇新明村王振球家庭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但他们家庭与其他家庭有着不同,他们有一位“特殊”的家人——倪哑灵。倪哑灵与王振球家庭没有血缘关系,只是王振球家之前邻居的孩子,倪哑灵的户口也不在王振球家,但王振球夫妇一直将哑灵当作女儿一样抚养,从2岁一直抚养到如今15岁。王振球今年67岁,年轻时入伍当兵2年,退伍后在农机厂工作,现已退休,经常外出打零工。妻子楼玉英,也是农民。夫妇俩生育一个女儿,生活中为人热情,勤劳朴实。王振球夫妇获评2015年10月“苏州好人”,他们家庭获评太仓市“最美家庭”、“幸福家庭”荣誉称号。
事迹概述:倪哑灵刚周岁,她的父亲因意外离世,母亲因病无力抚养,邻居王振球夫妇便践行承诺,担负起抚养哑灵重担。就是当初的“你放心,我们会帮你的”一句诺言,夫妇俩含辛茹苦,尽心尽责抚养哑灵已有14载。这对乡村夫妇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深厚的邻里情,建立了超越血缘的亲情纽带,书写了中国人的诚信品质。
事迹详情:
上学期间,每天早上5点,65岁的楼玉英已经起床,为读初三的倪哑灵准备早餐。哑灵临近中考,学业繁重,楼玉英总会准备些哑灵爱吃的早点。5点半,老伴王振球就会叫起哑灵,洗漱、早餐后,王振球便一边催促着哑灵赶紧去楼下等车,一边总会问上一句,零花钱够不够。这一幕,15岁的倪哑灵俨然就是被爷爷奶奶宠爱着的孙女,然而她与这对一起生活了14年的老夫妻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我知道没爸妈的苦”
倪哑灵的父亲是个哑巴,但还算心灵手巧,会一手做香的手艺。终究由于残疾,一直没有婚娶。17年前,57岁的老倪从老家浏家港来到璜泾一座寺庙做香的时候,经人介绍,认识了哑灵妈妈。2001年8月6日,哑灵呱呱坠地,起名为“倪哑灵”。“她爸爸是哑巴,但我家的哑灵可真的灵巧着呢。”楼玉英对已出落得亭亭玉立的小哑灵说。
哑灵的妈妈由于奶水不足,何况还有间隙性的精神病,哑灵才满周岁的时候,就被寄养在离庙不远的新明村的一户人家。但哑灵的哭闹、家里人的反对,孩子就要被撵出来。
同在一个村的楼玉英,看着孩子可怜,爸爸是个哑巴,妈妈是个患有精神病,这跟没有爸爸妈妈有什么区别?11岁就失去妈妈的楼玉英对没有父母的照顾感同身受。哑灵爸爸抱着小哑灵也经常流露出无助的神情,虽然不能语言表达,但是邻居王振球夫妇看在眼里,疼在心中。王振球在一次和倪哑灵父亲的吃饭时,坚定地表示:“老倪,你放心,你有困难,我们一定会全力帮助你的。”于是,2002年9月开始,已经53岁的与51岁的楼玉英夫妇开始帮着抚养小哑灵。时间不长,倪哑灵父亲摔了跤,磕到了后脑勺,意外去世;母亲受不了打击,住进了精神病院。王振球夫妇为了践行当初的承诺,默默地承担起养育倪哑灵的重担。
“我孙子有的她也有”
倪哑灵比王振球夫妇的孙子还要小。“尽管孩子叫我们‘好亲公’、‘好亲婆’,但我们是把她当女儿养的。”王振球说。抚养别人家的孩子,除了辛苦付出,可能会遭受一些不理解,尤其王振球夫妇自己也有孙子,怎么将这么多心思和精力花在别人家的孩子身上?好在让老夫妇俩宽心的是,他们的孙子从小就很懂事,打小就带着哑灵一起玩耍,还会帮她辅导功课,甚至会做做家人的思想工作,让家庭成员能够给灵灵更多的宽容和接纳。看到这一点,王振球和楼玉英感到很欣慰。
