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好医生临危受命领军抗击中国首例MERS 待患者胜亲人(图)

发布时间:2018-04-01 16:19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6年1月 | 查看:885次

1.jpg

人物故事:

  凌云,中共党员,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主任,收治我国第一例确诊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的病区负责人。1986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长期工作在临床第一线,有着近30年的临床经验,14年的重症医学科(ICU)工作经验,曾先后参加过抗击SARS、战斗过“甲流”、拿下过“禽流感”等临床诊疗工作。兼任广东省重症医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危重症医学医师工作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重症监护中心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惠州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惠州市重症医学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广东医学院兼职教授。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2015年5月27日22时左右,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市卫计局通知,发现一发热病症的韩国籍中东呼吸综合征密切接触者,医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当时凌云主任在家接到医院通知,凭借其专业素养和敏感,立刻意识到这名高度疑似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的危险性。尽管当时科室已住满病人,也知道这是一场艰巨且极具风险的战斗,但是考虑到此疾病的特殊性,以及接下来可能出现的复杂病情和发展态势,他依然毫不犹豫的接下这个重大的任务。他披上外套,边匆匆赶回病房,边电话嘱咐值班医生护士,交代人员安排,做好周全防护措施,准备出车接患者。来到病房后,凌主任迅速调配床位,苦口婆心地给病人及其家属作解释工作,向他们说明情况,让他们理解、配合科室安排,然后组织病情合适的病人转出,腾出单间负压隔离病房,联合护士长作好各项收治准备,调配各种传染病防护用品、到岗医护人员,制定MERS防护流程……一切就绪后,终于在28日凌晨2点多接收了该患者并立即组织救治。 

  按照医院当时对科室的设计方案,重症医学科并非为收治传染病设计建设的。这突如其来的传染病人收治任务,摆在面前最紧急的问题就是如何防止病毒扩散?如何做好病人隔离防护?如何保障医护人员免受感染等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尽管省、市疾病控制中心的专家来了,但凌云主任的心情仍然沉重。患者入住后一连几个晚上,凌云主任都坐在病房的办公桌前思考这些问题。慢慢地,他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各类人员的调配、科室感染工作的防控措施、患者的治疗方案,与专家沟通讨论、向领导请示汇报……一项一项,一件一件,让因紧急应战而有些慌乱的科室同事,看到了一份掌控全局、运筹帷幄的自信和认真,找到了战胜万难的信心以及努力的方向,为这场抗击“中东呼吸综合征”走出了踏实的第一步。 

  抵抗灾难的主心骨 

  为了打消全科医护人的顾虑,坚定大家防控MERS的信心,凌云主任在收治病人后的6个小时,5月29日的晨会上,组织全科医务人员召开了医院第一次防控MERS动员部署会。在会上,凌主任组织大家学习了MERS的相关知识,告诉大家科学、正确防护下MERS并不可怕,鼓励大家共同投入到抗击MERS的战斗中。随后作为党支部书记的凌云主任带头表决心,在他的带动下,全科同志签署了《抗击MERS决心书》。科室医务人员士气大增、摩拳擦掌,全部人员主动取消休息,全体参与抗击工作,科室40名护士纷纷请缨成为第一批护理梯队成员,正式开启了众志成城勇抗MERS的征程。 

  为防止病毒扩散,他与医院感染控制专家一起仔细制定科室人流、物流走向;指导和培训医务人员MERS防控知识和防控技术。很多次,他仿佛害怕跟随着的医务人员遗漏了什么,在本来带着厚实的口罩就已经呼吸不那么舒畅的情况下,还不忘向别人讲解帽子要什么时候戴,口罩要从哪个方向压,防护服要用哪个姿势穿等等,那一刻,凌云主任又如一座坚毅的大山,在风险与灾难面前,帮我们挡下一切。 

