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3-31 20:00 | 来源:光明日报 2018年03月31日 05版 | 查看:742次
作者:严佳
歌仔戏《保婴记》剧照
【文艺观潮】
歌仔戏《保婴记》、闽剧《双蝶扇》、滇剧《水莽草》三出戏,讲的都是普通人的故事。三出戏都没有讲明是哪个朝代,但却极有当代感,有血有肉,人物形象,生动地诠释着古道热肠、与人为善、通情达理、成全他人等美德,以“善”和“美”打动观众,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称道,也成为所在剧团的看家戏、吃饭戏。
普通人的故事为何更打动人?首先这三出戏很生活化,没有宏大的事件,说的都是家长里短、邻里之间、婆媳之间的纠葛,贴近生活,亲切自然。而且剧情生动曲折,机智巧妙,有悬念,很吸引人。如《保婴记》中三娘及众姐妹一起救出那个未婚先孕的金家小姐,却被小姐父亲以拐带之罪告上衙门,三娘她们如何应对?满以为金小姐怀的是自家早逝儿子的骨肉,却未料最终婴儿真正的父亲找上门来,三娘又将如何面对这突来的变故?《双蝶扇》中林梦卿被骗婚失身乃至怀有身孕,她在自己的恋人与并不爱的夫君之间会如何选择?《水莽草》中,婆媳关系势如水火的丽仙,在婆婆喝下了有毒的水莽草炖的肉汤,只有49天的活头时,她该怎么对待将死的婆婆?三出戏中的主人公们的抉择,都很痛苦且无奈。让人慨叹命运之捉弄人,也深深叹服编剧们的高超技巧。
二是这三出戏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坏人,这是很难得的。虽然这样写给剧作家增加了创作难度——因为有对立面即反面人物才更好写戏剧矛盾与冲突,戏才更好看。但剧作家依然将戏写得很好看,《保婴记》中所有的人,为了一个婴儿,全都怀揣善良之心,就连那个丑角装扮的县官,也抛开法令,人情化地断案并让来告状的金父应允女儿到干娘(三娘)家“养病”,这也是这个戏最动人之处。《双蝶扇》中骗婚的吴玉山主动帮“情敌”陈子霖洗冤,骗婚事件的始作俑者吴姐也因林梦卿生下吴家孩子而幡然悔悟。《水莽草》中的恶婆婆因媳妇丽仙的悉心照料而转变态度,而丽仙为了救婆婆竟想闯地府向阎王求情。虽然有些人物思想转变有些突兀,某些细节经不起推敲,但观众仍被这些人的真情所打动。
比如《保婴记》与《双蝶扇》都有生下婴儿的情节,其实这是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体现。一个小生命,哪怕正在孕育中,也是一条活生生的生命,别人即使是为人父母者,也不应伤害甚至剥夺他生的权利,这是以前很多文学作品和戏剧作品所不曾涉及的,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双蝶扇》虽然林梦卿与吴玉山洞房之夜有些牵强,但此剧有这个时代的自觉精神,那就是正视人性,正视人的尊严,并且不背负原罪。它试图从传统的原罪中走出来,挑战传统价值体系中的贞操观、爱恋观、伦理观,因而此剧充满现代意识,这种突破也愈加珍贵。《水莽草》通过恒常而特殊、复杂而微妙、亲密又对峙、相连又相斥的婆媳关系的描写,表达了一种以诚换心、以心暖情、以情求和、以和为美的主旨,因而引人共鸣。再如《保婴记》中三娘的四个姐妹的古道热肠,吴玉山与陈子霖的成全他人,丽仙对婆婆的一片孝心等,也都演绎得活灵活现,生动感人。
只是《保婴记》与《双蝶扇》两剧中都过分强调“传宗接代”,念叨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生下孩子可延续家庭香火,这就贬低了保婴及生婴的人做出巨大牺牲的意义。而且就当今而言,传宗接代的观念已然淡化,女孩似乎比男孩更受欢迎。这是两剧的不足之处,稍作改动即可完美。
三是浓郁的戏曲化和民间性,增强了剧作的观赏性,给人以美的享受。三出戏的舞台呈现十分简洁、干净,有些夸张的戏曲化程式赋予全剧浓烈的喜剧化色彩。如《保婴记》中四姐妹的抬轿、县官断案等,富有福建剧种常见的傀儡式表演,夸张而谐趣十足。《水莽草》中的婆婆队和媳妇队,也增加了舞台上的喜剧色彩。三剧的舞美也很有特点,《保婴记》与《双蝶扇》舞台空灵、简约,给予演员充分的表演空间。《水莽草》则富有象征意味,特别是由人的舞蹈动作来演绎的水莽草,似毒非毒,它象征着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的婆媳关系、家庭关系、伦理关系、人际关系,同时又寓意着理解、关心、爱怜、自责、融洽、和谐、大义等真、善、美的人生态度和理想,堪称绝妙。而丽仙的梦闯地府,也丰富了人物的性格,展示出戏曲表演技巧,让人眼前一亮。
戏曲本源于民间,民间性是它的特性,而这一特性的具体表现就是喜闻乐见,特别是善恶有报、大团圆结局更是深得人心。在戏中,人们不会去关注是否合法,而更关注是否合理。比如《铡美案》,按说关公铡陈世美不符合法律程序,但把负心人铡了观众可谓是大快人心,拍手叫好。同样,《保婴记》中的县官断案也看似不合礼法,却符合社会道义,那么,他的判决就是“公正的”,这显然是站在民间而非官方的立场上来做出判决的,所以这套情感至上的民间逻辑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和发挥。这一点,《双蝶扇》的结局就让人不满足。该剧透过几个人物复杂的情感、命运的交缠纠结,写人生的差错、生活的偶然、命运的无常。但林梦卿却因陈子霖和吴玉山的成全与推让,最终落得一无所有、孤家寡人的下场,这就让人不能接受了。都说好人好报,但好人最终得不到好报,这很别扭。而且就全剧来说,也不应该是这样悲剧性的收尾,所以希望主创人员能给予改正。
最重要的是,这三出戏都是剧团的看家戏、吃饭戏,这是最难能可贵的。我们的戏剧创作不应只想着获奖,而应为广大观众写戏,为剧团的生存发展而创作。这样才是正确的创作方向,这也是这三出戏最成功的经验。建议其他剧种移植这三出戏,让更多的剧种来演,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到人间的善良与美好。
(作者:严佳,系媒体人)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