为了给倪哑灵一个更好的环境,两人退休后都没闲着,楼玉英在鹿河街上的饭店洗碗打杂贴补家用,王振球会吹奏,经常在外面找活计。3年级时,倪哑灵突发阑尾炎,镇里医院让王振球夫妻赶紧把孩子送到市医院手术。正值清晨,王振球连忙到镇汽车站叫车。“那时有车的人少,我好不容易从车站叫了一辆小汽车。”王振球回忆说,来到市一院,楼玉英急得直掉眼泪,陪着倪哑灵寸步不离。“当时手术需要亲属签字,我们都不能签字,最后只好打电话到倪哑灵父亲所在的村。”王振球告诉记者,当时村大队妇女主任正好在市里开会,她连忙赶来签了字。手术做完已经是傍晚,楼玉英顾不得吃饭,一直守在病床边,一夜没合眼。倪哑灵在医院住了一周,王振球夫妇就在医院守了7天。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楼玉英给哑灵每天扎漂亮的小辫,王振球带她买各种小零食,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哑灵不是孙女胜似孙女。“我们早已把她当做亲孙女,孙子有的她都有。她有不对的地方我也要训的。”楼玉英告诉记者。
“孩子要宠也要管”
在王振球夫妇的照顾下,倪哑灵已经步入初三,是班里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小学时,学校离家近,楼玉英每天接送。上了初中,哑灵要到鹿河街上乘公交车上学,而拆迁后在新的农民集中居住区离街太远,王振球就跟女儿女婿商议,请他们住别墅,把街上他们原来居住的商品房让给王振球夫妇带着哑灵住。“这还要商议啊,是您的孙女,不就是我们的女儿嘛。”女儿女婿二话没说就搬出了商品房。住到鹿河街上后,楼下就是公交车站,非常方便。
倪哑灵在王振球夫妻润物无声的爱中,健康成长,乖巧懂事。楼玉英告诉记者,老天给了哑灵一副好嗓子,她经常在各种文艺活动中获奖,不但如此,学习成绩也不错。谈起小哑灵的优点,楼玉英露出自豪的表情,“有一次我上班回来,看到家里的地板都拖好了,衣服也泡在盆里,哑灵说要给我一个惊喜。”楼玉英笑着说,哑灵性格不错又懂事,这是给她的最大安慰。
“因为跟我没有血缘关系,好长一段时间我为了管还是不管揪心,管严了吧,怕别人说闲话,不管吧,又怕孩子走歪路。”楼玉英坦言,“想想,还是要管,孩子一直在我家成长的,走了歪路,岂不前功尽弃?”说起严管,其实就是要有家规。有一次,哑灵去同学家玩,答应3点钟到家,结果楼玉英左等不见、右等不回。“就怕孩子在外面有个三长两短,心里急得不行。”她说。5点多钟,哑灵跳跳蹦蹦地回来了,楼玉英立即叫住她,很严肃地批评了一通,告诉她,人必须讲诚信,说几点回来就必须几点回来,答应别人的事情必须做到,做不到就不要答应。原本高高兴兴的小哑灵,吓住了,从来也没见“好亲婆”这么大声训她,从此再也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明年,哑灵中考,我们希望她考高中,以后考大学,只要她肯念,我们就坚持供她。”楼玉英告诉记者,有人慰问送来的被子等,她都给哑灵小心收着,留着给她将来上学用,钱都存在一张卡上小心保管着,将来哑灵独立了,楼玉英将亲手交给她。
“这里才是我真正的家。”倪哑灵说。她一直称呼王振球和楼玉英为“好亲公”、“好亲婆”(太仓方言,对爷爷、奶奶的敬称)。在自然而亲切的称呼里,王振球夫妇看她时的神情,也与看孙儿时一样,由心而发的慈祥和喜爱。
“我们不求回报,只要孩子健康、开心,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就行!”王振球说,他们所做的不算什么,未来将一如既往。
来源:江苏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