  凌云主任的查房很仔细,很全面,一如他既往的作风,不会因为MERS是传染疾病的特殊性而减少查房的步骤,也没有因为密不透风的防护着装而缩短查房的时间。刚开始因为患者不懂中文,而医务人员又不会韩语,语言不通,沟通极为困难,凌云主任耐心地用手势、画图等方式,与患者取得沟通,询问病情,询问症状,了解需要等,很多次患者不明白,主任不断地改变着可以想到的沟通办法,反反复复地表达,直到患者了解并也表达出来,凌云主任才进入下一个步骤。那一刻,主任早已汗流浃背、衣帽湿透,甚至连面屏中都能看到主任豆大的汗珠不停地往下滴。 

  每一天,凌云主任都在不断的跟踪患者病情,了解病人数据变化,完成各类医疗护理工作,反反复复与国家级、省级的各个专家们讨论、调整、完善对该疾病的诊疗方案、院感防控措施、监测方法......面对数据显示病死率高达40%的MERS,凌云主任没有退缩,没有畏惧,他用一步步的实际行动告诉身边的同事,因为专业,我们应该无惧;作为一名医者,在“战争”到来之时,在疾病发生之时,我们应该如何守在“战争”的第一线;为了保护我们的家人、我们的朋友以及人民的健康,危难时刻,我们应该挺身而出。当MERS病人来到科室的时候,是他第一个走入病房;当患者需要治疗的时候,也是他第一个走进隔离病房。 

  待患者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但是一如我们事先预料的,首例外国MERS患者的救治过程并没有这么简单。5月31日,在患者金某入院后的第四天,突然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凌云主任说,这是他最担心的症状,他当时甚至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进一步加重的话,患者就需要气管插管,气管就呈现开放状态。插管后肺与外界直接相通,感染的风险加大,医护人员被传染的风险也大大增加。为此,他迅速向有关专家、医院领导报告,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商讨修整诊疗方案、监控措施、申请调配治疗仪,加大值班人手,尽一切的可能为金某提供最佳、最有效的治疗方案。而他自己,那几天几乎是整日整夜地守在病房,寸步不离,一直在监控着患者的情况,随时准备投入最及时有效的救治。科学、严密的监控下终于使金某的情况慢慢地得到好转。 

  可就在凌云主任稍稍缓过劲时,6月4日傍晚,金某听说自己的父亲去世,情绪突然变得十分低沉,大吵大闹要回韩国,并拔掉了身上所有的设备。凌云主任这时灵机一动,变成哄孩子的父亲,组织科室的护士手足舞蹈地为金某唱歌跳舞,让金某的情绪平静下来。而他自己早已记不清多久没有这样哄过自己的家人,没有这样与家人亲近过,我们知道,他心里想的念的似乎都是他的患者。此时当MERS突袭,凌主任带领科室同事,将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做得更加细致入微。于是出现了多家媒体争相报道的医务人员用实时翻译软件、中韩语言对照卡片与韩国患者交流,给韩国患者唱三只小熊舒缓情绪,让患者从抗拒抵触转变为乐观配合,入院后情况不断转好的事例…… 

  模范的力量是强大的 

  在凌云主任的以身作则下,科室的医务人员在这个充满危险和恐惧的封闭空间里,忘记自我,忘记家人,抛弃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抗击病魔的战斗中,他们用无私无畏演绎出了一段段令人感动的故事:一位年轻的护士妈妈对5岁女儿回家的哭求,只能一次次含泪,而早已准备好的“六一”儿童节礼物,等到患者出院也还没有送出;一位医生的查房小记中写到“作为专业人员的我们如果退缩,还有谁能去救治这些患者,那些普通老百姓不是更恐慌,社会不是更恐慌!想到这些,我默默地告诉我自己:坚定地走进去!”…… 

  大医大爱的凌云主任犹如一盏明灯,点亮生命,照亮前程,带领同事们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经过30的天精心治疗, MERS患者的各项检测指标恢复正常,达到临床治愈标准,于2015年6月26日上午顺利出院。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创造了医护人员零感染、住院病人零感染、社会百姓零感染的佳绩,为我国和世界救治MERS患者和防控疫情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取得了MERS防控工作的全面胜利!

来源:广东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